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脉搭桥治疗重症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09-10 13:45丁文亮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生存质量冠心病临床疗效

丁文亮

【摘要】目的:针对临床重症冠心病患者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治疗实效展开探讨,分析其在临床治疗的安全度。方法:选取 90 位在 2015 年 9 越到 2019 年 9 月在我院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均分两组,其中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救治对照组的 45 位患者,以非體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观察组的 45 位患者,在 6 个月后,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后的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参照 SF-36 量表评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精力、情绪角色、心理健康和总健康评分差异较小, P>0.05,统计学差异可忽略不计,在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健康这 4 个指标评分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结论:对比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而言,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 )在治疗冠心病患者上效果更佳,可让患者术后生存治疗更高,所以,在临床上可多加推广。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冠心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6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155

针对心肌缺血症状较为严重的冠心病患者而言,在临床治疗中常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该手术虽安全度高,可患者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加上高昂的手术费用让患者压力重重,几乎很少有患者坚持到最后,直到科技不断进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出现,冠心病患者治疗方法才有了更多恢复机会,OPCAB 可让患者术后心肌缺氧缺血概率降低,缩小患者创口,降低患者并发症概率,本文此次便是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在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希望可为其在临床推广供应更多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90 位在 2015 年 9 越到 2019 年 9 月在我院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患者都有心绞痛的病史,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下确诊患有冠心病,此次为了确保分析有效性,排除了恶性肿瘤史、认知障碍者。然后以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救治对照组的 45 位治疗手术,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救治观察组的 45 位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患者 22 位,女患者 23 位,年纪再 43-75 岁,有 27 位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14 位患者在双支血管病变、4  位患者有合并左主干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50.81±6.6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在(54.83±4.88) mm ;合并症:患者中有 19 位有高血压、16 位有糖尿病 、10 位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观察组男患者 21 位,女患者 24 位,年纪再 44-76 岁, 有 26 位患者在单支血管病变、13 位患者在双支血管病变、6 位患者有合并左主干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51.81±5.6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在(54.73±4.78)mm ;合并症:患者中有17 位有高血压、18 位有糖尿病 、10 位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比两组冠心病患者的基本临床数据,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分析的所有患者均要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做静脉诱导,在患者气管插入后,在位患者注射异丙酚,考虑到有些患者忍耐力低,可让冠心病患者吸入小剂量的异氟醚实行麻醉,随后将两组冠心病患者胸骨正中心与乳内动脉消毒好作为切口点,最后采用 6-0 Prolene 线于升主动脉点做近端吻合。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将医用器械进行常规消毒,注入麻醉剂,然后使得患者桡动脉暴露(左侧或右侧),再将动脉鞘管放置于桡动脉中,注射肝素,肝素用量为3000U。

对患者进行冠状造影后研究其状态,了解患者血管情况和位置,介入支架治疗。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还应确保生理盐水注入导管中, 把空气排出,将导管插进动脉鞘管,其位置到达动脉开口处即可。球囊逐渐扩张、释放出,同时将支架放入,重复动脉造影步骤,记录结果并研究。

结束后将动脉鞘管拔出,为患者进行止血操作并包扎。于患者术后1d 内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的严密监测,以防出现并发症。同时患者要遵医嘱服用氯吡格雷片和阿司匹林,疗程为 1 年。

观察组患者采取(OPCAB):按照 1mg/kg 为患者实行静脉内全身肝素化处理,同时,患者激活凝血时间(ACT)控制在 4.2-6 分钟内,在患者心脏内插入心包牵引线,让心脏的冠状动脉分支暴露在医生视线中,以便于胸骨牵开器、心表固定器对靶血管固定操作,然后利用 7-0 Prolene 线实现静脉和靶血管的高度吻合,随后便是主动脉的打孔操作。

1.3 观察评定标准

6 个月后随访,以生活质量评定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维度有 8 项,依次是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躯体健康(PF)、情绪角色功能(RE)、社会功能(SF)、精力(VT)、心理健康(MH)与总体健康(GH),量表总项目数量是 26 个,质量评分越高,就代表患者生存质量越低,反之,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 SF-36 评分发现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在精力、情绪角色、心理健康和总健康评分差异较小,P>0.05,统计学差异可忽略不计,在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健康这 4 个指标评分上,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

3 讨论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生病,这些都给我国医疗造成了压力,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因心脏功能受损,经常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一旦患者有冠心病,生活质量也会快速降低,对此,探讨和研究新型手术治疗冠心病是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的,众所周知,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疾病, 长期治疗,所花费的金额是庞大的,这些都超出了患者的经济范围,而OPCAB 便是基于此背景下研究出来的。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可发现有些冠心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后仍旧是出现了心肌缺氧缺血症状,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基于此背景下,外科手术治疗在科技的支持下开始在临床中采用, 现如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是冠心病患者接受治疗的常用手段,但由于引发并发症的概率很高,直接降低了 PIC 的治疗效果,直到科技进步后,西方国家首先开始应用 OPCAB 术式治疗冠心病患者,该手术治疗法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出血量,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一般来说,冠心病患者治疗是根据手术治疗时间、出现并发症概率, 患者存活率和病死率等指标来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可是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却没有留意到对患者心理精神等诸多指标的观察,这就导致很多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后心理上出现来问题,这明显不符合新时代下医疗干预政策,要知道临床治疗是让患者身体疼痛感消除,身心都得到良好的護理,所以,对比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而言,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不仅让患者术后心肌受损程度较轻,还可减少冠心病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所以,在临床医学上值得采用。

参考文献:

[1] 于乐 , 李毅 , 李晶等 . 年龄对冠心病患者植入生物涂层可降解支架预后的影响 [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7,42(7):633-638.

[2] 王琛 , 胡镜清 . 浅谈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及内质网自噬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的研究意义 [J]. 世界中医药 ,2017,12(9):2009-2013.

猜你喜欢
生存质量冠心病临床疗效
冠心病一直没有症状,是不是治愈了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38例临床疗效观察
有冠心病家庭史的青年更应戒烟
如何使用冠心病保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