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歌舞片美学特征之多重新探

2021-09-10 17:27段映辰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歌舞片好莱坞

摘要:20世纪初红极一时的好莱坞歌舞片,是融合歌声与舞蹈于一体的类型电影,虽然其在萌生之初便历经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但大萧条背景下的艰难发展亦造就了歌舞片的黄金时期,在刺激性挺进中逐渐成熟并成就为典型电影。因此,通过美学特征分析,对好莱坞歌舞片予以重新审视,从视听盛宴、情思带入和共生和谐的层面进行分析,探索其内外形态与结构、创新演变及其时代价值,可以为后续歌舞片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好莱坞;歌舞片;美学分析;技术变革;演变创新;结构叙事

中图分类号:J9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1-0141-03

20世纪以来,技术革新在推动信息内容加速传递的同时,对信息结构的转型和信息种类的塑造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电影艺术中,有声技术成为其走向成熟的关键手段,在技术革命驱使下出现了更多内容更具生命力的电影艺术作品,丰富了视听艺术的表意机制和声画并茂的影像叙事[1]。歌舞片作为类型电影题材的一个片种形式,是有声电影技术发展中影像艺术和舞台艺术融合的新生产物,在诞生之初便成为该时代最受大众欢迎和备受追捧的娱乐形态之一[2]。同时,新兴艺术延承与变异于传统艺术形式,历经符号电影媒介技术变革和嫁接式银幕舞台模式的歌舞片剧,演变成了融合歌舞、音乐以及影视等众家之美于一身的歌舞叙事电影。简而言之,此类型电影是戏剧模式和歌剧模式相融合的整体结晶,其通过现代影视技术手段在观众面前淋漓展现。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与成长丰富,其外部形态、内部展演以及创新演变等逐步走向成熟,并且成为新时代独具价值需求的文艺美学形式,对其他电影片种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本文借助美学分析视角在好莱坞歌舞片中获得体悟,同时对歌舞片剧中美学特征展开多维度、多线性的感官表现分析,探究好莱坞歌舞片历史演变与创新过程的多重美学特征。

一、视听盛宴的外部形态

近年来,长期为观众所熟知的众多经典好莱坞歌舞片(如《爵士歌王》《红伶秘史》《第42街》等)中,不仅囊括了光鲜亮丽的影视明星、激情洋溢的舞蹈动作以及引人入胜的音乐旋律等,大部分还都呈现着走向成功的事业发展、收获爱情的美满结局和回肠荡气的舞台场景等等。好莱坞歌舞片所讲述的这些,都能让观众短暂地摆脱人类尚无法跨越的对立,如永生与死亡、野蛮与文明、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冲突矛盾,给观众呈现出了应接不暇的华丽与光鲜的影视世界。一部分观者过分痴迷于好莱坞歌舞片的华丽现实场景及其所创设出的美好生活场域;另一部分观者,极端地唾弃其营造出的轻浮浅薄画面,认为因其所赋予的乌托邦式的影视情节,造就了其始终无法兑现的真实世界。也正是基于这种不真实的虚拟场景,观众可以毫无顾忌地凌驾于现实之端,可以肆无忌惮地抨击、批判与嘲讽当今现实世界,并且对这类近乎完美的理想场域满怀憧憬。例如,曾有学者对《悲惨世界》作出如此评价:“在人类文化历史世界中好莱坞歌舞片最受人民所喜爱,但同时它也是最不被人理解或誉赞的浅显表现形式之一。”[3]而笔者看来,正是由于有诸如此类的极端争议,反之使歌舞片研究历程更具挑战和现实意义。

歌舞片中涵盖了舞台戏剧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在早期好莱坞歌舞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歌舞片中主旨灵魂(舞蹈和歌曲)常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从歌舞片的制作来看,其在实践操作层面尚未脱离舞台艺术形式之束缚,特别是在早期电影技术相对局限的阶段,这种形式给片剧创造力带来的制约是十分明显的,进而导致早期歌舞片故事情节与歌舞之间时常脱节[4]。回顾歌舞片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虽然歌舞片始终坚持将歌舞与现实生活无缝结合,试图完全摆脱舞台的外在痕迹,比如尝试让歌剧片演员逃离“舞台”,试图在任何场景中无拘无束地起舞演绎,但仍然无法摆脱台上台下给观众带来的距离感。歌舞虽是日常生活的表演艺术,但让歌舞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者脱离大众日常的生活经验来看,歌舞片虽然无法也不可能完全脱离舞台,但是歌舞片并不会因此而与观众之间产生疏远和叛离。因为歌舞片能够给观众带来其他类型电影无法超越的视听享受,它不仅拥有电影本身的基本特性,还拥有歌剧和舞蹈的双重特征,在复调融合之下使歌舞得以更为丰富地展现在荧屏之前,多种美学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共同组成了感官之上的饕餮盛宴。

二、情思带入的内部展演

好莱坞歌舞片萌芽在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时期,伴随着社会经济大萧条的背景歌舞片顺利生存并延续发展,抛开该类型电影自身与社会生活表层的契合度,还需要深究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与特征。几乎所有的歌舞片题材中都涉及乌托邦式的诺言,从真正的现实生活与荧幕映射想象之间存有的基本张力,到影片现实性冲突与理想化问题解决之间复杂多变的叙事张力,影片自始至终都在设计营造一个暗藏美好潜能的乌托邦社会景象和价值期许。

新世纪好莱坞歌舞片作为融合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类型电影,其内在的复合属性造就了歌舞片之美的多元缤纷。一方面,舞蹈和音乐是歌舞片内在的灵魂,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电影的本质属性。在好莱坞歌舞片中,即使人物之间的对白或人物内心独白被完全替代,以歌声的形式呈现,舞蹈跟随人物及剧情变化随着时刻进行穿插,而歌与舞元素的融合嵌入了人物性格刻画、人物内心展示、情节发展推动以及环境气氛营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和作用。比如影片《雨中曲》中[5],有声影片的竞争导致唐的演艺生涯出現严重瓶颈,而他在与凯西和科斯莫进行彻夜长谈之后豁然开朗,凯西和科斯莫也为他的事业生涯发展给出了具有扭转性意义的建设意见,合力将业已成功的《决战骑士》改成歌舞片。此时正值凌晨时分,即将揭开新的晨幕,他们随心而动、肆意唱跳,伴随五分钟节奏轻快的段落音乐以及融入了包括芭蕾、踢踏舞等在内的多种舞蹈元素的舞蹈,在彼此配合之际,无疑是将他们此时豁然开朗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不同类型电影都带有自身形式各异的内涵价值与情感线索,在情感与思想带入中展开生动而细致的舞台刻画。例如,爱情片是通过一对彼此相爱的男女历经的离合悲欢来佐证爱情的忠贞,最终诠释爱至情深的人生真谛;警匪片是通过一类工作职业的特殊性包罗社会万象,直观地给观众传递善与恶的价值认知;歌舞片则通过一种动感华丽的外在表现给观众的耳膜和眼球带来享受,随后间接委婉地向大家诉说或美好或悲伤的故事情节,歌舞片以故事情节进行内外的深度展演,逐渐将好莱坞电影推向新的辉煌时代。

三、共生和谐的创新演变

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好莱坞开始出现歌舞片这种类型电影,与此同时诞生了有声电影。到了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逐渐步入歌舞片时代,华纳公司所拍摄制作的首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和之后紧接着的米高梅公司摄制的《百老汇的旋律》使歌舞片正式得到观众认可。30年代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各电影制片商们竭尽全力让民众在虚幻世界中找寻精神寄托,进而忘却眼前现实生活的艰难困苦,此时《百老汇的旋律》的发行问世正满足了这种需求。这部影片通过浩大场面、唯美虚幻、曼舞轻歌以及奢华生活等虚拟故事,成为现实世界中人们心灵的情感慰藉,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转变,而此类片剧风格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后期多种歌舞片题材塑造之中,对促成社会和谐稳定与民众健康生活所起的作用尤为显著[6]。随后,70年代初期众多导演们因经历了歌舞片的太平盛世,便更无所畏惧地投资歌舞片制作市场,但毫不意外最终都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均以失败告终,可谓损失惨重。80年代以来,流行音乐的兴起逐渐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好莱坞也在不甘落后地追随着时代潮流。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常常会融合时兴的简易的通俗音乐,但由于过分倾斜于流行音乐,反而导致忽视了影片的情节叙事[7]。80年代之后,好莱坞歌舞片中通过歌舞讲述故事情节的片段越来越少,仅剩的单一的舞蹈和歌唱场面,使整部片子内涵缺失,毫无协调之感。自此以后,歌舞片近乎“人间蒸发”,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而积极的真善美也很难在较为轻松的场景中予以传达了。

历经几十年兴衰演变的好莱坞歌舞片,时至今日已然成为经典的类型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其影片类型本身产生了改变,同时也见证了美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对好莱坞电影乃至世界各地的电影均产生了较为深厚的影响。当然,好莱坞歌舞片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特别是对早期中国电影的影响尤为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好莱坞电影对我国电影事业发展的影响持续升温,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当今商业电影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类型主导,不论是拍摄方法和创作技巧,还是电影市场的运作方式,好莱坞电影都已经演变成中国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标,让中国电影不断学习与借鉴。电影音乐的运用(应用)已然可以较为深刻地表达影片意义和价值,国内歌舞片的发展也已经成熟成型,这无疑是中国电影人前赴后继不懈追求和努力学习的结果。此外,当前中国电影的发行、管理以及放映体制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改革创新,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电影走向市场化的发展需求,毫无疑问,好莱坞电影的成功经验可以成为重要借鉴和模式参照,国内本土化的独具时代特色的系列影片,正风韵翩然地映入万千观众的内心与眼眸。正因如此,从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出世之后,众多丰富华美的经典歌舞系列影视作品相继诞生,百老汇与好莱坞共同携手揭开了歌舞片电影行业发展的首个黄金岁月,为全球电影谱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

四、共存时代的价值诉求

好莱坞歌舞片的出世并不能以“一个美丽的意外”作出简单解释,它的诞生与成长实为应然而绝非偶然,存在着社会发展和时代更替的深层原因与重要意义。

首先,是基于世界变革形势之价值需要。遇上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最新发明的有声电影技术无法得到较好的普遍应用;现实社会中,人民正面临流离失所和衣食堪忧的生活状态,公司正处于濒临破产和徘徊倒闭的生存边缘,美国人民生活在苦闷和失落等低潮情绪混合交织的社会景象。较之以往,无声歌舞片的技术局限性是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对于电影片剧的情感寄托与期冀的,而技术革命拉开了有声电影的时代序幕。好莱坞歌舞片就算仅有一个叙事情节简单、歌舞场景愉悦和视听感觉梦幻的剧情片段,也能为那些饱经风雨的人民抚慰其深受创伤的灵肉世界,不断为其创设美丽故事和华美梦想。正如一杯高浓度的烈性酒,足以让观众快速忘却当前的现实痛苦和短暂磨难。

其次,是基于现实文艺成长之价值需要。纵观世界上所有国家、地方以及民族区域的各种歌舞艺术的传承,无不伴随历史流转、发展演变或者遗忘消失的发展过程。工业技术革新推动了电影行业发展的渐进转向,帮助舞台艺术找寻到了记忆本真,在演绎传播、创新创作和记忆记录之中选择了最恰当的形式。正是如此,传统歌舞艺术在诸如舞台、酒吧以及游乐场所等地域和空间中的局限被完全打破,旧时观众的观影传统被彻底改变。进入有声电影时代以后,社会民众逐渐觉醒,他们逐渐意识到当前最大且唯一的大众化媒介技术——有声电影,能够帮助更多人实现全方位欣赏舞台艺术的美好梦想。同时,电影与戏剧之间的互相汲取与深度融合,经典的剧作题材和丰富的艺术灵感快速催生出了一部部优秀的歌舞作品。在20世纪20年代,百老汇歌舞的戏剧演出迈入了超群绝伦的登峰时期,大量才华横溢的音乐舞蹈人才得到了进一步培养,创造出新的剧目作品高达300余部。如这个时期创作了《爵士歌王》等广为传唱的经典作品。

再次,是基于电影事业发展之价值需要。随着电影工业的技术发展,好莱坞歌舞片引入了声音处理技术,促进了舞蹈与音乐元素之间的深度交融进而完美呈现,声情并茂的歌舞电影全方位展现了技术与科技两者有机结合的无穷魔力。传统电影除活动影像之外增加了声音这一辅助功效,在增强和丰富了电影艺术的整体张力与表现魅力的同时,冲击了视觉感官并给予了电影艺术创新发展的有力臂膀,共同打造了视听联袂的声画“蒙太奇”。有声电影技术的出现极大限度地拓宽了好莱坞歌舞片的题材范围,为推动全球电影事业的快速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石。正是这个时期,各大电影公司都大批量生产制作了星光璀璨以及大杂烩式的歌舞片剧,诸类电影大都为歌舞杂技、短剧表演和小品喜剧等多元元素的糅杂[8],并且影片往往凭借豪华阵容,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构建出“全明星奇观”来广泛吸睛,进而推动电影事业的繁荣与蓬勃。

最后,是基于市场利益驱使之价值需要。歌舞片在电影产业中的荣誉时代将好莱坞电影市场推向了辉煌“云端”,电影企业或公司等相关利益链条纷纷入驻,在形成市场资源链接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社会的广泛收益。但是,就好莱坞歌舞片的市场利益而言,单一保障的观影活动的票房收入并不能造就更多的创收利益,衍生丰富的产品服务和开发多元的产业链条才能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比如,可以将歌舞影片背景中备受追捧的音乐歌曲再次加工制作成专版唱片并予以发行销售等,进而创造影视片剧的二次价值;而电影拍摄制作的现实场景,也将进一步拉动当地文化旅游及相关服务产业的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可以搭建跨界歌舞与影视发展平台,通过歌舞明星与电影演员之间的身份互换和角色互串等,让他们尝试跨界转行交流与发展成长,积极创造多元化发展的跨界机会。丰富的跨界背景将进一步提升歌舞电影及其演员明星的社会影响力。因此,这种让影视制作者和影片制作人共赢双收的商业运行模式,使追求利益至上的市场商人们都疯狂驰往而乐此不疲。

五、结语

本文回顾与梳理了好莱坞歌舞片在外部形态所营造的视听盛宴和内部展演所呈现的情思带入,以及创新演变所创造的共生和谐和满足共存时代的价值诉求,同时,从美学分析视角在好莱坞歌舞片中获得体悟,对歌舞片剧中美学特征展开多维度、多线性的感官表现分析,探析多重美学的特征现象。然而,文章在讲述好莱坞歌舞片的辉煌历程中,仅局限在美学视角,从经验层面剖析其价值诉求,无法囊括歌舞片的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更多价值。因此,未来研究仍需要丰富好莱坞歌舞片相关的分析视角,在价值维度上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发现。

参考文献:

[1] 颜胤盛,晚月.好莱坞歌舞片影像叙事的复调化现象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3):99-104.

[2] 姚睿.叙事与奇观:好莱坞后台歌舞片的情节模式与歌舞展演[J].当代电影,2013(10):120-124.

[3] 徐雄庆.《悲惨世界》:歌舞世界中的另类开拓[J].视听,2017(05):183-184.

[4] 焦雄屏.歌舞电影纵横谈[M].远流出版公司,1993:18-20.

[5] 鮑榃榃.好莱坞歌舞片的文艺美学分析[J].戏剧之家,2017(03):133-134.

[6] 王春顺.新时代传媒背景下大众体育生活方式嬗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05):41-45.

[7] 周丹.新世纪好莱坞歌舞片的音乐形态[J].当代电影,2016(09):195-198.

[8] 沈国仁,苏米尔.好莱坞歌舞片之舞蹈元素考索[J].电影评介,2020(07):106-108.

作者简介:段映辰(1999—),女,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影美学。

猜你喜欢
歌舞片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论歌舞片与音乐剧的互生共荣
《马戏之王》:好莱坞歌舞片回春
好莱坞歌舞片的文艺美学分析
真真假假:好莱坞电影PK现实生活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
绚丽的辉煌——记好莱坞歌舞片
好莱坞暑假大片集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