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标准体系的构建

2021-09-15 07:16孙璐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层次结构牦牛青海省

孙璐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 810000)

牦牛产业是青藏高原最具特色的畜牧业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精准脱贫的载体产业,农牧民赖以生存的民生产业。由牦牛和高寒草地组成的草畜系统对维持高原生态平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牦牛产业标准化是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标准规范,覆盖牦牛资源、饲养管理、疾病保健、产品加工、废弃物利用、产地环境等,将牦牛产前、产中、产后、流通等各环节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过程。标准体系是运用系统论指导标准化工作的一种方法,是根据使用目的系统性设计的所需标准的合理组成方案和建立的标准资源的集合[1]。构建牦牛标准体系,是牦牛产业标准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支撑牦牛产业标准化系统建设,推进牦牛产业标准化应用,促进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

1 青海牦牛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

牦牛是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的优势牛种,是高原草地畜牧业的重要畜种资源。牦牛产业是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加快牦牛产业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随着青海省“一优两高”、“五个示范省”和“四个经济形态”的指引,牦牛产业迎来了一个新阶段。近年来青海省全面推进牦牛产业振兴发展,前后成立了青海牦牛工程中心、青海省牛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青海省牦牛产业联盟等,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拓宽产业功能、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2]。在2018年初,青海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政发[32号]),将加快牦牛产业发展作为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增收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为牦牛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整体水平提高带来了契机。成立青海省牦牛产业发展标准制定工作领导小组(青政办〔2018〕125号),验收通过国家牦牛精准扶贫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和国家牦牛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项目,全省牦牛产业标准化发展呈现出一个持续向好、强劲的发展势头。

标准化生产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牦牛产业标准化建设是实现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内容。牦牛标准化健康养殖、加工等已率先成为牦牛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尤其在2020年发布的牦牛屠宰、分级、分割、副产物整理等5项加工相关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牦牛屠宰、分割、分级、副产物整理的标准空缺。青海是全国重要的牦牛产品输出地,牦牛养殖规模大,但牦牛产业标准化发展水平不高,影响了牦牛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各类现行有效的标准多集中于牦牛的育种繁殖和饲养管理方面,疾病保健、产品加工标准覆盖不全,基础设施、基地建设标准极少,产地环境质量评价、营养需要、信息管理、技术服务、培训推广等领域标准缺失,通过构建牦牛标准体系框架,对牦牛产业相关标准进行系统梳理,开展标准化顶层设计,是清顺当期标准和谋划标准未来的发展需要。能够为组织的经营、管理等活动提供全面、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方法,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产业提供一个支撑各环节的优秀平台。研究编制牦牛标准体系是牦牛产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为牦牛产业标准化发展提供了目标。

2 牦牛标准体系的内涵

促进牦牛标准化发展是保证牦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牦牛产业快速发展、提档升级、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迫切需求。牦牛标准体系的构建是牦牛产业标准化工作科学规划、有序发展的需要,为牦牛关键环节各类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在充分运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基础上,制修订符合青海省牦牛产业实际的各类标准,按照系统、先进、开放、适用的原则构建标准体系。

通过牦牛标准体系的搭建,能够展示出牦牛产业各职能范围内各行业、专业标准应用的全貌,明确工作方向和目标,有利于从全局考虑制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工作部署。通过各标准子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各行业间的平衡和协调,相互借鉴和融合,推动产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在标准体系表的编制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相同或相关标准的现状,有利于寻找差距,加快科学技术进步,提高标准的技术水平,为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创造条件。可以依此理清基础性、通用性及个性标准的性质,根据需要和层次包容关系安排标准制修订的计划,全面推进标准制修订工作[3]。

3 牦牛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牦牛标准体系是以牦牛的通用基础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从标准属性来看,属于综合标准体系。标准体系的拓朴结构采用的是分类层次结构,该结构普遍适用与体系构建。牦牛标准体系架构的设计,既要体现出各类别标准的特色,还要遵循“简化、统一、协调、优化”的原则进行设计。牦牛标准体系具体由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标准明细表和标准体系各类技术标准统计表组成。牦牛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按照行业和产业特点及发展需求,由通用基础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服务标准3类子体系组成,其层次结构见图1。

图1 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生产技术标准子体系由产地环境、基础设施、良种繁育、饲养管理、饲料加工、疾病保健、畜产品加工、标识包装和贮存运输和废弃物利用标准构成,其层次结构见图2。管理服务标准子体系由管理标准、技术服务标准和培训推广标准构成,其层次结构见图3。标准明细是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牦牛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纳入了包括牦牛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待制修订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图2 生产技术标准子体系层次结构图

图3 管理服务标准子体系层次结构图

4 总结

青海是“世界牦牛之都”,牦牛标准体系的构建基于牦牛全产业链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的标准制定,满足了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或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是推进青海省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青海省牦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猜你喜欢
层次结构牦牛青海省
青海省高速公路集中监控运营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图说:2019 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
青海省海南州诗歌作品小辑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子设备结构方案评价研究
基于部件替换的三维模型生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