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筛查新生儿听力初筛时间对假阳性率的影响

2021-09-17 17:07李彩霞
医学概论 2021年6期

李彩霞

摘要:目的:探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筛查新生儿听力初筛时间对假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在我院出生并接受听力筛查的5859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2925位,女婴2934位,将她们根据出生时间分为A、B、C、D、E、F共计六组,筛查前产妇详细登记一系列基本信息,检查医师调试仪器,选择大小合适、畅通并已经消毒的探头,测试在安静环境下进行,新生儿处于熟睡状态时观察每组婴儿筛查后的假阳性情况,对比初次筛查后各组间的假阳性率、各组第二、三次筛查与初次筛查的假阳性率,以及6组新生儿不同筛查时间的通过情况和假阳性情况。结果:初次筛查后,C组与E组、C组与F组、D组与F组假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其它各组间相互对比均有可比性,第二次筛查和第三次复筛后假阳性率与初次筛查假阳性率相比,A、B、C三组各项数据的差异有可比性,并且E、F组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无可比性。結论:新生儿出生后住院期间适当推迟听力筛查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率,一般在出生后第4天到第5天进行听力筛查最为合适,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率,减少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率;初筛时间

在所有出生的新生儿中,先天性听力损伤的发病率为1‰-3‰,其中重度及以上的听力损伤的发病率约为1‰[1-3],该疾病不仅导致儿童言语发育迟缓和聋哑致残,而且导致儿童心理、情感和社交能力的发展迟缓,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耳声发射检查目前是国际性的,一种公认的非侵入性,客观,准确和有效的听力筛查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缺点,在新生儿的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筛查假阳性结果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家庭成员的心理负担,增加就诊次数以及诊断和治疗费用,因此,本文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5859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来探究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筛查新生儿听力初筛时间对假阳性率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在我院出生并接受听力筛查的5859位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2925位,女婴2934位,将她们根据出生时间分为A、B、C、D、E、F共计六组,分别代表初次筛查时间为出生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的新生儿,其中A组977人,B组973人,C组974人,D组976人,E组979人,F组980人,排除小于26周的早产儿本次实验选取的所有患儿均通过Apgar评分法测定为7-10分的正常婴儿,家长均对此实验知情并自愿参加,各组的婴儿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

1.2方法

在进行筛查之前,母亲需要注册一系列基本信息,例如父母的姓名,年龄,医院编号,入院日期,出生日期等,检查人员应在测试前调整仪器,选择合适的尺寸,无障碍和无菌的TEOAE探头,然后进行测试,在测试之前,医生会洗手并消毒双手,对新生儿的五种感官进行例行检查,并正确清洁双侧外耳道,该检查应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并且新生儿应处于出院前同意的深度睡眠状态,在该日期进行的听力筛查被定义为第一次初筛,对于未进行初次筛查的新生儿,将在出生后第27至33天进行另一次听力筛查,这被定义为第二次初筛,对于那些未能通过第二次初筛和第二次筛查的人,在出生后42-60天内进行的听力筛查被定义为再次筛查,即第三次筛查,那些未能通过筛查的人,在3个月后,将被转移到高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这被定义为诊断性听力检查。

1.3观察指标

观察每组婴儿筛查后的假阳性情况,对比初次筛查后各组间的假阳性率、各组第二、三次筛查与初次筛查的假阳性率,以及6组新生儿不同筛查时间的通过情况和假阳性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到F组第一次筛查的假阳性率分别为:11.25%、9.43%、7.28%、5.32%、6.83%、6.94%,第二次为:5.29%、4.48%、4.65%、4.73%、5.36%、5.23%,第三次为:4.28%、4.39%、4.76%、4.21%、4.75%、4.17%。

数据可知,初次筛查后,C组与E组、C组与F组、D组与F组假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它各组间相互对比均有可比性,初次筛查后假阳性率各组间两两互相对比差异在C组以后无统计学意义.

第二次筛查和第三次复筛后假阳性率与初次筛查假阳性率相比,A、B、C三组各项数据的差异有可比性,并且E、F组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无可比性,第二次筛查后假阳性率和第三次复筛后假阳性率在各组的差异均无可比性。

3结论

我国每年有约1900万名人口出生,平均每年将新增加先天性听力损伤患儿约5万名[4-6]。

综上所述,新生儿出生后住院期间适当推迟听力筛查的时间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率,一般在出生后第4天到第5天进行听力筛查最为合适,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率,减少患儿家属的心理负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大量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丹.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筛查新生儿听力初筛时间对假阳性率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8.

[2]温伟珍,陈宏香,江栋昌,李嘉.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住院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10,21(08):25-27.

[3]林楚忠,杨海弟,王挥戈,曾贤辉,肖林海,李广文,洪世宏,黄虹.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299-301.

[4]秦钰.3832例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22):210-211.

[5]张思毅,黎青莲,蒙翠原,吴佩娜.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4(04):380-381.

[6]李丽明.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识别与分析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