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总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及肝组织中FXR、TGR5、CYP7A1蛋白表达的影响

2021-10-09 08:15华永丽贾娅倩董嘉琪魏彦明袁子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21年9期
关键词:胆汁酸结肠豆子

肖 莹,华永丽,贾娅倩,董嘉琪,李 芳,魏彦明,袁子文,纪 鹏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 730070

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L.)是豆科槐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地、盐碱地、沙丘,属耐盐碱沙生植物[1]。具有清热解毒、除湿作用,对胃肠道等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生物碱是苦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研究显示苦豆子生物碱对心肌炎、肝炎、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2]。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证明苦豆子总碱对UC具有良好疗效。

UC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3],与遗传、环境、肠道微生态和免疫失衡等等多种因素有关[4],这些因素导致肠道内环境紊乱、肠黏膜上皮功能障碍、黏膜免疫反应异常,最后导致肠道反复炎症,引起UC的发生发展[5,6]。近年研究已证实胆汁酸与肠道疾病有密切关系[7],其UC的产生原因为肠道菌群失衡、上皮功能障碍和异常的免疫应答,而胆汁酸通过多种途径都参与这些过程[8]。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也发现苦豆子总碱可以降低UC小鼠血清中的总胆汁酸(TBA)和总胆固醇(T-CHO)水平,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显示血清中α-鼠胆酸(α-muricholic acid,α-MCA)、β-鼠胆酸(β-muricholic acid,β-MCA)、ω-鼠胆酸(ω-muricholic acid,ω-MCA)和胆酸(cholic acid,CA)在模型组显著升高,而苦豆子总碱治疗后显著下降[9]。胆汁酸在胃肠道中主要通过两个受体影响其功能,分别为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和G蛋白偶联胆汁酸受体5(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5,TGR5),FXR和TGR5因发现其在肝脏和结肠大量表达,并在炎症调节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能成为治疗UC非常有价值的标靶[10,11]。UC的主要标志就是黏膜炎症,FXR可以调节结肠黏膜内的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12],其水平可有效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严重程度[13]。肝脏和肠道有着密切的联系[14],胆固醇在肝细胞内通过滑面内质网上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启动的中性(或经典)途径,合成胆汁酸[15,16],胆汁酸在体内作为一种信号分子,通过激活FXR、TGR5受体调控机体代谢。前期研究发现苦豆子总碱虽然可以影响血清胆汁酸的变化,但是胆汁酸合成通路受FXR/TGR5的调控,具体苦豆子总碱如何通过FXR/TGR5通路影响血清胆汁酸的变化还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苦豆子总碱为研究对象,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析苦豆子总碱对小鼠结肠和肝脏组织FXR、TGR5、CYP7A1蛋白的表达影响,以探讨苦豆子总碱对DSS诱导的急性UC小鼠FXR/TGR5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60只雄性BALB/c小鼠(8周龄,18~20 g),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甘)20200006。动物购进适应性饲养3天开始实验,小鼠饲养条件:温度24±2 ℃、湿度50%±5%、12 h明暗循环。全价配合饲料以及纯净水供小鼠自由摄取。动物实验程序与福利均符合实验动物伦理学要求(伦理批准编号:GSAU-AEW-2020-0911)。

1.2 药物与试剂

苦豆子采自宁夏沙漠边缘,由甘肃农业大学魏彦明教授鉴定。柳氮磺胺嘧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肠溶片,国药准字H31020557,购自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M.W.=36 000~50 000)购自MP公司;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23、IL-17、IL-1β小鼠ELISA试剂盒均购于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500微孔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货号PC0020;总胆固醇TCH试剂盒(货号A111-1-1)、总胆汁酸TBA试剂盒(货号E003-2-1)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Rabbit Polyclonal Antibody:FXR/NR1H4、CYP7A1 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GR5/GPBAR1购自CUSABIO生物科技有限公司;beta Actin、HRP-conjugated Affinipure Goat Anti-Rabbit IgG(H+L)购自Proteintech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IPA裂解液、上样Loading Buffer、SDS、TEMED、BIS-ACR、SDS-PAGE分离胶/浓缩胶缓冲液、Tris、甘氨酸、吐温80、PVDF膜、脱脂奶粉均购自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ECL发光液购自南京诺维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仪器

美国MD光吸收酶标仪,SpectraMaxPlus84/190/Versamax/340PC;Olympus DP-71显微照相系统,日本Olympus公司;冷冻型高通量组织研磨机;Bio-Rad小型垂直板电泳槽、小型转印槽、电泳仪均购自美国伯乐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

1.4 药物制备

称取20 g苦豆子,研磨并用20目筛子筛选后以50%乙醇提取溶剂,提取3次,提取时间分别为12、8、4 h,加入提取剂的量分别为12、10及8倍。混合三次滤液,浓缩,并制成干膏,4 ℃保存备用。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称取0.025 g苦豆子溶于5 mL乙醇,吸出30 μL挥发溶剂后分别加6 mL溴麝香草酚蓝和氯仿振荡混匀,静置2 h,紫外分光光度计420 nm处测得总生物碱含量为246 mg/g。

1.5 动物造模与药物治疗

将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葡聚糖硫酸钠模型组(dextran sulfate sodium model group,DSS)、阳性对照组(salazosulfapyridine group,SASP)、苦豆子总碱组(total alkaloids fromSophoraalopecuroidesgroup,TASA),每组15只。实验前适应性饲养3天。除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外,其余组给予 BALB/c小鼠3.5%DSS饮水使其连续自由饮用7天以建立小鼠急性UC模型,造模的同时每天灌胃苦豆子总碱(75 mg/kg)进行治疗,根据课题组前期实验选择苦豆子总碱最佳治疗浓度[9],并以柳氮磺胺嘧啶(450 mg/kg)为阳性对照药物,每天早晨更换新鲜DSS水溶液,小鼠灌胃体积均为0.015 mL/g。

1.6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

实验期间每天记录各组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程度,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判断标准见表1[17]。

表1 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判断标准Table 1 The score scales for th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1.7 样品采集

实验结束后,摘眼球采血法收集血液于1.5 mL EP管中,室温静置2~3 h后3 000 rpm离心10 min,分离血清,存于-80 ℃备用。采血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采集小鼠结肠并量取长度,后分段采集各组小鼠结肠(结前、结后)、回肠以及肝脏组织(3份),冻存于-80 ℃备用。每组随机抽取3只老鼠的结肠组织于10%甲醛溶液、中性甲醛固定液、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分别用于苏木精-伊红(HE)染色、阿利新蓝染色、过碘酸雪夫氏染色(schiff periodic acid shiff,PAS)。

1.8 HE染色法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

用结肠长度以及组织学损伤来评估小鼠的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情况和是否成功构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每组抽取3只小鼠结肠组织固定于10%甲醛溶液,后依次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脱蜡、HE染色、后拍照(Leica DFC显微拍照系统)观察结肠组织病变情况。组织病理学评分被用于量化结肠组织损伤程度,主要包括肠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和炎症浸润程度两个方面。评分标准见表2[17]。

表2 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判断标准Table 2 The score scales for the colonic histopathology

1.9 糖原PAS、阿利新蓝染色检测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

小鼠结肠组织切片常规脱蜡至水依次自来水洗和蒸馏水洗;高碘酸氧化液10~20 min;蒸馏水洗2次;Schiff液染色10 min;流水冲洗5 min;苏木素复染2~3 min;0.5%盐酸乙醇分化;无水酒精、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采用济南丹吉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Pannoramic 250数字切片扫描仪对切片进行图像采集,每张切片先于40倍下观察全部组织,选择要观察的区域采集400倍图片,观察具体表达情况。

1.10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的检测

ELISA试剂盒检测每组小鼠结肠中IL-10、IL-23、IL-17、IL-1β的含量,另取每组小鼠结肠组织匀浆上清液,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测定结肠中IL-10、IL-23、IL-17、IL-1β的含量。

1.11血清中总胆汁酸与总胆固醇的检测

总胆固醇TCH试剂盒和总胆汁酸TBA试剂盒分别检测每组小鼠中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的含量。

1.12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和结肠组织蛋白的表达

取每组小鼠结肠前段组织和肝脏组织,分别称重,结肠组织约0.025 0 g左右,肝脏组织约0.030 0 g左右,后剪碎以20 mg组织加200 μL RIPA高效裂解液的比例加入裂解液,后每个样加入两颗铁珠子,再将每个样放入冷冻型高通量组织研磨机充分裂解15~20 min,此过程均采用冰上操作,以提取蛋白。BCA法测定所得蛋白浓度,10%的SDS-PAGE分离蛋白,在此期间于分离胶第一孔加入PageRuler Prestained Protein Ladder用于参考,电泳1 h 30 min后采用0.22 μmPVDF膜进行转膜,转膜时间1 h,转膜后在5%的脱脂奶粉中室温封闭2 h,后将膜于以5%脱脂奶粉稀释的一抗中4度孵育过夜,一抗兔多克隆抗体Rabbit Polyclonal Antibody:FXR/NR1H4(1∶1 000稀释)、TGR5/GPBAR1(1∶1 000稀释)、CYP7A1(1∶3 000稀释)、beta Actin(1∶5 000稀释),一抗孵育结束后,TBST缓冲液洗膜(5 min一次,8~10次),加入带有HRP标记的Ⅱ抗稀释液,室温孵育1 h,二抗:HRP-conjugated Affinipure Goat Anti-Rabbit IgG(H+L)(1∶5 000稀释),二抗孵育结束后,TBST缓冲液洗膜(5 min一次,8~10次),后加入ECL化学发光液,于Amersham Imager 600化学发光仪进行化学发光的信号采集与拍照,保存图片,ImageJ软件对每组图片进行灰度值分析。

1.13FXR、TGR5、CYP7A1蛋白表达与总胆汁酸、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FXR、TGR5、CYP7A1蛋白表达与总胆汁酸、炎症因子的相关性(Pearson)。R值=0.8~1.0极度相关,0.6~0.8强相关,0.4~0.6中等程度相关。

1.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SPSS 25.0软件和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分析,各组之间的统计学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N)进行组间比较,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假设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的影响

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成功复制,主要表现为便血腹泻、体重下降、结肠缩短等明显的临床症状。给予小鼠DSS后第3天即可以看见粪便变软,有少量出血,造模第6天除空白对照组其余组小鼠均开始严重的便血,且体重开始下降,DAI也持续升高,而苦豆子总碱治疗组对体重下降和DAI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第7天开始相比空白对照组,DSS诱导的模型组体重显著降低(P<0.01)(见图1A),DAI显著升高(P<0.01)(见图1B)。造模后模型组小鼠较空白对照组结肠显著缩短(P<0.01),苦豆子总碱治疗组能够显著增加结肠长度(P<0.01)(见图1C),说明苦豆子总碱可以改善由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小鼠结肠缩短。

图1 苦豆子总碱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重、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 from S.alopecuroides on body weight,disease activity index and colonic length in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mice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下同。Note:Compared with Con,##P<0.01;Compared with DSS, *P<0.05,**P<0.01,the same below.

2.2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影响及评分

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由图2可见,空白对照组小鼠结肠镜下结构完整,肠绒毛整齐排列,肠隐窝完整,杯状细胞丰富,无炎症,无组织学异常,DSS诱导的模型组肠绒毛脱落,结构模糊,肠隐窝缺失,肠腺溶解,肠腺腺口打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有局部病变灶,肠上皮增生,苦豆子总碱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炎症引起的组织学改变,可见肠绒毛结构恢复,肠腺分泌功能亢进,炎性细胞被吸收,治疗效果明显(P<0.01)。

图2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影响(HE,×200)Fig.2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 from S.alopecuroides on colonic histopathology in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mice(HE,×200)

2.3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杯状细胞的影响

通过对小鼠结肠组织光镜下观察,确定PAS(见图3A)和阿利新蓝法(见图3C)染色后杯状细胞的数量,杯状细胞分泌黏液(PAS染色阳性),对肠上皮有润滑和保护作用,PAS染色和阿利新蓝染色均表现为DSS诱导的模型组杯状细胞数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但经苦豆子总碱治疗后杯状细胞明显增多(P<0.05)(见图3B、D)。

图3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杯状细胞的影响(PAS和阿利新蓝,×400)Fig.3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 from S.alopecuroides on goblet cell in acute ulcerative colitis mice(PAS and Alcian blue,×400)

2.4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如图4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结肠中抗炎因子IL-10显著降低(P<0.01)(见图4A),促炎因子IL-23、IL-17、IL-1β显著升高(P<0.01)(见图4B、D),表明DSS造模后小鼠体内有明显的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苦豆子总碱治疗组IL-10一定程度的升高,表明治疗后对抗炎因子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而苦豆子总碱治疗组IL-23、IL-17、IL-1β显著降低(P<0.01),且苦豆子总碱治疗组的促炎因子降低较阳性对照组更明显,要优于阳性对照药物的效果。表明经苦豆子总碱治疗后能显著抑制促炎因子,对炎症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图4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 from S.alopecuroides on colon cytokines in UC mice

2.5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血清中总胆汁酸与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如图5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总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经苦豆子总碱和阳性对照药治疗后其含量都显著降低(P<0.01)(见图5A),但苦豆子总碱治疗组治疗效果更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降低,但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苦豆子总碱和阳性对照组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1)(见图5B)。

图5 苦豆子对急性UC小鼠血清中总胆汁酸与总胆固醇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 from S.alopecuroides on serum TBA and T-CHO in UC mice

2.6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肝脏组织和结肠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如图6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肝组织中FXR、TGR5、CYP7A1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DSS诱导的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CYP7A1显著升高(P<0.01),苦豆子总碱治疗组中CYP7A1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苦豆子总碱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肝组织中FXR和TGR5表达量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见图6A~C)。

图6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肝脏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 from S.alopecuroides on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proteins in liver of acute UC mice

如图7所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FXR和CYP7A1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TGR5蛋白的表达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与DSS诱导的模型组相比,苦豆子总碱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中FXR显著升高(P<0.05),CYP7A1和TGR5蛋白表达的变化虽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见图7A~C)。

图7 苦豆子总碱对急性UC小鼠结肠组织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Fig.7 Effects of total alkaloid from S.alopecuroides on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proteins in colon of acute UC mice

2.7 FXR、TGR5、CYP7A1蛋白表达与总胆汁酸、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FXR、TGR5、CYP7A1蛋白表达与总胆汁酸、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结肠FXR、CYP7A1与总胆汁酸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0.459,与IL-1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553;结肠TGR5与IL-1β、IL-23、IL-17呈显著负相关(P<0.05),r=-0.450、-0.509、-0.407;肝脏FXR、TGR5、CYP7A1与IL-10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616、0.700、0.591。

表3 相关性分析结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续表3(Continued Tab.3)

3 讨论与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累及结肠及结肠黏膜的炎症性肠病,因其发病机制复杂,在肠道内蔓延区域广、容易反复发作、且无特效药、难以彻底治愈,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18]。

本研究采用3.5%DSS诱导急性UC小鼠模型,相比其他造模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复制,适用于药物疗效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19]。结果表明,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便血严重,小鼠体重下降,DAI评分明显上升,结肠长度明显缩短,结肠组织病理学观察黏膜脱落,隐窝消失,以上指标表明本实验造模成功。经过苦豆子总碱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表明苦豆子总碱对DSS诱导的急性UC小鼠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在许多肠道炎症性疾病中,黏膜屏障功能的破坏,与大量细胞因子的释放而引起的杯状细胞和黏液层的损耗有关[20,21],本实验采用PAS和阿利新蓝特殊染色法观察每组小鼠结肠杯状细胞,发现DSS诱导的模型组杯状细胞数量显著降低,苦豆子总碱治疗组数量明显增加。有文献报道,炎性反应具有促进UC发生发展的作用,其中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促炎因子水平明显升高,IL-10等抗炎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导致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失衡引起肠道炎性反应[22]。本实验采用ELISA检测了细胞因子的含量,发现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促炎因子IL-23、IL-1β、IL-17的含量均显著增加,苦豆子总碱治疗组显著降低;另外发现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苦豆子总碱治疗组有所提升。以上结果表明苦豆子总碱可以通过调节小鼠体内炎性因子以及杯状细胞的含量,进而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进一步激活小鼠体内的抗炎机制,从而改善结肠炎症,达到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UC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但炎症因子和杯状细胞如何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有待进一步研究。

FXR、TGR5高表达于肝脏和结肠组织,参与体内各项生理活动,在调节炎症、胆汁酸代谢、改善肠黏膜机械屏障、维持稳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3]。李彦希等研究发现藏药二十五味松石丸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介导 FXR 信号通路,调控其下游基因及下游蛋白,抑制胆汁酸过量分泌及合成,使胆汁酸的代谢趋于稳态后改善胆汁淤积,而对胆汁酸的转化过程无影响[23]。Wei等[24]研究表明FXR在UC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明显下降,而TGR5表达无明显差异,这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有研究表明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信号是胆汁酸稳态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在肠炎患者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被激活,细胞内胆汁酸的减少导致FXR-FGF15通路被抑制,进一步导致肝脏CYP7A1的上调,从而促进从头开始的胆汁酸合成持续上升,打破了原有胆汁酸的稳态[25]。FXR可通过诱导小分子异源二聚体伴侣(SHP)抑制CYP7A1负反馈调节胆汁酸的合成[26,27]。本实验检测了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的含量,发现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总胆汁酸含量显著升高,总胆固醇有所降低,苦豆子总碱治疗组总胆汁酸含量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WB结果表明,DSS诱导的模型组小鼠肝脏和结肠组织FXR、TGR5、CYP7A1均显著下调,苦豆子总碱治疗组肝脏组织中FXR、TGR5、CYP7A1有所上调但不显著;结肠组织FXR显著上调,TGR5和CYP7A1有所上调。以上结果提示UC小鼠体内FXR、TGR5、CYP7A1的下调明显加剧了炎症的发生与发展,而苦豆子总碱可以激活结肠内FXR表达,从而降低血清中总胆汁酸的含量,减轻由于胆汁酸堆积引起的炎症,减轻其炎症反应,对UC起到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炎症因子的检测结果提示,FXR也可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FXR、TGR5、CYP7A1蛋白表达与总胆汁酸、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发现,UC小鼠结肠组织FXR、CYP7A1与总胆汁酸均呈负相关,而与IL-10均呈正相关,TGR5与促炎因子IL-23、IL-1β、IL-17均呈负相关,提示苦豆子总碱通过激活结肠FXR、TGR5、CYP7A1治疗UC小鼠的同时其血清总胆汁酸含量和促炎因子含量降低,而抗炎因子IL-10含量升高,推测其可能通过促炎因子降低及抗炎因子IL-10的升高减轻炎症反应。与之前结果一致,进一步验证了苦豆子总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通过调控胆汁酸代谢途径改善炎症。此外,苦豆子总碱虽然对TGR5的激活有一定的上调作用但不明显,其也有可能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通过给予 BALB/c小鼠3.5%DSS饮水使其连续自由饮用7天建立小鼠急性UC模型,评价并证实了苦豆子总碱能够减少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组织损伤及炎症症状。苦豆子总碱治疗后血清总胆汁酸含量下降,结肠FXR、CYP7A1、TGR5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苦豆子总碱可能通过增加小鼠结肠杯状细胞和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降低促炎因子IL-23、IL-1β、IL-17含量,以及激活FXR/TGR5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猜你喜欢
胆汁酸结肠豆子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夹豆子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
开心豆子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