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2021-09-23 08:06刘伟刘晓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尿潴留心脑血管贫血

刘伟 刘晓明

(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乳腺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运动功能,增加了患者跌倒风险〔1〕。相关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人群,乳腺癌术后患者跌倒风险更高〔2〕。因老年患者多伴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故发生跌倒后极易骨折,不仅增加患者住院期间痛苦,还将延长治疗时间,影响乳腺癌术后各项综合治疗的顺利展开,增加住院费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医疗纠纷发生风险〔3〕。此外,因老年人群常伴多种基础疾病,因手术引流、禁食等操作,加之术后营养失调、体液不足等,跌倒后更容易合并其他并发症,影响原发病的治疗〔4〕。因此,对于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跌倒应引起重视。目前,关于术后跌倒原因相关研究较多,但尚缺乏针对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群体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调查分析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工人医院60例完成全乳切除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患者与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61~83岁,平均(71.95±2.82)岁;体重指数18.21~25.53 kg/m2,平均(21.93±0.42)kg/m2。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3版)》〔5〕中乳腺癌诊断标准,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癌;②病情稳定、无转移;③完成全乳切除术治疗;④完成放化疗全部疗程。排除标准:①合并骨关节炎;②既往下肢骨折史;③合并眼科疾病对视力有所影响;④合并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方法 基线资料调查方法: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仔细询问、调查并记录患者的相关资料,内容包括:(1)年龄;(2)体重指数;(3)病程;(4)肿瘤直径;(5)病变位置;(6)手术时间;(7)术中出血量;(8)术后尿潴留:B超检查显示膀胱内充满尿液;(9)合并贫血:血常规检查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值;(1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11)平衡功能:使用Berg平衡量表(BBS)〔6〕评估,包括坐下、站起等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完成程度评为0~4分,总分0~56分,评分越高表示平衡功能越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t检验、χ2及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基线资料比较 经1年随访统计,60例完成全乳切除术的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后17例(28.33%)发生跌倒纳入跌倒组,其他未发生者纳入对照组。跌倒组术后尿潴留、合并贫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占比大于对照组,平衡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单因素分析 将经基线资料分析得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进行变量说明,其中术后尿潴留:1=是,0=否;合并贫血:1=是,0=否;合并心脏血管疾病:1=是,0=否。将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术后尿潴留、合并贫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平衡功能差均可能是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OR>0,P<0.05)。见表2。

表2 单因素分析结果

2.3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基线资料中全部资料纳入作为协变量,将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体重指数等带来的影响后,年龄、体重指数、病程、肿瘤直径、病变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无关(P>0.05);术后尿潴留、合并贫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平衡功能差均是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OR>0,P<0.05)。见表3。

表3 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 论

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相对更高,且老龄化与跌倒病死率具有紧密联系。对于患有疾病的老年人群而言,跌倒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增加并发症合并风险,还会增加骨折风险,增加治疗难度,甚至危及生命〔7〕。老年手术患者因手术引流、禁食等相关操作,发生跌倒的风险处于较高水平〔8〕。因此,应对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跌倒引起重视。

相关研究报道,乳腺癌术后患者跌倒风险远高于其他同龄女性〔9〕。本研究结果说明乳腺癌患者术后跌倒发生率较高,应进一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指导预防干预,以降低术后跌倒发生风险。本研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尿潴留、合并贫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平衡功能差均是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跌倒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为:术后尿潴留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会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造成患者出现尿痛、尿急、尿频等排尿困难〔10〕。而尿急、尿频等属于膀胱刺激征,会增加患者如厕频率,延长患者如厕时间,造成跌倒风险的升高〔11〕。一方面,由于膀胱高度膨胀后突然排空会骤然减小腹部压力,造成脑供血不足,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跌倒;另一方面,厕所地面湿滑,也会增加滑倒风险〔12〕。因此,应对合并术后尿潴留患者引起重视,注意提醒老年乳腺癌患者如厕时厕所地滑、起身不要太快等。贫血是癌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可能也与跌倒有一定联系。乳腺癌患者贫血发生率较高,尤其是老年患者。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造成血液携带氧气功能不足,会引起肌肉无力,造成步态不稳,甚至导致跌倒和晕厥〔13〕。同时,血液携带氧气的功能降低会造成各器官供氧不足,当大脑缺少氧气供应,会引起头痛、头晕等症状,容易在改变体位时导致跌倒〔14〕。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相对血压调节功能更差,在改变体位,如仰卧位变直立时,容易发生低血压,继而造成跌倒发生〔15〕。加上老年人群血管扩张性有限,合并心脑血管疾病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与血管硬化度,造成心脏功能低下,引起头晕、胸闷等症状,导致跌倒〔16〕。而且老年人服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后容易出现大脑供血、供养不足和心输出量不足的情况,增加头晕、心悸等症状发生,继而导致跌倒发生。因此,针对老年患者伴有衰退病变应通过医学手段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引导老年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减少跌倒发生。老年人群平衡能力和跌倒的风险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表明,通过评估平衡能力能预测中老年人群的跌倒风险〔17〕。老年患者在术后下床活动时因关节僵硬、屈膝困难等因素,加上平衡能力较差,容易发生跌倒。此外,老年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或大脑一过性缺血,造成头晕,若平衡功能较差会增加站立不稳而跌倒的风险〔18〕。因此,应及时评估老年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后平衡功能,对平衡功能较差的患者应引起重视,嘱咐患者不要突然改变体位,避免因平衡不佳导致的跌倒发生。

综上,老年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患者有较高的跌倒发生风险,可能与患者术后尿潴留、合并贫血、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平衡功能差等风险因素有关,临床可针对性给予尿潴留预防、贫血纠正、心血管疾病治疗、平衡能力评估等干预,以减少术后跌倒的发生。

猜你喜欢
尿潴留心脑血管贫血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中医怎么防治贫血
春困需防贫血因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