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疼痛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1-09-14 05:2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疼痛感体位肺癌

金 霞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咸宁 437000)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目前常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手术操作过程复杂、难度较大,会对患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创伤,产生明显的疼痛感[1]。术后疼痛往往表示着机体的防御性反应,如未对疼痛加以控制,极易引发心血管、呼吸系统等并发症,还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2]。因此,术后采取积极有效的疼痛护理对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我们就强化疼痛护理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中选取80例在我院实施肺癌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未实施强化疼痛护理(2019年3~9月)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强化疼痛护理(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纳入患者均符合肺癌的手术指征,排除存在严重精神疾病、心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全、意识障碍、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7岁,平均(61.27±5.31)岁;病程4~17个月,平均(8.11±2.85)个月。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9~78岁,平均(62.36±5.43)岁;病程5~18个月,平均(8.37±2.7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手术后,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手术创口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主诉、面部表情等具体情况给予适量镇痛药物进行止痛,同时可指导患者或其家属采用自控镇痛泵进行止痛。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化差异进行强化疼痛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基于专项疼痛管理理念,首先成立个体化专项疼痛管理小组,并对组内成员进行专项培训,加强疼痛评估方法、疼痛护理技巧的考核。

(2)建立患者档案。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在患者手术结束后,由护理人员做好每位患者疼痛日记的记录并载入个人档案中,记录内容包括疼痛程度、部位、时间以及诱发因素等;同时,定期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于患者术后6h进行第一次评估,之后每12h再评估一次。

(3)制定专项强化疼痛护理方案。根据每次评估结果,并结合患者个体化情况,为其制定相应的疼痛护理方案。具体内容有:①注意力转移法:通过与患者谈论其兴趣爱好或某个话题,将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转移至其他事物上,从主观感受上缓解患者疼痛;②松弛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有规律的肌肉舒张、收缩以及呼吸,以此减轻患者紧张情绪;③音乐疗法:在病房内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节奏较为舒缓的轻音乐,以通过音乐给予患者希望和力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及负性情绪;④体位减痛:帮助患者以仰卧位、半卧位及侧卧位等不同体位静卧,询问患者各个体位的舒适程度,采取最舒适的静卧方式,并给予患者适当的肢体按摩,以缓解疼痛感。

1.3 观察指标

(1)分别于干预前与干预后0.5、1、2、3d的时间段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值范围为0~10分,0表示无疼痛感;1~3表示轻度疼痛,不影响睡眠;4~6表示中度疼痛;7~9表示具有重度疼痛,患者无法入睡;10表示剧烈疼痛。

(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3d后的焦虑、抑郁程度。SAS量表总分值为100分,量表以50分为判断是否存在焦虑的临界点,低于50分表示无焦虑;50~60分表示有轻度焦虑;61~70分表示有中度焦虑;高于70分表示重度焦虑。SDS量表总分值为100分,以50分为临界点,低于50分表示无抑郁;50~60分表示具有轻度抑郁;61~70分表示中度抑郁;高于70分表示重度抑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的NR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0.5、1、5、3d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的NR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3d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肺癌手术具有较为复杂的操作过程以及较大的手术难度,术中对机体组织损伤较大,因而会导致患者在术后留下较大的手术创伤,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刺激[4]。术后疼痛不仅与机体受到手术性刺激相关,还与患者产生的一系列不良情绪有关,一方面术后疼痛会引起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另一方面,患者对手术过于恐惧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不良情绪同样会导致疼痛的加剧[5]。此外,术后疼痛还会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并发症出现,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因此,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镇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在肺癌手术患者中,通过强化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该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7]中“观察组术后1、7、14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相似,该研究认为,疼痛干预能够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减轻肺癌患者术后疼痛。本次研究中,强化疼痛护理干预主要基于患者个体差异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方案,能够使得护理行为的开展更符合患者的实际需求,促进护理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3d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提示强化疼痛护理在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的基础上,能够减少疼痛对患者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缓解其负性情绪。在强化疼痛护理中,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部位以及个体需求等情况,给予相应的疼痛护理干预方案,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疼痛的改善,同时还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在疼痛护理方案中,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来达到转移其注意力的方法,能从患者主观层面缓解其疼痛,且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特点,可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展开操作。松弛干预能帮助患者调节其呼吸节奏,通过有节律性地呼吸、有规律性地肌肉收缩,使患者的精神状态达到松弛状态,从而减轻疼痛感[8]。在病房内播放患者喜爱的音乐或舒缓身心的轻音乐,具有改善病房环境、提升温馨程度的效果,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通过音乐能给予患者治疗的希望以及对抗疾病的力量[9]。通过帮助患者调整静卧体位以寻找到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同时辅以适当的肢体按摩,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10]。

综上所述,在临床肺癌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采用强化疼痛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疼痛感体位肺癌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