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或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症

2021-10-08 02:03孟鑫鑫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氯氮氮平躁狂症

孟鑫鑫

(1 河南省平顶山市精神病医院 平顶山 467000;2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六人民医院 平顶山 467000)

躁狂症属于精神障碍病症,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特征,发作时间需持续1 周以上,一般呈发作性病程[1~2]。心境稳定剂为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可抑制神经过度兴奋,但在抗精神病、镇静等方面效果不理想。且鉴于大多数躁狂症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在应用心境稳定剂基础上积极联合其他类药物,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氯氮平、奥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虽具有良好应用效果,但易引发不良反应,明确其药效、毒副作用是指导临床科学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的关键。本研究选取躁狂症患者86例,对比奥氮平或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5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躁狂症患者86 例,随机分为奥氮平组与氯氮平组,每组43 例。奥氮平组男15 例,女28 例;年龄24~65 岁,平均年龄(37.85±5.43)岁;病程2~7年,平均病程(5.16±0.82)年;住院次数1~6 次,平均住院次数(3.89±1.02) 次;体质量指数17~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16±1.09)kg/m2。氯氮平组男16 例,女27 例;年龄25~65 岁,平均年龄(38.41±5.25)岁;病程1~8 年,平均病程(5.13±1.06)年;住院次数2~6 次,平均住院次数(4.01±0.97)次;体质量指数18~2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2.34±1.03)kg/m2。两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次数、体质量指数)均衡可比(P>0.05)。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1)经精神心理检查、血清皮质激素测定、症状表现确诊为躁狂症;(2)存在木僵、激越等症状;(3)未接受过系统心理治疗;(4)近1 个月内未应用过抗精神病等相关药物治疗;(5)资料完整。

1.2.2排除标准(1) 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2)不符合用药适应证者;(3)伴有其他精神系统疾病者;(4)既往有药物滥用史者;(5)既往有酒精滥用史者;(6)伴有器质性功能障碍者;(7)妊娠期女性;(8)哺乳期女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氯氮平组采用氯氮平(国药准字H15021020)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氯氮平口服,起始剂量25 mg/ 次,2 次/d,结合患者疾病实际情况增加用药剂量,最高剂量150 mg/ 次,2 次/d;碳酸锂(国药准字H32023154)口服,0.25 g/ 次,3 次/d。治疗6 周。

1.3.2 奥氮平组采用奥氮平(注册证号H20160496)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奥氮平口服,起始剂量5 mg/ 次,1 次/d,3 d 内增加剂量至10~20 mg/d 并维持;心境稳定剂用法与氯氮平组一致。

1.4 观察指标(1)疗效。显效:治疗6 周后,躁狂量表(BRM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85%;缓解:治疗6 周后,BRM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85%;无效:治疗6 周后,BRM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30%。显效、缓解计入总有效率。(2)采用BRMS 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躁狂症严重程度,总分52 分,评分越高躁狂症越严重。(3)统计嗜睡、体质量增加、流涎、便秘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BRMS 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BRM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RM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BRMS 评分比较(分, ±s)

表2 两组BRMS 评分比较(分, ±s)

组别 n奥氮平组氯氮平组43 43 31.534 28.218<0.001<0.001 tP治疗前 治疗后 t P 19.64±3.05 20.17±3.46 0.754 0.453 4.98±0.47 5.12±0.51 1.323 0.189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氯氮平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现阶段,躁狂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受遗传、生物学、心理及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影响,且精神障碍持续存在会诱发其他心理疾病,并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偏头痛等并发症,极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3~4]。碳酸锂为常用心境稳定剂,能调节脑组织异常局部能量摄取,增加神经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吸收,并能提高单胺氧化酶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缓解精神症状。但单独应用药物起效较慢,多应用1 周后才会产生临床效果,无法满足临床预期需求。

奥氮平、氯氮平为抗精神病药物,近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氯氮平能阻断边缘系统多巴胺受体,达到抗组胺、抗肾上腺素、抗胆碱目的,能改善机体兴奋、躁动等症状,与碳酸锂联合可增强药物敏感性,发挥镇静、抑制躁狂症状等作用[5~7]。奥氮平能与多巴胺受体、胆碱能受体结合,选择性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加快DA/NE 释放,能发挥抗精神病效果,并可减少锥体外系反应;且奥氮平为潜在心境稳定剂,与碳酸锂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抗躁狂、抗精神症状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BRM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奥氮平或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均具有良好效果,可改善躁狂症状。药物不良反应是影响治疗期间和预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两组嗜睡、体质量增加、流涎、便秘发生情况,数据表明,奥氮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氯氮平组低,说明与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相比,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奥氮平经肝脏代谢,代谢产物广泛但无活性,52%代谢产物自尿排出,25%代谢产物自粪便排出,体内蓄积小,可减轻长期用药毒副作用[9]。综上所述,奥氮平或氯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症患者均可改善躁狂症状,效果确切,但奥氮平联合心境稳定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用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氯氮氮平躁狂症
产妇轻躁狂症状筛查及其与产后抑郁和双相情感障碍的关系研究进展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氯氮平片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度一致性评价研究
合并用药对氯氮平血药浓度的影响文献综述*
抑郁症患者服用米氮平治疗后体重变化与服药量分析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氯氮平和氯丙嗪维持治疗的效果分析
躁狂症病人护理工作是怎样的
容易被忽视的是“躁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