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蒌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的疗效观察

2021-10-08 02:03黄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承气汤证候针刺

黄霞

(河南省原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 原阳 453500)

急性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影响下脑组织缺血缺氧、灌注异常等引发的脑组织损害,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致残率[1]。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是急性脑梗死常见的临床表现,若不及时干预,将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2]。目前,西医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抗凝、溶栓等特异性治疗,以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恢复再灌注,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但上述治疗对时间要求较高,临床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中医学将急性脑梗死归结为“中风”范畴,痰热腑实证是该病常见证型,在急性期治疗中主张“急则治其标”,结合“痰瘀互患、痰瘀同源”的原则,采用星蒌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3]。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星蒌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8 年6 月~2020 年8月治疗的84 例急性脑梗死痰热腑实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2 例)及对照组(42 例)。研究组女17 例,男25 例;年龄47~75 岁,平均(62.40±3.59)岁;发病时间2~48 h,平均(25.06±2.86)h。对照组女18 例,男24 例;年龄47~76 岁,平均(62.59±3.41) 岁;发病时间2~49 h,平均(25.14±2.97)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西医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4]中疾病诊断标准,急性起病;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超过2 h;影像学检查可见脑梗死病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中医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痰热腑实证诊断标准:痰多黏腻,脘腹胀满,大便干结,神志障碍,口干舌燥,小便赤黄,口苦口臭,头昏头痛,渴不欲饮,食欲不振;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脏疾病或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异常;造血系统异常;免疫缺陷性疾病;无法完成本研究。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19990258),1 片/ 次,1 次/d 阿司匹林肠溶片(注册证号H20130339),1 片/ 次,1 次/d;另经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1568),250 ml/ 次,1 次/d。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星蒌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1) 星蒌承气汤组方:芒硝(冲服)、胆南星、羌活各6 g,生大黄(后下)10 g,全瓜蒌30 g。水煎取汁200 ml 分两次服用,2 次/d,1剂/d。若患者神志昏迷或伴有吞咽障碍,则可采用鼻饲疗法。(2)针刺疗法:取百会穴、水沟穴、太阳穴、风府穴、风池穴、委中穴、承山穴、血海穴、阴陵泉、环跳穴、阴陵泉、太冲穴、肩贞穴、肩髎穴、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内关穴。采用平补平泻法,依次刺入穴内,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1.5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下降≥90%为临床控制;各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NIHSS 评分下降45%~89%为显效;各症状及体征好转,NIHSS 评分下降18%~44%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2)中医证候积分:于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对患者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0、2、4、6 分评分法,症状越严重,评分越高。(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采用NIHSS 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满分42 分,缺损越严重,评分越高。(4)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ADL)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 d 后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满分100 分,日常生活能力与总评分呈正相关。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s)

组别 n研究组对照组42 42 18.667 12.050 0.000 0.000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3.82±3.61 13.79±3.58 0.038 0.970 3.20±0.75 6.94±0.87 21.101 0.000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及ADL 评分比较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NIHSS 评分较低,ADL 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及ADL 评分比较(分,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及ADL 评分比较(分, ±s)

ADL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常规组组别 n NIHSS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42 42 tP 29.16±4.20 29.20±4.53 0.042 0.967 12.81±4.19 18.76±4.22 6.484 0.000 36.52±5.75 37.01±5.20 0.410 0.683 70.39±8.85 63.54±7.96 3.730 0.000

3 讨论

现代医学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以预防脑组织坏死、恢复脑部供给、改善缺血缺氧状态为原则。阿托伐他汀钙为他汀类药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改善血脂代谢紊乱,缓解病情;阿司匹林可避免血小板黏附、聚集、活化,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两者联用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在多种调节机制下避免急性脑梗死的复发,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6]。甘露醇为脱水剂,在脑梗死治疗中应用广泛,可控制脑水肿、减低颅内压,但长时间应用易出现高渗脱水,或诱发水、电解质紊乱,影响预后恢复。

中医学认为,中风的发生以气血内虚为基础,受到饮食不节、劳倦内伤等因素影响,导致脏腑阴阳失调、脑脉痹阻。痰热腑实证是该病常见证型,痰热内阻,上则侵扰脑窍,清阳不升,经络阻滞,下则腑气不通。此外,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在治疗中无缓治之法,仅可速去其病即安[7]。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中医证候积分、NIHSS 评分均较低,ADL 评分较高,表明采用星蒌承气汤联合针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星蒌承气汤组方中芒硝、生大黄清热解毒、泻下攻积、软坚散结;胆南星熄风定惊;羌活解表散寒;全瓜蒌润肺化痰、润肠通便、清热散结[8~9]。全方配伍,具有活血祛瘀、通腑泻下、化痰清热之效。另取头部、下肢、上肢等穴位行针刺治疗,可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醒脑开窍之效,还可改善脑部微循环,修复受损的神经元,减轻脑组织损伤,利于脑功能恢复[10]。

综上所述,在痰热腑实证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星蒌承气汤联合针刺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承气汤证候针刺
四承气汤思辨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清明的雨
针刺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经方实验录》大承气汤医案浅析*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