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包头地区儿童发热伴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结果分析

2021-09-21 14:46李臻楷姚丽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发热儿童

李臻楷 姚丽萍

【摘要】目的:分析2018~2019年包头地区儿童发热伴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病原谱构成及其规律。方法:收集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呼吸道病原PCR检测方法对25种病原进行核酸检测,分析其病原谱构成。将患儿按不同的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结果:共收集到咽拭子样本177例,阳性率为82.49%,病原检出率较高的有:SP(68/177),HI(39/177),IFV-B(34/177),EBV(23/177)。混合感染病例57例,其中最常见的为SP合并其他病原感染。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主要病原依次为:SP,HI,IFV-B,EBV;学龄前组的儿童病原感染检出率最高。

【关键词】儿童;发热;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

[中图分类号]R725.6;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212-02

发热伴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 ARI)是儿科疾病诊疗中最常见的一种,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引起ARI的病原较为复杂,病毒有IFV、RSV、PFLU等;还有常见的细菌,比如SP、HI等。由于这些病原体感染的临床症状极为相似,仅根据症状无法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1-2]。加之近几年抗感染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构成ARI的病原体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对发热伴ARI的患儿进行呼吸道多病原检测,分析包头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谱构成情况,对明确呼吸道感染的病因诊断和对病原体的防治有积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包医一附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患儿177例,男103例、女74例;其年龄段分组为婴儿组(0~1歲)23例,幼儿组(1≤A<3)61例,学龄前组(3≤A<7)66例,学龄组(A≥7)27例。发热伴ARI患儿选入标准:发病3 d内,出现发热伴咳嗽、咽痛、气短、听诊双肺异常,且未使用抗感染药物者。

1.2方法 177例患儿均用咽拭子采样方法采集标本,标本送达寰基医学检验所,于4℃~10℃低温保存,对标本进行外部消毒后再进行核酸扩增,之后将扩增物放入杂交分析区与芯片进行杂交反应,最后将杂交后的芯片采用激光扫描仪扫描并生成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括以下病原:肺炎支原体(MP),嗜肺军团菌(LP),肺炎衣原体(CP),脑膜炎球菌(NM),白色念珠菌(CAL),结合分支杆菌(TB),绿脓杆菌(PA),肺炎克雷伯氏菌(KP),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链球菌(SP),流感嗜血杆菌(HI),大肠杆菌(Ecoli),腺病毒(AV1-8, 14, 19, 21, 25),鲍曼不动杆菌(AB),百日咳杆菌(BP),甲型流感病毒(IFV-A),乙型流感病毒(IFV-B),合胞体病毒(RSV-A, B),副流感病毒(PFLU1-4),鼻病毒(RHV),偏肺病毒(MPV-RP),EB病毒(EBV),A族溶血性链球菌(GAS-A),B族溶血性链球菌(GAS-B),巨细胞病毒(HCMV),共25种病原。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2019进行数据整理,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激光扫描PCR检测结果 177例标本中,阳性数146例,阳性率82.49%。病原谱较为复杂,25种呼吸道病原共检出13种。在146例阳性病例中,单一病原感染共有88例,占阳性总数的60.27%。其中,单一的细菌感染39例,包括SP 29例,HI 8例,CAL 1例和GAS-A 1例;而单一病毒感染为49例,这其中包括IFV-B、EBV、AV各10例,PFLU 7例,RSV、MPV-RP各4例,HCMV3例和IFV-A 1例。其他病原如RHV、TB、AB等未检出。病原混合感染57例,具体包括如下几种:2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有39例,3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有16例,4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有2例。混合感染的模式有:细菌间混合感染7例,占比12.28%;多种病毒间混合感染2例,占3.51%;而细菌合并病毒感染共有44例,占比最高,为77.19%;MP参与的混合感染4例,占比7.02%。在所有的混合感染病例中,SP(39/57)、HI(31/57)、EBV(13/57)、IFV-B(12/57)、AV(11/57)、MPV-RP(11/57)、PFLU(6/57)这几种病原较为常见。此外,SP合并HI的双重或多重感染最为常见,共18例,占混合感染的31.58%。

2.2男女患儿总阳性率比较 177例中,男童103例,阳性数84例,其阳性率为81.55%;女童74例,阳性数62例,其阳性率为83.78%。男女儿童总阳性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病原感染与年龄之间的联系 由表1可见,在学龄前组,SP、IFV-B这2种病原感染和病原混合感染的感染率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而HI、EBV在各年龄组感染率的差异不明显。

3 讨论

ARI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的疾病负担[3]。由于各地地理位置、季节气候、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程度因地而异[4-5]。本研究对2018~2019年包头地区儿童发热伴ARI病例中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发热伴ARI的呼吸道病原总检出率为82.49%,远高于国内Xu等[6]报道的45%与Liu等[7]报道的58.7%,这可能与本研究所采取的呼吸道病原PCR检测方法有关,本方法所检测的病原谱较广;而且,不同研究之间的气候不同、研究人群不同等对研究结果也会造成影响。

本研究中较常见的病原为SP、HI、IFV-B、EBV,其中SP的感染率最高,各年龄段均有分布。值得注意的是,与既往报道的包头地区呼吸道感染监测数据相比[8],近几年包头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混合感染率较前增高,且存在多种混合感染模式,包括细菌间、多种病毒间、细菌和病毒间的混合感染。由于多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可能形成复杂的致病机制,增加了病毒变异的风险,因此更应重视混合感染的问题[9]。而且混合感染情况主要是SP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因此也要注意SP感染,要对发热伴ARI的病例加强病原的全面监测和检验,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对此类疾病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

另外,在病原感染与年龄因素方面,学龄前组的单一病原感染和混合感染的检出率均比其他年龄组高,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大多已进入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学习生活,容易造成呼吸道交叉感染,所以检出率高可能与儿童的免疫力尚不完善,并开始进入幼儿园等公共场所有关[10]。

本研究尚有不足之处,第一,研究病例仅限于住院患儿,缺少对门诊发热伴ARI病例的调查;其次,PFLU、MPV-RP等病原也有少量检出,但对这些病原的监测时间较短,阳性样本数较少,以致这些病原在各年龄组之间没有明显不同;最后,由于寰基检测方法使用期限的影响,没有对病原进行季节性分析,因此,对包头地区发热伴ARI病原感染的季节流行规律还需进一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玫, 孟蕾, 牛麗霞, 等. 2010-2015年甘肃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原体监测结果[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 22(9): 42-45.

[2] 孙海波, 于伟, 王璐璐, 等. 辽宁省发热伴呼吸道感染症候群病原谱及流行特征[J]. 中国公共卫生, 2017, 33(6): 997-1000.

[3] Guo R N, Zheng H Z, Li J S, Sun LM, Li L H, Lin J Y, He J F.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incidence and economic burden of influenzalike illness in south China, 2007. [J]. Public health, 2011, 125(6).

[4] 何敏, 王雅倩, 石利民, 等. 2017-2018年南京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病原学结果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9(10): 1468-1471.

[5] 李翔, 方斌, 叶国军, 等. 武汉市2012-2015年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监测病例病毒检测结果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8, 22(8): 833-836.

[6] Xu W, Guo L, Dong X, et al. Detection of Viruses and mycoplasma pneunonie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respiratoy infection in North China, 2015-2016[J]. Jpn Infect Dis, 2018, 71(2): 134-139

[7] Liu P, Xu M, He L, et al. Epidemiology of respiratory pathogens in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Shanghai, China, from 2013to 2015[J]. Jpn Infect Dis, 2018, 71(1): 39-44

[8] 冯文哲, 王俊卿, 任少伟. 包头地区913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6, 17(11): 866-868.

[9] 黄正洪, 曹研. 呼吸道混合感染病因分析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8): 1012-1013.

[10] 艾洪武, 孙红, 陈莎, 等. 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5): 1075-1077.

作者简介:李臻楷(1986-),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硕士在读,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呼吸循环系统疾病;

*通信作者:姚丽萍(1968-),女,内蒙古包头市人,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呼吸循环系统疾病。E-mail:yaoliping@sina.cn。

猜你喜欢
发热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应用红外检测技术查找35kV系统接地故障
红外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回转窑托轮轴瓦发热原因及相应防范措施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