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

2021-09-10 14:15李银梅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效果

李银梅

【摘要】目的:对当前小儿厌食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开始于 2018 年 4 月,结束于 2020 年 4 月,研究对象为这一期间本院收治的厌食患儿共 82 例,为了深入了解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将 82 例患者按照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将口服吗丁啉悬液及胃蛋白酶治疗的方式应用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结合参苓白术颗粒应用在观察组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且观察组患儿的厌食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更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结论:在小儿厌食症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小儿厌食症;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244

引 言

在儿童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厌食症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和拒食的症状,这种症状在六岁以下儿童的发病过程中比较常见,厌食症会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均身体状况,从而影响到患儿的身体正常发育,导致其免疫力下降,从而会使身体出现其他问题,严重可能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小儿厌食症的治疗方式进行了重点的研究,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 2018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厌食症患儿共 82 例,按照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 例。其中观察组男 23 例,女 18 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1 岁和 12 岁,平均年龄为(3.51±1.25)岁;对照组男 22 例,女 19 例,年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2 岁和 12 岁,平均年龄为(3.64±1.3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治療过程中,对于两组患儿均采用西药吗丁啉悬液进行治疗,每天服用三次,每次的含量为 0.3mg(/ kg·次),与此同时还需要服用西药胃蛋白酶合剂,每天服用三次,按照年龄分别为三岁以上和三岁以下的儿童分别每次服用 10ml 和 5ml,饭前半小时内进行服用 [1]。在这一基础上结合参苓白术颗粒治疗应用在观察组患儿的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药物剂量的选择,三岁以上和三岁以下的患儿分别每次服用6g 和 3g,每天服用 3 次,治疗时间为 28 天,28 天内每 7 天为一个复查周期,28 天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和检查 [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效率总共分为痊愈、有效和无效,评判标准为,患儿的食欲和食量恢复正常标准视为痊愈;患儿的食欲和食量有明显改善视为有效;患儿的食欲和食量并未得到改善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是研究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为了明确数据内容,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分为计量和计数数据,并纳入计算机软件 SPSS 22.0 中,以此完成相关内容的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均数± 标准差表达、t 检验。而计数治疗的表达和检验分别使用 n(%)表达、 x 检验。数据比较存在差异说明有统计学意义,用(P < 0.05)表达。

2 结果

2.1 经过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97.56%,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 82.92%,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0.05)。见表 1。

2.2 经过对比两组患儿的厌食症状改善情况和恢复正常时间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恢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见表 2。

3 讨论

厌食症在当前的临床医学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而在儿童群体中更为常见,主要表现为长期对食物存在排斥行为和心理,每天进食量非常少,食欲不振、腹痛等现象。在当前的西医厌食症研究中,认为发病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治疗更加注重恢复患者的胃肠功能 [3]。而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认为厌食症主要是优于患儿体内本身就存在胃肠道类疾病,并且患儿的身体素质较弱,体内的微量元素尚未完全平衡,因此也是导致患儿厌食的主要原因。同时患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在进食的过程中形成饮食偏差,导致最终形成偏食挑食的习惯,从而导致饮食结构的失衡,引发厌食。而在中医上来讲, 认为厌食症主要是由于患儿的饮食不当引起的,饮食不当导致患儿的脾胃受到损伤,脾失健运导致厌食。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重点的分析,可以明显发现,中西医结合对比采用口服吗丁啉悬液及胃蛋白酶治疗的患儿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对比(P < 0.05)。

综上所述,在当前治疗小儿厌食症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薛俊美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 44 例疗效观察 [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28(5):385-386.

[2] 崔桂杰 , 曾苓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4(9):126-127.

[3] 李振峰, 闫书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症 49 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28(18):79-81.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效果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灵动耳环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没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