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对Hp 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愈合质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2021-10-08 02:03梁兴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四联活菌双歧

梁兴玉

(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内科 原阳 453500)

消化性溃疡(PU)作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为诱发PU 的重要原因,根除Hp 已成为治疗PU 的重点所在。四联疗法为治疗PU 的常规方法,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保护胃肠黏膜,抑制胃酸[1~2]。但近年来随着Hp 耐药性的增强,四联疗法对Hp 根除率不断降低。微生态制剂在抗Hp 治疗中不断应用,为防治Hp 感染提供新思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作为微生态制剂,有利于对肠道菌群失调进行调节,抑制胃肠致病菌的繁殖,消除Hp[3]。鉴于此,本研究与四联疗法治疗进行比较,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联合四联疗法对Hp 感染PU 患者Hp 根除率、溃疡愈合质量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Hp感染PU 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 年3 月~2021 年3 月于河南省原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86 例Hp 感染PU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8 例;年龄25~76 岁,平均年龄(48.27±5.30)岁;溃疡直径1.5~5.0 cm,平均溃疡直径(3.08±0.31)cm;十二指肠溃疡20 例,胃溃疡23 例。对照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8.34±5.32)岁;溃疡直径2.0~5.0 cm,平均溃疡直径(3.11±0.29)cm;十二指肠溃疡17 例,胃溃疡26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经胃镜检查证实存在溃疡病变;14C 尿素呼气试验呈阳性;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意识清晰,精神状态良好。(2)排除标准:无法耐受研究相关药物治疗;合并急性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近1 个月内接受过抑酸剂、抗生素治疗;处于妊娠、哺乳期。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克拉霉素片(国药准字H20033935)0.5 g/ 次,2 次/d;阿莫西林胶囊(国药准字H37021926)1.0 g/ 次,2 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国药准字H20073981)20 mg/ 次,2次/d;胶体果胶铋胶囊(国药准字H20059949)150 mg/ 次,3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国药准字S20060010) 联合治疗,3片/ 次,3 次/d。两组连续治疗10 d。

1.4 评价指标(1)溃疡愈合质量[4]:治疗10 d 后两组复查胃镜,未见溃疡或仅留瘢痕为治愈;溃疡缩小≥50%为好转;溃疡缩小<50%为无效。溃疡愈合率依据好转及治愈病例计算。(2)Hp 根除率:治疗10 d 后进行14C 尿素呼气试验,结果为阴性则Hp 根除。(3)肠道菌群:治疗前、治疗10 d 后取两组新鲜粪便标本2 g,通过10 倍稀释法稀释,接种于培养基平板表面,对肠球菌等代表菌种进行分析。(4)不良反应:腹泻、恶心、食欲不振等。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以P<0.05 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溃疡愈合质量及Hp 根除情况对比观察组溃疡愈合率、Hp 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溃疡愈合质量及Hp 根除情况对比[例(%)]

2.2 两组肠道菌群对比两组治疗前肠道菌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肠球菌、肠杆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乳杆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肠道菌群对比(lgCFU/g, ±s)

表2 两组肠道菌群对比(lgCFU/g,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时间 组别 n 肠球菌 肠杆菌 乳杆菌 双歧杆菌治疗前 对照组观察组43 43 tP治疗后 对照组观察组43 43 tP 6.68±0.82 6.63±0.79 0.288 0.774 7.21±0.91*6.95±0.84 1.377 0.172 7.84±0.95 7.79±0.90 0.251 0.803 8.29±0.87*8.03±0.84 1.410 0.162 7.46±0.58 7.52±0.54 0.497 0.621 6.97±0.69*7.84±0.75*5.598 0.000 7.58±0.80 7.64±0.83 0.341 0.734 6.81±0.62*8.16±0.9*8.040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例(%)]

3 讨论

Hp 传染性较高,能够定植于胃黏膜组织表面,是诱发PU 的重要因素[5]。四联疗法(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奥美拉唑+ 胶体果胶铋) 是治疗PU 临床公认的重要方案,能够发挥杀菌作用。但近年来随着Hp 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增加,Hp 根除率往往低于80%,治疗效果欠佳,且经四联疗法治疗易诱发菌群失衡,出现消化道功能紊乱等症状[6]。

益生菌属于一种微生态制剂,对宿主机能具有调节作用,可促进消化道微生态平衡,有利于抑制、杀灭Hp[7]。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作为微生态制剂,由厌氧菌、需氧菌组成,能够补充机体肠道的正常菌群,具有生长繁殖快、抵抗能力较强且耐酸性强等优点,能够调节肠道酸碱度[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溃疡愈合率、Hp 根除率及治疗后乳杆菌、双歧杆菌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四联疗法基础上辅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Hp感染PU 有利于提高Hp 根除率,纠正肠道菌群紊乱现象,保护胃肠道黏膜,改善溃疡愈合质量,减少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可靠。肠道菌群对人体能量代谢及物质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四联疗法抗Hp 治疗会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将促使外源性细菌更容易定植[9]。双歧杆菌四联活菌与四联疗法联合使用能够改变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增加肠道中正常微生物数量,并将其活力提高,进而促使肠道菌群平衡恢复,对致病菌生长进行抑制,减少腹泻等不良反应[10]。虽然本研究中以四联疗法为对照,通过溃疡愈合质量、肠道菌群及Hp 根除等多方面探讨并证实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临床应用效果,但由于随访时间有限、样本量小,仍有待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四联疗法联合用于Hp 感染PU 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能够促进溃疡愈合,提高Hp 根除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Hp 感染PU 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四联活菌双歧
分析Hp阳性消化性溃疡应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安全性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提升了养殖 现代养殖离不开活菌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