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中段语文古诗词的教学

2021-10-16 12:47卢敏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小学中段古诗词语文教学

卢敏

摘要:小学中段在整个小学的语文学习中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中段古诗词的教学也在整个古诗词的教学中起到过渡性的作用,因而在中段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必然要进行一些衔接上的改变,帮助学生适应后续难度逐渐提升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小学中段、古诗词、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109

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类具有文化性和历史性的内容,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和传统文化接触最多的途径。对小学来说,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以记忆背诵为主。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以及接受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也会适当地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古诗词的赏析背诵。学生在语文中段应该具备基础的简单古诗词赏析能力;具备自己独立地思考能力。笔者就小学中段语文古诗词的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一、注重学生地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能力是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不断进行培养的基础能力,对学生来说其独立地思考不仅能够帮助其提升自身地学习接受能力而且对其自身的知识掌握也是有着很大的帮助。尤其在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本来就弱,低年级阶段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教师一般情况采用的都是讲授的方法。若是学生在进入中段的学习以后,教师还一味地采取机械的讲解,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不断丧失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因而,笔者认为教师在中段语文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进行相关的渗透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从古诗词的重点词汇、语句入手。在古代诗人们对古诗的描述中,某些词汇都是频繁出现且有着明确地寓意的。因而,教师就可以从这类词汇入手,帮助学生在了解该类词汇大意的基础上提升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九月九、登高、茱萸”三个典型的词汇,帮助学生对古诗进行理解。“登高”是古代重阳节的风俗;“茱萸”指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学生在了解这两种词汇所代表的含义后,对故事所想要表达的情感也自然有所感悟,同时以后学生遇到这两个词汇也能够想到其所表达的含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注重学生地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古诗词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古诗的教学一部分是为了让学生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另一部分则是为了感悟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从古诗中传递的情感方面进行相关的学习体验。情感的体会对小学生来说也是古诗学习中相对困难的一方面,小学生生活经历少、生活经验明显不足,在对古诗的情感感悟中有着一些困难。教师一般情况下的古诗情感教学都是直接告诉学生,从哪个词、哪句话体会到了什么感情。这样的教学虽然是相对更加有效率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学生的自主感悟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不足。长期教学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对古诗的情感把握能力会越来越差。

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在古诗的情感掌握中适当地放手,让学生根据其自己的思考研究,外加教师的创作背景介绍对古诗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感悟。例如,在教学《清明》这首古诗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对清明节进行了相关的体会,清明本就是一个带有悲伤色彩的节日,那么带着这样的观点再进行对这首诗的情感把握会更加有效。进而,在古诗中出现的“雨、欲断魂”这样的词汇,对学生来说读完整首诗以后,学生心中自然能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一部分的情感。在学生具有独立地想法以及进行独立地体验之后,教师再进行古诗情感的描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学生在进行古诗的学习中,对古诗情感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地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古诗类理解题目。

三、注重学生地文化拓展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的学习必然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语文学科本就是一门和传统文化联系异常紧密的学科,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得到大量的丰富。小学阶段,学生的文化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因而对小学生来说在古诗教学中若能够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对小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都是一种丰富和扩展。

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古诗词创作的朝代背景、诗人生平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拓展延伸。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李白和杜甫的古诗,他们同属于一个朝代但是却有着截然不同的遭遇以及造成二者古诗风格的截然不同。笔者在古诗的讲解中会适当的对学生进行两位诗人的古诗对比,同时向学生拓展二位诗人所处朝代年限的不同以及当时的社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学生在教师的相关拓展中会对二位诗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对二位诗人的古诗理解有所帮助。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从诗中内容出发,上文提到“清明、重阳”两种节日,此时教师还可以对两种节日进行古代风俗的拓展以此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古诗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所在,中段的古诗教学对学生来说有时处于一个“由易到难”的阶段。因而教师的教学也应该是采取能够适应学生转变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古诗词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马娟. 诵读想象入情入境——《古诗词三首》例谈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19,000(058):50.

[2] 李计华. 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课堂教学初探[J]. 新课程(小学),2014(2):135-135.

[3] 张玉爱. 小学语文中段古诗词教学方式分析[J]. 中学生作文指导(39):2.

猜你喜欢
小学中段古诗词语文教学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猜诗词
如何开展小学中段数学有效复习
中年级习作教学的四剂“良方”
探讨小学中段语文读赏式教学实验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