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的道德文章

2021-10-11 05:29朱鸿
读书 2021年10期
关键词:作家协会陈忠实文学创作

朱鸿

辛弃疾称颂余伯熙曰:“道德文章传几世,到君合上三台位。”从道德和文章两个方面褒扬其朋友,显然颇为得力。

不过我写的关于陈忠实的道德文章,别有意思,这便是:陈忠实的道德要求及其道德体验有益于他的文学创作。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之所以产生强劲的吸引力和浓郁的感染力,惊心催泪,多是因为他的句子充盈着道德的润泽。实际上我也曾经再三赞叹,推崇陈忠实的道德好,文章好。然而陈忠实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体验如何使他的文章更具欣赏性,属于另外一个问题。尽管我也是偶然得之,不过这个问题显然还是有价值的,且不失其现实性和普遍性的意义。

文学创作毕竟是一种精神活动,作家自己的道德操守无论如何也会反映在作品之中,这仿佛日月投射下的树影,树高影长,树低影短,谁也没有办法。一个人初搞文学创作,且具才情,之后混迹官场或商场,满足其欲之后再进行文学创作,已经不能,往往是因为他的道德破碎,或道德感丧失了,尽管他的才情仍在。反之,一个作家若有道德要求且有道德体验,便必然能进行文学创作,而且作品的格调不会浊,不会俗,更不会恶劣。当我这样想的时候,蓦地觉得孔子正是这样告诫其弟子的。

我和陈忠实交游几十年,有过出版之合作,有过文化之争论。虽然他长我近二十岁,不过我与他目光平等,从来不违心,不曲意。我肯定,他是一个道德性很强的人。社会广泛认为陈忠实诚恳、厚道,洋溢着儒家气息。这是对的,也颇为难得,不过如此优点并非一般人不能具备。如果陈忠实还有其上的道德表现,似乎才呈卓越之姿。他有吗?当然有。作家,是一个跟灵魂打交道的人,他的意识、思维和心理必须处于活跃状态,他的道德操守当然會有努力向正、向洁和向雅的表现,否则何以有言!

仔细分析,陈忠实的诚恳与厚道应该属于性格的方面。性格使然,还比较轻松,但道德却涉及选择,是非常艰难的。我相信陈忠实是一个道德性很强的人,是因为他能自觉遵循道德律,并坚持让自己的生活不逾道德要求。孔子告诉其弟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道德。耶稣教训信徒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是道德。道德是存在的,而且是人所固有的。所谓道德律就是一种规范人的行为的命令,可以执行,也可以违抗,违抗使道德玷污,而执行则使道德坚挺。圣托玛斯·阿奎那认为,道德律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准则是行善避恶。我认为陈忠实执行了这个命令,他有这个道德要求,并积累了丰富的道德体验,虽然他未必读过某些哲学家的书。

那么道德律是如何作用于陈忠实的呢?他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体验又是如何有益于他的创作的呢?

陈忠实年轻时候当民办教师,有一天,他的后脑勺出了一个痤疮,遂自己给自己涂抹四环素软膏。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从窗口看见了,就说:“忠实,我帮你擦药吧!”便进来,半掩了门,给陈忠实擦药。陈忽然感到对方胸部的触碰,初以为无意,少挪开了一点,又再次发生,遂知道是有意的。多年以后,有朋友问他:“难道你不冲动?”陈忠实说:“咋不冲动?”不过想到自己是教师,就规矩了,而且他一直都规矩着。朋友问:“没有遗憾过吗?”陈忠实说:“不遗憾是假的,然而没有发生什么事才是正确的。”以理性抑制自己的冲动,这便是道德上的节制。

大约是二00七年,陈忠实接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聘请担任写作中心主任,然而不想拿报酬。他向我透露,因为文学创作方面的工作报酬,西安石油大学给了一份,西安工业大学给了一份,西安思源学院给了一份,这就够了。他说:“这种事我不敢过分!”这也是道德上的节制。

陈忠实在一九九一年很是烦恼,先是小道消息,再是正式音讯,称要提拔他至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党组书记。虽然是他的高升,不过这并非他之所欲。当时陈忠实已经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为副厅级,一旦任党组书记便是正厅级了。官大一级,谁不高兴?然而陈忠实早就决定以文学创作为业,如此,在省作家协会当然更加合适。提拔并调动他,是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省作家协会换届工作的组成部分。盛传路遥会当省作家协会主席,若是这样,路遥管一摊,陈忠实管一摊,贾平凹在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管一摊,将成三足鼎立之势。可惜陈忠实不愿意离开省作家协会,遂向宣传部部长王巨才一投书,二投书,郑重声明,只要不开除党籍,他不会接受调动。他就是要在省作家协会搞创作,只要能有这个阵地,他不当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也行。只要能保留专业创作之位,他可以放弃副主席之职。这是道德上的勇气,有此勇气的人并不多。

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小寨西北一带开了一家杂粮食府,生意兴旺,也引来衮衮乞丐。中国人不吃杂粮才几十年,便又想吃杂粮了,乞丐也未必是由于穷,才会讨钱,思之皆有趣味。一个夏日的晚上,陈忠实和几位朋友在此用餐结束,愉快出门。他为长者,当然是排头。不料刚下台阶,一群乞丐就围住他,向他要钱。骤然之间,他的胸前尽是手。他知道有假学者,也有假乞丐,遂勃然作色,突围而去。在众目睽睽之下,拒绝讨钱致富的人,这也是道德上的勇气,有此勇气的人也并不多。

凡作家都是陈忠实的同类,也都是同道,或在艺术上互相切磋,或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合乎情理。他任省作家协会主席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以后,虽然权力有限,不过腾声云霄,遂能把信誉转化为权力,以解决一些作家朋友的困难。陈忠实介绍张敏加入省作家协会,随之以作家职称的途径设法使他进入体制,张敏便可以得到一份工资了。陈忠实携冯积岐见省人事厅厅长,恳请为冯转户口,调动冯进入省作家协会,以使其能专心创作。王宝成染疾住院,陈忠实便去看望,半年没有聚首,王宝成已经形销骨立。“你咋瘦成这样了!”陈忠实一声叹惋,抓住王宝成的手,泪水就流了出来。接着,他便为王宝成小说的出版找编辑,找经费。这是道德上的仁和义!此乃孔子教导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王××想挂职副县长,以了解农村生活,事不成,抱怨陈忠实对他用力不足。两个人在办公室你一言,我一语,声音越来越高,便吵起来,骂起来,拿起椅子和热水瓶,差一点打起来。王××恼怒至极,竟卸下省作家协会的门牌摔到地上。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陈忠实并未针锋相对,反之,他尽量理解王××,过去怎么对待他,以后还怎么对待他,终于和解。陈忠实对朋友说:“认识几十年了,不容易,我跟这货计较个啥呢?”推己及人,这是道德上的恕!

陈忠实有为其作枕的小说,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他写了数年,一直在西蒋村的祖屋进行创作,其妻每隔几天会从城里来,给他送一些面条和馍。一日,其妻照旧送了食物,并简单安排了他的生活,准备返城。陈忠实知道自己的作品已经进入尾声,送其妻走出院门的时候,他说:“不用再送了,这些面条和馍吃完,就写完了。”其妻突然住脚问:“要是发表不了咋办?”陈忠实脱口而出:“我就去养鸡。”其妻转身便向城里走了。陈忠实当专业作家足有十年,人也就五十岁了,当此之际,这部长篇若不能成功出版,他便决定不再当专业作家,尤其是不担虚名,不能混世。他打算彻底调整,以养鸡为专业,并以此为家庭尽力,改变经济拮据的局面。若有余力,就以文学创作为乐。这蕴含着一个人的自尊、本分和责任,如此,不正是一种君子之风吗?

我不可能穷尽陈忠实的日常行为,不过我所知道的这些点滴确实表现了他的道德操守。他是一个道德性很强的人,这些点滴便是见证。规范自己行为的命令时时发出,处处发出,他听见了,也执行了。他频频对自己发出命令,并能执行自己的命令。这个过程产生了丰富的道德体验,这必然影响他的文学创作,影响他的小说和散文。

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是陈忠实文学创作的一个飞跃。他的道德体验,使其作品荡漾着一种可贵的道德力量。实际上道德体验也属于生命体验的范畴,虽然陈忠实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他的作品多不失复杂和深刻,也不失积极和温暖。以小说论,不具其名,一般文士都知道他的垫棺之作是什么。白嘉轩是一位族长,他的竞争者和对头子是鹿子霖。白鹿原立有一个民约,其本质是儒家文化,来自孔子,来自张载,来自蓝田吕氏兄弟,来自朱先生。它就是一些道德律,白嘉轩服从,鹿子霖违背。白嘉轩奉行仁义礼智信,尽管这不能保证他一切顺利和圆满,然而可以保证投向他的目光是敬畏的、欽佩的。鹿子霖践踏仁义礼智信,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满足私欲,其下场是死在污秽之中。这是一个象征,一个隐喻,表达了陈忠实的道德倾向:人啊,你当行善避恶!以散文论,陈忠实的作品是朴素的,质直的,不过它也更能折射陈忠实的道德要求和道德体验。他的散文多能触及灵魂,令人喟叹、动容、唏嘘,形成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是因为这些作品多涉及道德的公平、正义、诚实、忠信、同情,自强不息,内省不疚,耻躬之不逮。散文难以作伪,所以陈忠实固有的积极和温暖之色,尽在他的句子之中。

偶尔我会想,也许是受到了翻译小说的熏染,陈忠实的语言显得长了。主要是反复修饰,叠加词汇。他的散文语言,也许应该更精致,更简省。不过即使瑕疵存焉,我以为陈忠实的散文也比汪曾祺的散文富于道德力量。汪曾祺的语言妙,遗憾他的作品总体上缺乏风骨,境界比较平,也许这是他的散文缺乏道德力量的原因吧!陈忠实的散文仿佛馒头或面包,汪曾祺的散文像甜点,彼此还是不同的。若论审美,精神之壮是胜于精神之弱的,这仿佛馒头和面包比甜点有用一样。

猜你喜欢
作家协会陈忠实文学创作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贺信
杨松霖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选自《陈忠实画传》
参考资料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