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心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作用分析

2021-10-15 13:13杨帆
康颐 2021年14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

杨帆

【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女性产前接受心理护理的应对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产科门诊构建档案的110例产妇为例,随机将这些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产妇产前采用常规教育方法。研究组在产前常规教育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褥期产妇的应对方式。结果:研究组经常采用的前5名应对策略皆为积极应对的方式,其采用率超过85%。而对照组经常采用应对策略一般都是自己安慰自己,该条目作为消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约为52.73%,其他四项经常使用的应对策略为积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低于50%。结论:产前心理护理有利于促进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积极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前心理干预;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14.155

应对属于个体对于外界外力事件的主要反应,作为利用转变人类的行为与认知,处理现存问题的适应流程之一,孕产期作为育龄妇女非常自然的一个生理流程,其在生理过后出现很大变化的同时,心理也会产生诸多变化,导致心理方面出现各种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情绪障碍,针对此类心理压力采取针对性应对对策至关重要[1]。为了深层研究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改善作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礎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5月期间产科门诊构建档案的110例产妇为例。取值标准为:孕周>30周;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正常。随机将这些产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3-40岁,平均(35.4±5.2)岁。研究组年龄22-41岁,平均(35.5±5.3)岁。分娩方法:自然分娩25例,剖宫产75例。两组产妇基本资料并无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产前采用常规教育方法。研究组在产前常规教育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可以分成三次开展。第一次干预为产前讲述心理调适流程,讲述应对方式的价值,积极应对和不积极应对之间的差别,积极应对策略以及怎样选择相应策略来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第二次是对产时以及产后的心理调适流程、分娩期、缓解产褥期压力的策略等进行讲解;第三次对以上两次内容实施指导与探讨。干预后进行书面材料的颁发,并告知产妇心理存疑时需要以电话的方式咨询。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选用解压宁应对方式量表分析两组产妇的产褥期应对方式。该量表中的条目共有20个,将前13项评分加起来获得积极应对的分数,后7项评分加起来获得消极应对分数。经常采取计为3分,有时采用计分为2分,极少采用计分为1分,不采用计分为0分。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 x±s,采用t检验,(%)表示百分数,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褥期妇女经常采用的前5名应对策略可见,研究组经常采用的前5名应对策略皆为积极应对的方式,其采用率大约超过85%,详见表1。而对照组经常采用应对策略一般都是自己安慰自己,该条目作为消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约为52.73%,其他四项经常使用的应对策略为积极应对方法,其使用率低于50%,详见表2。

3  讨论

3.1产前心理干预方法

采取常规一对一讲述、集中式授课、健康教育资源、提供热线电话等健康宣教方法。对授课方法以及利用卫生资源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此次研究使用小组干预方式,按照门诊时间实施分组,每周大约5对夫妻,在每次干预前一天以电话的方式联系对方,保证其可以准时到达,针对因特殊事件无法到达的产妇,应该随着下组共同接受干预,每次完成干预后进行相关资料的发放,并供应热线电话询问,最终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3.2心理干预可让产妇应对方式改善

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产妇的积极应对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消极应对的分数明显比对照组低,说明心理干预能够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积极改善。应对流程作为评价、情绪、应对单个循环部分,在特殊压力情况下,针对评估事件形成情绪并应对,应对相反容易对情景产生影响并再次评估。产前进行心理干预的开展,能够让孕产妇明确评估妊娠分娩事件,能够使其自身情绪压力维持,积极应对策略在产妇心理压力得到缓解时,偏向采用积极应对方法,再次推动孕产妇明确评估妊娠分娩事件,如此循环方式,才能保证孕产妇心理健康。

3.3两组产褥期妇女选择不同的应对方式

此次研究表明,研究组产褥期经常采用前5项应对方式中,采用最多为和人交流,诉说心中烦恼,依次为尽可能地见到事物美好的一面,向家人、朋友、同学寻找建议等等,均为积极应对,其使用率超过了85%,究其原因,心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孕产妇自我效能提升,自我效能较高者以为个体需要对自身健康负责,个体有能力转变本身健康情况,在处理生活中问题时能够坦然面对,作为消极应对方法,其采用率为52.73%,其他四类常用应对方式作为积极的应对策略,但其使用率低于50%。可能是因产褥期妇女没有接受心理干预所致的知识掌握程度不足,不善于自主采用缓解异常情绪的对策,就算采用应对方式也是一味选择,充分呈现产前心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改善作用[2]。

总之, 产前心理干预有利于让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积极改善,还能辅助孕妇减轻负面心理,使其身体处在最佳状态,安全度过分娩期、妊娠期以及产褥期。

参考文献:

[1]毛继君.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及治疗对策研究[J].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7, 11(003):188.

[2]许敏, 周晨, 黄慧,等. 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母亲角色适应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国健康教育, 2018, v.34(09):85-88.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社区心理学视角
大学生拖延心理研究综述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师范类大学生总体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心理社会因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析
新加坡推动TPP的挑战和中国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