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针刀配合中医手法运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2021-09-10 13:45黄泽河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黄泽河

【摘要】目的:分析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配合和中医手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计选取 32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患者纳入时间为 2020 年 1 月~2020 年 12 月,根据不同治疗方式结合随机数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160 例) 仅接受针刀治疗,观察组(160 例)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中医手法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和颈椎指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和椎间盘高度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 < 0.05)。结论:采用针刀配合结合中医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降低患者椎间盘高度,同时患者疼痛现象得到显著改善, 使用价值良好,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针刀治疗;中医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159

受人们生活节奏以及生活质量影响,同时加上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群众普遍缺乏了对运动的重视,由于长期的不良习惯或伏案工作的影响,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颈椎病的产生往往是由于长期劳损、骨质增加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因素导致颈椎脊髓、椎动脉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患者日常生活中常感肢体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质量,临床病症可采用针刀治疗和手法治疗进行治疗,两种方式均能够产生一定的疗效 [1]。现为针刀配合中医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选取 50 例患者进行研究, 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选取 320 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患者纳入时间为2020 年 1 月 ~2020 年 12 月,根据不同治疗方式结合随机数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 160 例,对照组:男 64 例,女性 96 例,年龄27~70 岁,平均(53.28±5.27)岁,观察组:男102 例,女58 例,年龄 25~70 岁,平均年龄(52.39±5.81)岁。患者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学》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由长期伏案或不良习惯致病。(2)所有患者无关节损伤以及神经功能损伤。

排除标准:(1)结合其他严重的关节损伤以及神经功能损伤者。(2)结合严重的代谢功能异常者。(3)结合其他皮肤科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刀疗法进行治疗,采用针刀松解术,患者取俯卧位,于颈椎痛点或条索状硬结部位进行标记,随后为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使用 2% 利多卡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麻醉,于患者颈部中下小关节囊进行注射,过程中需保证麻醉药物注入硬结处,患者麻醉后首先进行切割前的放松治疗,医护人员需采用左手拇指按压患者痛点,保证针刀可迅速刺入皮肤以及相关组织,直到针刀到达颈部上端结节部位和脊柱平行,随后进行摆动切割,对刀锋进行调整和横行摆动,直至软组织放松; 颈部中段位置和下段位置保证针体和皮肤垂直,手术深度达骨面即可, 关节囊需迅速切割 3~4 刀,并切割下部,病灶横突上的刀线口和脊柱的纵轴垂直紧贴横突,以小幅度切割,軟组织松弛后再次切割,完成切割后压迫针孔 5min,并采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

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结合中医手法治疗,针刀治疗同前者,中医手法治疗:首先进行松颈治疗,以拇指推揉或三指揉捏法对患者颈部进行松解,主要包含斜方肌、颈半棘肌以及颈夹肌。扣住患者下颌,向左右旋转进行对抗牵引,对颈椎进行提拉旋转复位,复位手法保证轻巧、准确 [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VAS)进行评估,以 10 分为满分,0 分为无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 分为重度疼痛;10 分为剧烈疼痛。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及椎间盘高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计量统计表 spss21.0 对分析结果及数据。

2 结果

2.1 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 0.05),详情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颈椎指标对比

观察组治疗后的颈椎指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 < 0.05),详情见表 2。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病症,治疗措施中可采用针刀以及手法治疗等方式进行松解、按摩治疗,整体疗效显著。针刀松解术可对患者颈椎部位的痉挛、粘连等组织进行松解,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血运、缓解颈椎功能障碍现象,同时辅以手法复位的推拿、牵引治疗,可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椎间盘的复位,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提高整体疗效 [3]。

本文纳入 320 例患者分析有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治疗后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颈椎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 0.05)。由此强调针刀配合中医手法治疗的有效性,可显著改善患者颈椎病症状,降低疼痛评分,纠正患者颈椎指标。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采用针刀配合中医手法治疗,整体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韩超然 , 白晶 , 郑成俊 , 等 . 局部药物注射联合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J]. 医学综述 , 2020, 26(10):2056-2060.

[2] 黄思聪 , 刘学东 , 陈玉芳 , 等 . 小针刀配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19, 36(4):526-531.

[3] 李亦明 , 李锦娇 , 邹艳明 . 小针刀结合提牵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应用研究 [J].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18, 9(9):50-51.

猜你喜欢
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健身气功八段锦结合针刺和火罐治疗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正骨推拿联合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