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致辞:毕业生的“最后一课”

2021-09-22 20:19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26期
关键词:最后一课张无忌光明日报

毕业季,临别高校的盛典上,“压轴大戏”莫过于师长致辞。这堂毕业生的“最后一课”上,总有风趣赢得满堂彩,总有叮咛戳中心窝。有人说,“最后一课”里蕴含的大学品格,是社会稀缺的理想主义公开课。

日前,河南大学毕业致辞“燃爆”全场,一句“纯真辟油腻,善良能辟邪”火速出圈登上热搜。激情澎湃的演讲者,是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程民生。

如果说,他的发言有什么成功秘诀,那就是足够真实、接地气。比如,在谈到“躺平”现象时,程民生教授没有板起脸来说教,而是一句话说到年轻人的心坎里——“当然也很累,累了可以躺平歇会儿,可不敢一直躺平啊!躺得了初一,躺不到十五!”

说者用风趣幽默的话语,传递了为人师者对学生命运的关心;用善良担当的寄望,提醒学子矢志不忘家国情怀。不少毕业生表示:这是接地气又激情满怀的毕业赠言,很能引发共鸣,鼓励着毕业生准确地面对将来要走的路。(资料来源:《新京报》《光明日报》等)

同类素材

1.“去吧,成为张无忌”

同样引发热议的,还有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院长刘复生的那句“去吧,成为张无忌!”

提及为何在金庸众多英雄中选择了张无忌,刘复生院长认为:“张无忌不是一个高调的理想主义者,他更贴近于常人。”正因为张无忌还有着各种各样的缺点,每个人才能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之所以让你们做张无忌,不是因为他工于社会学的梯云纵,而是因为他有平常心。”在致辞中,刘院长这样写道,“成为张无忌,首先要仁。仁,就是推己及人,能与人通感共情,但成为张无忌,重要的却不在其仁,而在其力量。”“做个有力量的仁者。此前我一直在教你善良,此刻我要教你去拥有力量。”

2.“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6月18日,在2021年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程永波以“怒放吧,NUFERS”为题,与3529名本科生和791名研究生对话,引发同学们的共鸣。

每年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程校长的致辞都会因为风趣幽默、金句频出而火出圈。今年,程永波校长和毕业生们分享了三句话:“我辈立于世,爱国是大事”“成功不容易,理想不可弃”“人生千万条,奋斗第一条”。程校长说,如果说这个时代还有“铁饭碗”,能存续真正的不可替代性,那我想只能是奋斗,“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观点锐评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何谓大学精神,何谓大学学人?南京大学杜骏飞教授描述过典范大学人的特征:峻切的追问,执着的思考,耿介的性格,自由的灵魂。“最好的大学都不会自比‘象牙塔,而只会自认为是人类文明的心脏。”程老师的致辞,“辟”掉了油腻与俗套,也让整个社会更好地感受到了真正的大学精神。

知识分子“天地人心”的社会责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包括程老师在内,高校学人理应向学生播撒理想主义的种子。当下,大学的使命和知识人的担当,仍是一种珍贵的精神资源,值得教育工作者勉力培养。(白毅鹏,《中国青年报》)

2.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打破了以往师长们的致辞难出校门的障碍,哪些致辞能够“出圈”,也不再取决于演讲者是否来自名校,只要语言鲜活,情感真挚,价值观坚定,都能够得到毕业生与广大年轻网友的喜愛与支持。受此影响,每年毕业季典礼的致辞环节,也成为各高校师长们的一次“竞技”舞台。

所谓“竞技”,比拼的不仅是演讲者对网络流行词汇运用得有多巧妙,也不仅是对学生的生活与精神了解得有多深,更多展示的是演讲者的目光能否穿透学子们毕业之后的迷茫与彷徨,给他们提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的建议,以及用一种强大的价值观,照亮学子走向社会、步入前程的第一段路,再推他们一把,再给他们加一次油。(韩浩月,《光明日报》)

适用主题:大学精神;社会责任;理想主义的种子;使命与担当;最后一课;家国情怀……

片段速用:来自高校的毕业致辞,不但温暖了毕业生,也给活跃在社交媒体上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次审视自身、左右对照、自我激励的机会。之所以这些毕业致辞能够刷屏,在于内容不仅对毕业生有用,也能够引起广大网友共鸣。被理解是共鸣产生的前提,被激励是接受一种观念的前提,走出校园大门的毕业致辞,拨动了当下年轻人的心灵琴弦,同时具有安慰人心与振奋精神的作用,这样的表达,还可以传播得更广一些、更久一点。(韩浩月,《光明日报》)

(编辑:关晓星)

猜你喜欢
最后一课张无忌光明日报
所学都忘掉
殷离的哲学
殷离的哲学
再教《最后一课》
《光明日报》法律顾问黄晓:什么时代都是内容为王
《光明日报》融媒建设实践分析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