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类优秀教材奖获奖教材的特征分析与发展慎思

2021-10-01 02:53李巨银闫伟林敏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教材建设职业教育

李巨银 闫伟 林敏

摘 要 国家教材建设奖作为全国教育领域级别最高的奖励,等同于国家教学成果奖,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着我国教材建设工作的最高水平,获奖教材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三类。对首届全国职业教育类优秀教材奖从获奖区域分布、编写单位分布、完成单位合作情况、优秀奖教材对应的专业大类分布和相似或相同教材编写等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特征分析,建议从健全保障体系、强化系统设计、完善质量监测评价等方面入手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促进多元化主体参与、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增强教材的职业教育适应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国家优秀教材奖;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与改革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关键要素,也是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20条”)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中关于“三教”改革相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开发岗位需求的国家优秀“教材”对赋能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意义深远。2020年教育部发布《国家教材委员会关于开展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的通知》(國教材[2020]4号),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申报,经初评推荐和国家评审等程序,共评选出首届国家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优秀教材400种,其中高职238种、中职76种、继续教育70种、军事16种。本文以适用范围是高职和中职的314种国家优秀教材基本数据为研究基础,分析获奖教材的特征,进而提出职业教育类教材建设的思考。

一、获奖教材的分布情况

(一)区域分布情况

1.获奖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将中国大陆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的划分办法,对取得职业教育类教材奖的第一单位所属区域进行统计。统计数据显示:从获奖数看,314项全国职业教育类优秀教材奖中,东部地区180项,占获奖总数57.3%;中部地区60项,占获奖总数19.1%;东北地区26项,占获奖总数8.3%;西部地区48项,占获奖总数15.3%。从获奖等级看,2项特等奖均在东部地区;63项一等奖中,东部地区获得43项、中部地区获得10项、东北地区获得3项、西部地区获得7项;135项二等奖中,东部地区135项、中部地区50项、东北地区23项、西部地区41项。见表1。

2.获奖单位省域(自治区、直辖市)分布情况

从获奖数看,排名前五的是:江苏(45)、浙江(28)、山东(27)、北京(23)、广东(23)。从获奖等级看,特等奖分布在江苏(1)、广东(1);获一等奖排名前五的是:江苏(15)、浙江(10)、山东(6)、北京(5)、河南(4);获二等奖排名前五的是:江苏(29)、山东(21)、广东(19)、北京(18)、浙江(18),见图1。从分区域高职类教材获奖总数看,排位依次为:江苏(37)、浙江(23)、山东(21)、北京(17)、广东(16),其中2项特等奖均为高职类教材;从高职类教材获一等奖数量的区域分布来看,排位依次为:江苏(12)、浙江(8)、山东(4)、河南(4)、北京(3),见图2。江苏、浙江、北京、山东、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获奖总数、获奖等级均位居全国前列。

(二)编写单位情况

1.第一主编单位属性情况

优秀奖的教材第一编写单位主要有六种性质,分别为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含职教中心、职业高中)、本科院校、科研机构、行政部门、出版社。从各类编写单位的获奖情况看,高职院校获奖22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4项、二等奖178项(含中职教材6项),占获奖总数71.3%;中职学校获奖57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47项,占获奖总数18.2%;本科院校获奖24项,其中一等奖6项(含中职2项)、二等奖18项(含中职2项);科研机构、行政部门、出版社编写的获奖教材均为中职教材,分别为5、2、2项。从“双高计划”高职院校编写获奖看,共获奖197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4项、二等奖197项,见图3。数据表明,高职院校是编写高职教材的主力军,并主要由“双高计划”院校编写,“双高计划”院校编写获奖教材占高职院校编写获奖教材总数的88%。

2.获奖教材完成单位合作情况

全国职业教育类优秀教材奖中,独立完成的获奖数140项、两个单位协作完成的获奖数72项、三个单位联合完成的获奖数44项、四个单位联合完成的获奖数28项、五个单位联合完成的获奖数17项、六个及以上单位联合完成的获奖数13项。具体获奖总数和获奖等级见图4。数据表明,独立完成和两个单位协作完成的教材获奖率更高。

根据编写单位的性质进行划分,分为同一性质单位完成和不同性质单位完成两种类型,获奖数分别为25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8项、二等奖205项)、59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44项)。从同一性质单位完成的获奖看,高职院校(含单独和合作完成)编写的获奖数160项,占同一性质单位完成获奖总数的62.75%;中职学校(含单独和合作完成)编写的获奖数40项,占同一性质单位完成获奖总数的15.69%;跨学历层次合作编写的获奖数42项,占同一性质单位完成获奖总数的16.47%。从不同性质单位完成的获奖看,“学校+企业”和“学校+科研机构(含测评中心、研究院所、协会、行专委等)”是主要形式,获奖数分别为35项、18项,占不同性质单位完成获奖数的59.32%、30.51%,见表2。

(三)对应的专业大类分布情况

根据获奖教材名称,对获得全国职业教育类优秀奖的教材按照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所对应的专业大类进行归类统计,见图5。统计数据显示,教材获奖数按专业大类划分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装备制造(67)、电子与信息(43)、财经商贸(40)、教育与体育(39)、医药卫生(35);教材获奖等级按专业大类来分布表现为:特等奖产生于装备制造(1)、电子与信息(1)两个专业大类,获一等奖数量排名前五的专业大类分别为:装备制造(13)、财经商贸(10)、电子与信息(9)、教育与体育(399)、医药卫生(9),资源环境与安全、轻工纺织、生物与化工、交通运输等大类无一等奖教材;获二等奖数量排名前五的专业大类分别为:装备制造(53)、电子与信息(33)、财经商贸(30)、教育与体育(30)、医药卫生(26),能源动力与材料、水利两个专业大类无获奖教材。

猜你喜欢
教材建设职业教育
教材建设对高职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的促进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