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引导教育作用

2021-10-18 15:18龚伟
求知导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陶行知教育思想

龚伟

摘 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是“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理论的创始人。陶行知教育思想以“生活”为核心,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桎梏,通过开放式、生活化的全新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生活运用能力,将知识教育转变为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教育。其思想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将简要分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涵,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索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当代初中政治教学的引导作用,从而帮助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工作方向,提升课程教学能力。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测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624X(2021)38-0065-02

引 言

与传统教育思想相比,陶行知教育思想更能凸显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教育目标更加明确、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对内容相对枯燥的初中政治课程而言,积极融入陶行知教育思想,不仅能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积极性,还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真实的生活事物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与掌握学习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切实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解读

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核心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基本含义:首先是教育与生活相伴而生,即任何知识都源于人类对日常生活的总结和探索,可以说有生活就有教育,同时,任何知识终将服务和作用于日常生活,也可以说教育改变了生活;其次是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即什么样的生活决定什么样的教育,教育会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只有依附于生活的教育才具有价值和意义;最后是教育是终身行为,由于生活和教育具有紧密的关系,只要生活在发展,教育就会持续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提及的“教育”是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生活即教育”并不是说“生活可以代替教育”,二者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

“社会即学校”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学校教育应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即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符合社会的发展情势和需求,应能对社会产生促进和推动作用;另一层是扩大教育的范畴,实现学校和社会的统一发展,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完整的、庞大的教育体系,从教育人群、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形式等角度,扩大教育的内容与范围,推动教育的普及、终身教育意识的渗透。

“教学做合一”的主要含义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学”“做”并不是三种相互独立的行为,而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其中,“做”即“实践”,是知识学习与传播的核心与基础,教师和学生都要在“做”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知识。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初中政治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制订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引导学生从真实生活事例中感悟、理解和体验课程内容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时,利用课后作业、社会调查、生活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指导自身言行,服务生活,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行为习惯及价值观念。在初中政治教育中渗透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教育回归生活、增进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1]

二、浅析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初中政治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课堂语言人性化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陶行知教育思想,能够让教师的语言更加生活化、生动化、趣味化,不仅可以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因课程内容枯燥给学生带来的厌烦情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还可以将复杂的课程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更易于学习和理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家的意味”的教学为例。在导课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以下几句话:“我家住北京市朝阳区”“那个挂蓝色窗帘的房子就是我家”“班级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上述三句话中“家”字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意味”的探索兴趣。短暂的讨论过后,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回家过年”“陪伴父母”“教育子女”等生活经历,运用亲切、随和、温馨的语气,将自己对“家”的理解娓娓道来。一方面,教师利用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将课程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学习和体会课程知识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生活化、人性化的语言,快速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使其对课程核心思想进行思考与体会,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

基于“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指导,初中政治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广泛引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元素或经历,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核心,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创设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理论知识与形象化生活事物有效对应,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实现自身修养的提升。

以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中“增强生命的韧性”一框为例。在导课环节,教师可以邀请1~2名学生站到教室的一端,先以正常的方式由一端走到另一端,然后抬起一只脚,用另一只脚跳回起点。当学生完成上述任务时,教师上前询问学生:“用一条腿走路什么感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累!”此时,教师继续问道:“如果你出生就只有一条腿,你会选择刚才的方式走路还是选择坐轮椅?”学生思考后会说:“坐轮椅。”教师继续说道:“坐轮椅必然是最舒适的选择,能够为不幸的人提供便利,但生活中总有人并不愿向生活、向生命低头,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奥运冠军梁贵华的传奇人生。”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有关“单腿骑士”梁贵华的视频片段,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猜你喜欢
初中思想政治陶行知教育思想
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作业的科学设计
信息技术助力思想政治高效课堂的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研究
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
浅论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育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