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作用

2021-09-10 14:15向婷婷
康颐 2021年1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考核效果

向婷婷

【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带教中责任制带教模式的使用方法与教学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重症监护室参加实习的护士,共 66 例,选取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12 月,在临床带教中,分别应用常规带教模式、责任制带教模式,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组展开实验,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各为 33 例。结果:在两组患者各项考核成绩、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结论:在责任制带教模式的应用下,教师之间明确分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均得到合理的规划,整个教学进程平稳有序,临床带教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将其用于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带教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责任制带教;方法;考核;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R4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247

前 言

在护理教学中,临床带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通过对实习护士展开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学习与指导,使其更快的掌握工作中的各项技能,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真正胜任护理岗位。如今,伴随着我国医疗护理服务体系逐渐健全,临床护理在医疗工作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护理人员所担任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实习护士带教工作受到了更多医学人员的关注。在临床带教模式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为了让实习护士学习到更多的护理知识与技能,近几年来, 责任制带教模式逐渐得到普及。为具体了解这种带教模式的实施方法与教学效果,本次将以此为中心展开针对性实验,希望能够为医院临床带教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参考意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 66 例重症监护室实习护士,按照两种带教模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共包含男女护生 22 例、11 例,年龄最大不超过 23 岁,最小不低于 18 岁,对应年龄平均值为(21.45±0.24)岁,学历水平为中专、大专两种;对照组共包含男女护生 21 例、12 例,年龄最大、最小值为 22 岁、18 岁,对应平均值为(20.65±0.57)岁,学历类型存在中专、大专两种。从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学历水平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

1.2 方法

将常规带教模式用于对照组。选用具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护士为本次临床带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大纲的编制,以此为依据,对后期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为了让护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学内容应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1]。

将责任制带教模式用于观察组。首先,在带教老师中选取教学组长, 连同护士长和其他带教人员组建专门的责任制负责小组,采取恰当的方式,去了解实习护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设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由护士长对实习护士进行分配,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展开临床教学工作。另外,在带教护士的带领下,与实习护士一同去重症监护室照顾患者,在对患者护理期间,为实习护士讲解各项护理操作实施的目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亲自示范相关动作。其后,等到实习护士逐渐熟悉整个护理流程后,给实习护士安排任务,督促其完成。对于护士动作不到位的地方,应及时指出并改正。在每周带教开始前,带教老师应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将编制好的教学内容移交至小组组长查阅,在护士长的监督下,将各项学习计划一一落实。之后,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与实习护士一同查房,书写病历,学习如何进行护患沟通等。

1.3 观察指标

在临床带教工作结束后,对两组实习护生的各科考核成绩进行统计。对实习护生展开教学满意度调查,总分 100 分,满意标准为 90-100 分,反之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各科考核成绩较对照组,分值明显提高,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详细数据请见表 1.

2.2 两组实习护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 93.94%,对照组为 84.8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监护场所,由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疾病凶险,随时可能会面临着生命的危险。故要求该科室的护理人员应强化患者病情的监测及各方面的护理干预力度,一旦发现异常, 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以见得护理人员在重症监护室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为了胜任该科室的护理岗位,相关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只有真正了解到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需求,护理效率和质量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护理人员上岗前,必须展开临床带教工作。不过,从以往传统带教模式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学内容、方法较为单一、落后,缺乏创新,教学效果并不是太理想 [2]。因此,必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为了让实习护生在临床带教阶段有更大的进步,责任制带教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重点强调了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很好的实现了教学中对实习护生的监督与指导,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 < 0.05)。由此可见,在重症监护室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中,责任制带教模式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 郑丽珠 , 梁小琴 . 九型人格教学模式在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福建医药杂志 ,2017,39(01):147-148.

[2] 何欣玲 , 高艳丽 , 高飞 , 王剑梅 .PBL 教学模式在手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2(22):11-13.

猜你喜欢
重症监护室考核效果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灵动耳环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