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以《跨文化交际》为例

2021-10-17 03:28
现代英语 2021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自学

刘 洁

(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一、引言

《跨文化交际》为武汉商学院非英语专业第四学期通识必修课。根据武汉商学院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要求,第四学期主要是针对A级学生开设后续课程,后续课程包含技能类、文化类、跨文化交际类等多门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自主选课。《跨文化交际》课程旨在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了解中西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及社会组织的差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它既是一种混合式学习,也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更是一种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促进了学生的互动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弥补了传统的班级授课集体教学的弊端,学生通过课前观看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源,然后针对自己的疑问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课上通过教师讲授和讨论从而促进知识的内化,它是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跨文化交际》的课堂进行翻转,也是推动课堂教学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

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放到了课下,而原本在课下巩固知识和实践的过程设置在课堂上,这无疑是对原有教学模式的一种颠覆和翻转,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它翻转的不仅仅是教学形式,更主要的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以及师生角色。

目前,一些高校对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已陆续进行尝试,效果良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跨文化交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传统课堂教授已无法满足现阶段教学需求。其原因如下:首先,《跨文化交际》教材里边涉及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纯课堂讲授不利于促进知识内化和吸收。由于缺乏将理论联系到现实的意识,学生难以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其次,仅仅通过书本上的案例,无法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最后,如果学生过度依赖课堂,课后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的提升。

而武汉商学院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实施翻转教学尚无先例,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跨文化交际》实施翻转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意义如下: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线上资源提供了丰富的跨文化知识的学习素材,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其次,翻转课堂把初步学习任务定在课下,把学生知识测试、团队讨论、案例分析和批判思维等训练放在课上,这更有利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实施针对性的辅导。最后,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课堂上的跨文化话题讨论则有利于学生协作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翻转课堂《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武汉商学院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跨文化交际》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和跨文化视野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国的文化和习俗,从而做到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平等合作。本课程运用翻转课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海报展示、体验学习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在设计《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翻转课堂时,所选教材为上海外语教育与出版社《跨文化技巧——如何跟西方人打交道》教材。在确定好教材后,翻转课堂需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大纲需包含翻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实施步骤和相应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将每个章节内容分为课前在线学习、课堂面授和课后反思与总结三个环节。《跨文化交际》课程翻转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型构建如下表1所示:

表1 《跨文化交际》课程翻转教学课堂构建模式

(一)课前学习

武汉商学院后续课程《跨文化交际》一周一次,一次课包含两个课时,教师将每个章节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每组5~7人),要求学生利用这一周时间搜集与章节相关资料、制作章节讨论内容PPT、搜集和准备课堂讨论相关话题。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单,同时把视频、音频、文字资料上传至学习平台。教师在讲授指定章节和学习内容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自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应该考虑视频与教学目标的契合度,视频内容要求清晰易懂,便于学习理解和掌握,另外微课视频内容不能过长,8分钟以内为宜。

(二)课堂面授

课堂讲授阶段,教师首先简要回顾学生课前自学内容,同时为了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情况,教师提前把测评内容录入雨课堂、微助教、超星等网络学习平台,并现场发布课堂测试,通过测试结果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课前知识掌握情况和知识点盲区。测验主要是针对选文内容的提问,测验的成绩计入平时分。这样,知识的讲解就被移出了课外,课堂则可以进行更深层,丰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跨文化交际》翻转课堂活动设计应该多样化,应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辩论、汇报、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课后反思与总结

课堂结束后,教师需要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并布置学习任务,教师应结合课前学生自学情况,课堂ppt展示和课堂测试答题情况对下次上课情况进行调整。同时,对课堂学生知识盲点和拓展延伸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可把补充资源上传至雨课堂、微助教、超星等网络学习平台。同时,教师需布置下次课前准备内容,从而开启下一轮教学循环。

四、翻转课堂《跨文化交际》教学效果评价

本学期课程结束后,教师对所教授的两个跨文化班级进行了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从而获得学生对本学期翻转课堂模式的反馈。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共有71名学生,共收获有效问卷69份。教师借助在线问卷工具,具体从课前学习阶段、课堂活动阶段、学习总体情况这三个维度进行了调查(见表2)。

表2 《跨文化交际》课程学情问卷调查

续表

问卷调查分为三部分,即课前学习阶段调查研究、课堂活动阶段和学习总体情况。问卷调查关键信息内容如下:

针对课前学习阶段调查研究显示,78.26%的学生倾向于选择视频作为课前学习资料,53.26%选择案例分析作为课前学习资料。所以,教师在选择课前预习资料时,宜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内容录制微课视频,亦可从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网、中国外语慕课联盟三大慕课平台分享慕课资源,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查结果显示,47.83%学生认为课前预习并没有增加学习负担,可见翻转课堂更适用于学习基础较好、学习兴趣较浓厚的学生。根据此次问卷调查结果,《跨文化交际》作为翻转课课前自学内容不宜过多,否则会给学生增加过多学习负担。问卷调查显示,92.75%的学生在学习遇到疑难时会选择自己查阅资料,这充分说明《跨文化交际》课程实施翻转对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促使学生知识内化是大有裨益的。

针对课堂活动阶段调查显示,92.75%的学生认为课堂活动的讨论有助于加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认为课堂讨论、课堂汇报、PPT展示、案例分析、现场演绎,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加强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可见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时,需要提前做好课前设计。另外,课堂形式也应灵活多变。例如,教师可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2.17%的学生认为教师课堂讲授内容应该针对性强,能激发思考;47.83%学生认为课堂内容应选取学生感兴趣,并会让其主动参与讨论的内容。因而,翻转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训练。对于开放性讨论内容,可以利用超星、微助教、雨课堂等平台讨论功能让学生发表讨论,亦可在班级组织辩论赛和文化沙龙等多样形式。教师通过提供跨文化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辩论。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发表见解,通过辩论和沙龙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培养其跨文化意识,提升其跨文化视野。

针对《跨文化交际》翻转后的教学效果总体评价,大多数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学习效率、课堂利用率和基础知识掌握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94.21%的学生认可翻转课堂这一形式的教学。53.62%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教学这一模式的教学弊端在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强、投入不高,30.43%认为翻转课堂需要借助电子设备,比较麻烦。这一调查结果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在准备翻转课堂学生自学材料时,应对学生课前自学内容进行甄别和筛选、有效整合资源,教师还应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除了电子资源教师也可以准备文字资料,案例分析、测试、篇幅较长的英文文章等都可以直接打印后给学生,方便学生自学做笔记。

针对翻转课堂下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不强的问题,教师应规范建立学习者自评和同伴互评机制,把学生课前自学、课堂表现及课后任务完成情况都纳入期末考核体系之下。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时应考虑知识性、趣味性、难易度和挑战性,让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协作和教师课堂讲解等渠道完成学习任务和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五、结语

总体来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跨文化交际》的翻转课堂教学这一模式有着一定的优势,是对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的补充,这一模式尤其适用于英语基础较好、自学能力较强的分级教学中A班的学生。同时,翻转课堂教学也是探究式、个性参与式的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时间上的拓展与延伸。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演练和课后反思总结让学生高效率地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如若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后续的其他课程之中,将会是有必要、有意义的改革与尝试,它对提升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将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跨文化自学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告读者
怎样培养自学的习惯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