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7 17:07高红伟
医学概论 2021年6期
关键词:消化不良全程护理小儿

高红伟

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患儿进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笔者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120名小儿消化不良所致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全程护理,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8.3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77,P=0.003);结论 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的护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性,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

小儿消化不良导致的急性腹泻是儿科常见小儿消化系统病症,常好发于婴幼儿期,四季均可发生,患儿的主要表现为腹痛、体液丢失(患儿会出现脱水)、心率过快、皮肤弹性降低、尿量减少、电解质失衡等,部分严重者还会对患儿的肾脏造成损伤,引发患儿出现意识障碍或者死亡[1];所以,实际生活中,患儿一旦发生急性腹泻,家长要立即带患儿就医,给与适合的医疗卫生服务。与成年人群相比,患儿的身体机能发育尚不完善,患儿不完全会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所以,在为患儿治疗时要配合适当的护理,全程护理是目前较为推崇的适合儿科的护理服务,本文就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为临床上更好的对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患儿进行护理提供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一般资料

笔者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120名小儿消化不良所致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上述患儿在入院后均给与了明确的诊断并予以确诊,上述患儿中男性66例,女性54例,年龄在5个月-3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4±2.8岁,随机将上述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1.2 诊断标准

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对其进行观察与分析,对大便性状进行判断,大多数以水样或蛋花状为主;部分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的情况;镜检显示大便中不存在白细胞和红细胞,存在少量的脂肪细胞,大便分离可见轮状病毒。

1.1.3 纳入标准

(1)急性腹泻主要由消化不良所引起;

(2)出现明显的水、电解质紊乱;

(3)患儿及其家属配合良好,未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

1.1.4 排除标准

(1)重度脫水的患儿;

(2)伴有脱水中毒的患儿;

(3)心脏、脾、肺、肾等脏器存在功能障碍的患儿;

(4)伴有先天性发育异常的患儿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全程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给与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叮嘱患儿家长按时为患儿喂服药物,为患儿做一些常规检查,包括呼吸、脉搏。体温等,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颜色、量等,同时并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患儿护理的基础上给与全程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良好的生命体征是生命得以维持的基本要素,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按时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每间隔4-6小时为宜,如果患儿出现重度脱水的现象,一般以2-3小时为宜,同时加强对患儿的巡视,每次监测完,简要的向患儿家属告知患儿生命体征的大概情况,指导患儿家长对其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患儿每次排完便后,要详细的记录粪便的性状、体积等,并及时对粪便进行送检,一但实验室检查发现大便出现感染性细菌出现,要告知主管医师给与相应的应对与治疗;告知患儿家长要加强对尿液的记录,一旦患儿尿液出现异常,如24小时尿液有明显减少的现象,要对其进行高度重视,定期对水、电解质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将异常值告诉医生,如若患者血钠在150mmol/L以上,要防止患儿出现惊厥现象,必要时告知医生给与止惊治疗;监测患儿的体温,若患儿体温在38-39摄氏度之间,要考虑对其进行物理降温,若患儿体温超过39摄氏度,则考虑使用降温药物对患儿进行降温,常见的降温药物为水杨酸类药物或广谱抗生素。

2.及时补液:作为一种急性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失水现象,且由于患儿在生病期间身体变化不存在典型性,外加患儿的肾脏功能不够成熟,所以,要及时为患者做好补液工作,基本以静脉补液为主,在补液过程中要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的规则。

1.2.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具体分为痊愈、好转、未愈,其中痊愈:患儿二便、肠胃基本恢复正常;好转:患儿大便性状、频率恢复正常,但肠胃仍有轻微不适;未愈:患儿二便、肠胃均未达到正常;其中将痊愈和好转构成比之和记为总有效率。

1.2.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 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进行一般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中痊愈57例,好转2例,未愈1例,对照组患者中痊愈43例,好转12例,未愈5例,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8.3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77,P=0.003),具体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8.33%)要明显高于对照组(91.67%),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77,P=0.003),该结果与赵欣欣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4],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小儿急性腹泻病程发展较快,若患儿腹泻、呕吐不止,容易加重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现象,以往的常规护理模式较为单一,且护理内容无针对性,而全程护理是在患儿患病中全程实施的一种护理模式,其服务理念是“以患儿为中心”,为患者创造连续、跟踪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兼顾患者生理、心理、生物全方面的需求,在患儿入院期间为患儿提供的连续护理,使护理内容更加全面、细致,护理服务更具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在小儿消化不良急性腹泻的护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性,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蕊,李媛.细节化护理管理对小儿腹泻护理工作的促进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196-3198.

猜你喜欢
消化不良全程护理小儿
小儿难养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主动脉内球囊反博术的全程护理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评估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对胆囊切除术后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全程护理对哮喘患者满意度、肺功能、生活质量和情绪状况的影响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疗效的作用探讨
半夏泻心汤加减配合吗丁啉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