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在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21-09-24 01:07徐珂
艺术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校园景观植物配置银杏

摘要:银杏作为重要的园林树种,栽培范围广。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为例,分析银杏在校园景观中的种植特点、不足与建议,展现其在不同功能区的不同配置方式,与其他植物相互映衬,体现季节变化,丰富空间层次,为其他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应用银杏提供参考。

关键词:银杏;校园景观;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5-00-03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乔木,孑遗植物,一属一种,为我国特产。银杏高达40m,胸径4m;树皮灰白色,纵裂;大枝斜展;老树树冠呈广卵形或球形,青壮年树冠呈圆锥形。长枝上的叶顶端常2裂;短枝上的叶顶端常不裂;叶扇形。花期3~5月;种熟期8~10月。银杏树姿优美,冠大荫浓,秋叶金黄,而且叶形奇特,是优良的庭荫树、园景树和行道树,栽培范围极广,适应性极强。

1 银杏在校园景观中的实际应用

银杏适合种植在公园草坪、广场等开阔的环境中,大多为孤植或群植。叶片呈扇形,秋季变黄,若与枫香、槭树、乌桕等秋季树叶会变红的树种混植,观赏效果更好。作行道树时,宜植于宽阔的街道[1]。

1.1 校门区

校门是体现学校面貌、突出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2],校门与植物的组合构成学生对校园的第一印象。通常来说,大学校门区的植物常利用列植、对称式种植,以体现出高等学府的庄严、肃穆。植物一般选择高大乔木,树形挺拔,具有向上的动势,表明学校氛围是积极而富有活力的。

最靠近校门的是草坪与低矮的小叶黄杨,无高大树木遮挡,突出视线尽头雄伟的教学主楼。草坪北部由南北向的中心广场与两条主干道组成,靠近中轴线的两旁为低矮的鸡爪槭与红叶石楠,两侧道路是列植的银杏与香樟,即乔木、灌木按照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呈单行或多行的、保持株行距相等的种植,形成一种对称美[3],在横截面上形成高、矮、高的分布,体现银杏的高大挺拔。落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间植,避免了冬季落叶后的单调荒凉。银杏树形从幼年到老年期呈尖塔形、圆锥形、圆球形的变化,林下为草坪地被,偶植有木绣球,多呈圆球形,颜色由绿转白,具有强烈的花感。色彩丰富,有白花、黄叶、红叶,给人以简洁明快的视觉感受。

1.2 休闲游览区

大学生在学校中除了教室、食堂、宿舍的固定路线外,在空闲生活中,校园的各种游园对学生也有重要的意义。休闲游览区承担着通行、休憩和社交等重要功能,因此此处乔木高大挺拔,分叉高,增加林下空间[4],场地多以草坪为主,边缘间植有中小灌木或乔木,起到分隔视线的作用。

淮安校区的食堂与三、四栋学生宿舍和活动中心之间有一块绿地,这块绿地使用了群植的方法,即配植数量较多的乔灌木,将银杏疏密有致地植于草坪之上,模拟银杏的自然树群景观,其间间植有马褂木、雪松、石楠、广玉兰等乔木,海桐等灌木(见图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错落有致地配置,白花、黄叶、红果,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园林景象,丰富了草坪的季节景色,乔木与灌木增添了空间层次。其中两条道路将绿地分为三个部分,绿地内置有长椅供学生休息,缓解学习压力,有效地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5]。同时活动中心设有增高的平台,站在平台上即可俯视休闲区,放松之余还可欣赏正片绿地[6]。

1.3 宿舍生活区

宿舍生活区包含学生宿舍及附近的活动区域,植物配置大多为了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休憩环境,进而尽可能地改善小气候,打造一个清新的生活环境。

淮安校区三栋宿舍楼南部有一个广场,以整圆与半圆为构建元素[7],连接宿舍与篮球场。其中花坛中孤植银杏,作为景观中心视点,引导视线,树形优美挺拔,枝叶优雅,叶形奇特,突出银杏的庄重。秋季,金黄的银杏叶色彩绚丽,给人热烈欢快的感觉,展现秋天特有的温暖,与秋季高远湛蓝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见图2)。花坛周围用半圆廊架做座椅供学生休息,顶棚被紫藤缠绕,四周种有一些低矮的灌木,如金叶女贞、月季,进一步丰富广场色彩[8],凸显季节变化。乌桕、悬铃木作为背景树,树形高大,树冠开展,使空间更富层次。银杏对大气污染有一定的抗性,在改善宿舍附近环境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1.4 校园道路区

校園道路四通八达,根据使用人数的多少与出行方式的差异,可分为主干道、次干道与小径。主干道种有行道树,起到遮阴的作用,次干道与小径因为宽度偏小,游人多步行,两侧植物多用于美化装饰。行道树有落叶树种、常绿树种,大部分为乔木,以列植为主,给人整齐端庄之感,富有节奏与韵律[9],有时树下配植灌木,丰富竖向空间。

淮安校区最外圈主干道的西部、北部多以银杏作为行道树,树形呈圆锥状,秋季叶色变化,金黄绚丽,硕果累累,树下种有大花六道木,丰富竖向空间的植物种类,花朵是粉红色,5~11月持续开花,与银杏一起形成一条亮丽的风景带[10],丰富道路色彩。

1.5 教学办公区

淮安校区教学区分为两个部分,西部为实验楼、图书馆,北部为教学主楼,是学校的主体建筑,此地游园大多提供给学生、教职工在课堂前后短暂休憩使用,应营造一种安静、舒适的氛围,尽可能体现植物的丰富性,又不影响教室的采光通风。

教学主楼A两侧各有两块小型绿地,其以高大乔木为主,银杏、石楠、木樨、香樟皆有种植,突出中轴对称之感,衬托主体建筑的雄伟。银杏呈圆锥状,石楠、木樨、香樟呈圆球形,树形变化丰富;常绿树种、落叶树种间植,季节表现丰富[11],其中银杏与香樟在春季绿红交错,秋季黄绿错落,富有变化,更有桂花散发清香,色香俱全。同时林下形成树荫,并配有长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憩场所。

2 银杏在校园景观中的表现特点

银杏在年平均气温10℃~18℃,年雨量600~1500mm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最好。它是阳性树,对土壤要求不高,较耐旱,不耐积水。淮安属于江淮平原,受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全年降雨量在900mm以上,符合银杏的生长要求。在校园中,银杏一般位于南部,光照不被建筑物遮挡,同时也远离了池塘,根部不易受损[12]。

2.1 配置形式多样

植物种植需要在统一中寻求变化。淮安校区银杏的配置采用了列植、群植与孤植的手法,点线面结合,孤植的银杏为点,列植的为线,群植的为面。宿舍生活区的银杏即采用了孤植的手法[13],将学生视线聚焦于中心的高大银杏上,同时孤植的银杏树形挺拔优美,枝叶舒展,长势繁茂,与周围景物配合,形成一个有序统一的整体。道路两旁的银杏为列植,作为行道树,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富有对称美,形成统一感,同时一些木绣球、鸡爪槭散植于附近草坪上[14],统一的节奏中隐含变化,令人耳目一新。休闲区的草坪上使用了群植,因地制宜,模仿自然界,体现了银杏的群体美,整个银杏树群疏密自然,因生长年份不同,各树高高低低,富有变化,自然灵活,体现了宁静、深邃的气氛。边缘适当种植了灌木与其他乔木,既是分隔区域,又增添野趣。

2.2 季节色彩丰富

银杏树皮为灰白色,具有较深的皱纹,是秋色叶树种,秋季叶色金黄璀璨[15],持续时间长,同时其叶呈扇形,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为避免一片区域中只有一种树而略显单调,银杏附近还种有大花六道木、香樟、紫藤、乌桕、月季、金叶女贞、石楠、广玉兰、鸡爪槭、木芙蓉等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通过植物配置使校园景色一年四季都富于变化[16],间植又不至于使整体景观效果太过杂乱无章,保证了观赏体验。银杏叶片在春夏期间为翠绿色,纸质,轻薄,与金叶女贞革质的黄绿色叶片形成对比,体现周围环境的安静、清新、舒适;与乌桕的红叶相互映衬,在秋季形成黄红搭配,更显色彩斑斓。

2.3 文化含义深厚

银杏在宋朝就逐渐与儒家的杏坛产生联系,到民国时,已有人明确表示孔庙的“杏坛”之杏即为银杏的杏,赋予了银杏教书育人的文化含义,将银杏与儒家文化相结合。随着历代文人雅士的歌颂赞赏,更有明代王叔英为表对建文帝的忠心,自缢于银杏树下,银杏成为忠孝节义的象征。同时,银杏广泛的分布范围、高大挺拔的树干、黄叶舞秋风的意境,均表现其强大的适应能力与顽强的生命力,体现了生命的自强不息,这都是银杏蕴含的文化内涵,在大学校园里栽种银杏,正是体现了银杏的高洁品质与对学生的美好期望[17]。

3 银杏在校园景观配置中的不足

3.1 植株选择

银杏为雌雄异株,雌株在授粉后会结出白果,白果成熟全部落到地上的时节恰逢学生开学。随着不可避免的踩踏与果实自然的腐烂,白果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对从此经过的学生和区域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由于踩踏会使果实汁液黏在道路铺装上,吸引苍蝇蚊子前来聚集,也使地上留下突兀的痕迹,特别是休闲区与宿舍生活区,影响学校的卫生状况,对学生生活造成不便[18]。

3.2 植物种类

在休闲游览区,银杏占据大部分面积;相比之下,宿舍生活区的植物却有悬铃木、乌桕、月季等十几种,如此对比,休闲游览区的植物种类过少,配置过于单调,虽然考虑到了季节性植物的变化,但乔木只有银杏、石楠、广玉兰,其他的色叶树种几乎没有,季节变化不明显。在校园道路的配置上,由于幼年时期的银杏树形多为尖塔形,缺少树冠开展,无法形成树荫蔽区域,导致夏季道路烈日炎炎,学生鲜少停留[19]。

3.3 绿化效果

作为一所林业大学,其自身校园景观的配置却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有些区域植被配置丰富,能吸引学生停留、休憩,有些游园植物种类过于单一,导致景观的利用率低[20]。在后期管理方面,校园中有的银杏树养护状况不尽如人意,一些银杏树出现了上端枯死的状况,同时,大多数银杏分叉不均衡,树叶生长稀疏,在美感方面大打折扣。在三栋宿舍附近,因为晒衣场的开口朝向问题,学生晾衣本应穿过南部的小游园,但由于植物配置与道路铺设的不合理,学生大多贴着宿舍楼踩踏草坪而过,严重地破坏了地面植被与相邻的低矮灌木。

4 对于银杏在校园景观中的配置建议

4.1 植株选择方面

银杏虽为单科单属植物,但在现代技艺的培育之下,已有了许多园林品种[21],大体上可分为核用型、叶用型、观赏型、雄株型与材用型,对于校园绿地景观来说,选择落于雄株型與观赏型之间。雄株型可运用于临近道路、广场等硬质铺装的区域,结果后掉落导致的踩踏、腐烂、污渍等卫生问题不再出现,使学校后续清理维持工作更加轻松,也使学生更愿意到小游园中停留休憩;对于观赏型来说,由于叶形与树形的不同,又可分为金叶银杏、裂叶银杏、斑叶银杏、塔形银杏、垂枝银杏,银杏树叶普遍面积不大,距离太远给观赏添加了困难,所以应该稍靠近观赏者,而树形为整体,目标大,易观赏,可以植于草坪绿地等内部[22]。

4.2 植物种类方面

校园造景需要重视植物种类的多样化,避免造景过于单调、呆板,要使景观富于变化,比如可增加色叶树种、开花树种等。同时,造景需要乔灌草相互结合,增加竖向空间的植物丰富度,廊架边可以种植攀缘植物以增加绿化面积,同时起到乘凉的作用,群植的银杏下也可以种植观花地被,如二月兰、鸢尾,形成从下到上的银杏配置体系,根据地被植物的耐阴程度调节银杏种植的疏密程度。考虑到所处场地功能的不同,选择的树种也需要有所区别[23],比如道路两旁可以选择树冠开展、枝叶茂密的树种,减少学生行走时受阳光直射的面积,休息区与生活区可以选择能吸收噪音、抗污染、抗风的树种[24],为学生打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4.3 绿化效果方面

绿化工作包括修减、施肥、除草、抹芽、病虫害防治、抗旱抗涝等等。园林植物的生长大部分取决于自然因素,但仍然需要人工干预以达到需要的标准。在植物不同的生长状态下,需要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制定不同的措施以保证它们的存活状态以及形态情况[25]。面对校园银杏的植株状态,需要工作人员对它们进行合适的改进,根据本地土壤与气候进行合理考量,维持校园环境的美观[26]。学校植物造景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行走与停留习惯,面对草坪踩踏的情况,应由负责人员考虑是否应该重新铺设道路,及时解决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

5 结语

银杏是最常见的色叶树种之一,可作庭荫树、园景树与行道树,可孤植、群植、列植,有很大的应用范围。校园绿地景观设计中运用银杏,应考虑到方方面面,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管理到位,使银杏在校园绿地景观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井洁,汪凡琦,祝遵崚.城市街道柔性空间景观提升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6):50-51.

[2] 祝遵凌.青铜文化在城市雕塑景观中应用研究——以安徽铜陵城市雕塑景观为例[J].设计,2019,32(15):152-154.

[3] 黄淇麟,祝遵凌.文化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设计,2019(04):54-55.

[4] 祝孔熙,圣倩倩.舟山新木姜子幼苗在室内外生长节律的对比分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8,37(05):69-72.

[5] 圣倩倩.风景园林植物学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艺术科技,2020,33(23):15-16.

[6] 史欣冉,祝遵凌.南北山水画地域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2):54-55.

[7] 刘聪,祝遵崚,马朋.古典园林的空间思维意识——大观园景象构成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78-79.

[8] 刘映遥,祝遵崚.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色彩个性化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60-61.

[9] 丁聪,唐睿,祝遵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长江路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92-93.

[10] 圣倩倩,祝遵凌.南京市7种适生彩叶植物抗NO2能力研究及其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38(8):81-88.

[11] 李丰旭,祝遵凌.纪念性景观空间与场所精神研究[J].大众文艺,2019(23):93-94.

[12] 圣倩倩,徐晶圆,宋敏,等. NO2胁迫下38种园林植物的形态伤害指数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0,40(12):151-158.

[13] 李金颐,王小柠,祝遵凌.从止园看常州园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大众文艺,2019(23):265-266.

[14] 刘明珠,祝遵凌,孔德金.枯山水在南京牛首山景觀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14):58-59.

[15] 张丹,圣倩倩.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运用——以泰州梅兰芳公园为例[J].设计,2018(22):96-97.

[16] 李丰旭,祝遵崚.“嬗变”——古典园林意境影响下现代景观的继承与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66-67,70.

[17] 李丰旭,祝遵凌.社会学视角下的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绘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22-23.

[18] 王奕,祝遵凌,朱仙美.地域振兴:从浦口火车站到筑波科学城[J].艺海,2020(4):156-157.

[19] 李丰旭,祝遵凌,苏燕萍.多龄互动——基于亲子乐园的游憩空间设计[J].大众文艺,2019(14):81-82.

[20] 陈晨,祝遵凌.自然元素在城市建筑艺术中的应用——以南京桦墅为例[J].设计,2018(09):141-143.

[21] 陈晨,祝遵凌.声景在中国传统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3):91-92,95.

[22] 何融,祝遵凌.浅析生产性景观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23):69-70.

[23] 圣倩倩,戴安琪,宋敏,等. NO2胁迫下两种鹅耳枥的光合生理特性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2):10-16.

[24] 圣倩倩,高顺,顾舒文,等. 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西部林业科学,2021,50(3):171-176.

[25] 圣倩倩,何文研,刘宇阳,等.植物生理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6):8-15.

[26] 钟巧红,祝遵崚.南京瞻园植物配置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76-77.

作者简介:徐珂(200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校园景观植物配置银杏
银杏
论银杏的栽植
大学校园景观改造设计与研究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城市园艺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探讨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论述适用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的重要性
九江市新湖·庐山国际居住小区植物配置调查分析
现代校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