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纤维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静力特性试验研究

2021-10-20 06:33王正龙王炳辉
关键词:黏聚力模数摩擦角

王正龙,邓 杰,梅 岭,王炳辉

(1.中煤长江基础建设有限公司,南京 210046) (2.江苏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镇江 212100)

疏浚土广泛存在于长江中下游航道中,由于其高含水率、低渗透性、低承载力等特性,使其几乎没有利用价值,大多通过挖泥船从江底抽出直接吹填到岸边,或者抛填,对环境造成污染.极少部分疏浚土经过处理后可用作建筑材料,但处理成本高,利用率低.因此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处理疏浚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疏浚土利用率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工程上大多采用水泥、石灰等化学材料对疏浚土进行固化,但这种固化方法逐渐满足不了工程的需要,存在材料、经济等各方面问题.而有研究表明采用纤维和水泥联合固化可以有效加固土体[1].

实际上利用纤维加固混凝土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2-3],但用来加固土体的研究尚未成熟.文献[4]通过在素土中加入玻璃纤维,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得出玻璃纤维能够增加素土的无侧限峰值抗压和抗拉强度.文献[5]利用聚丙烯纤维水泥固化淤泥土时,通过无侧限抗压和直剪试验得出随着纤维的掺入量的增加,土体的抗压强度提高更显著.文献[6]发现聚丙烯纤维可以大量的凝聚石灰土中水化硅酸钙,从而提高了聚丙烯纤维与石灰土颗粒间的胶结力和密实度.

聚乙烯醇纤维(PVA)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伸度、分散性好的优点,与水泥有良好的亲和力与结合力,选用PVA纤维有助于减低纤维加固水泥土的施工成本,提高水泥土的强度[7-12].

文中针对长江中下游航道水泥疏浚土,以PVA作为加筋材料,水泥作为固化材料,开展三轴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特性研究,考虑纤维的长度、掺量、养护龄期对固化疏浚土抗剪强度(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的影响,分析其对疏浚土的影响规律,得出最优的PVA长度模数及其最佳掺入量.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 土体

试验疏浚土取自于长江中下游航道中水下疏浚土,经过污水厂脱水技术处理后,土体试样的力学特性指标如表1.

表1 疏浚土的力学特性指标

(2) 纤维材料

试验用的聚合物纤维是聚乙烯醇纤维,简称PVA,在试验中所用到纤维长度模数M分别为3、6、9、12 mm 4种.

表2 PVA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质

(3) 水泥材料

试验所用固化剂是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杨春水泥),产自上海.

1.2 试验仪器和方法

试验采用的静三轴仪是TSZ-2全自动三轴仪,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试样为底面直径3.91 cm、高度8 cm的圆柱体,剪切速率为每分钟0.1%应变,即0.08 mm/min,围压分别为100、200、300 kPa 3种工况.具体操作过程参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进行.

2 试验方案

对纤维加筋水泥固化疏浚土进行了静三轴试验研究,主要考虑纤维的掺量F(0、0.1%、0.2%、0.3%)、纤维的长度模数M(3、6、9、12 mm),不同养护龄期D(7、14、28 d),对疏浚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置了一组空白对照.具体的试验方案如表3,试验中选取水泥掺量为6%.

表3 疏浚土固化试验方案

3 试验与结果

3.1 纤维长度模数的确定

为分析PVA纤维的不同长度模数对加固疏浚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选取0.3%掺量的纤维加固疏浚土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在不同养护龄期(7、14、28 d),纤维长度模数分别为3、6、9、12 mm时土样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如图1~4.

(1) 对黏聚力的影响

图1为不同龄期下,纤维长度模数与土样黏聚力c的变化关系,龄期在7、14 d时,随着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土样的黏聚力不断增加,并有稳定的趋势;龄期在28 d时,土样的黏聚力在纤维长度模数为6 mm时最大,随着纤维长度模数的进一步增大,土样的黏聚力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由此可见,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对土样黏聚力的增长有积极作用;但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纤维长度模数对土样黏聚力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掺入纤维的长度模数存在最优值.

图1 疏浚土黏聚力在不同龄期下随纤维长度模数变化Fig.1 Changes of cohesion of dredged soil with fiber length modulus at different ages

为研究纤维在不同长度模数下,土样黏聚力随养护龄期增长而增加的变化率,以养护龄期为7 d土样的黏聚力为基准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如图2.

图2 黏聚力随长度模数变化归一化Fig.2 Normalization of cohesion with different length modulus

由图2可知,在同一长度模数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黏聚力也逐渐增大,且在7~14 d的增长幅度远小于14~28 d的增长幅度;另外,由图2可知,纤维长度模数为6 mm时,土样黏聚力的增幅达到最大,增大约2.0倍,随着纤维长度进一步增大,土样黏聚力的增幅有所下降.所以,掺入6 mm的纤维长度可使土体有最大的黏聚力.

(2) 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图3为不同龄期下,纤维长度模数与土样内摩擦角φ的变化关系,随着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土样的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其中,龄期在7、14 d时,土样的内摩擦角随着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降低幅度较大;龄期在28 d时,土样的内摩擦角随着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降低幅度较小.这是因为纤维在掺入疏浚土后有一定吸附自由水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在土颗粒中的滑移效果,从而降低了纤维与土颗粒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纤维长度模数越大,滑移效果越明显.

图3 疏浚土内摩擦角在不同龄期下随纤维长度模数变化Fig.3 Variation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dredged soil with fiber length modulus at different ages

为研究纤维在不同长度模数下,土样内摩擦角随养护龄期增长而降低的变化率,以长度模数3 mm,养护龄期为7、14、28 d土样的内摩擦角为基准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如图4.

由图4可知,在同一长度模数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土样的内摩擦角逐渐下降,且降幅也逐渐减小.其中,试样在养护28 d时,内摩擦角变化平缓,此时纤维长度模数对内摩擦角几乎没有影响;而相对于养护7、14 d,内摩擦角变化较大.所以,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纤维长度模数对土样内摩擦角的影响趋于稳定.

图4 内摩擦角随长度模数归一化Fig.4 Normalization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with different length modulus

由分析可知,试样在纤维掺入量为0.3%时,在相同的养护龄期下,随着纤维长度模数的变化,加固疏浚土的黏聚力在长度模数为6 mm达到最大值;而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土样内摩擦角随着纤维长度模数增大而降低的速率趋于平缓,即纤维长度模数对土样的内摩擦角影响趋于稳定.所以,选择6 mm长度模数的PVA,养护28 d具有较好固化效果.

3.2 掺量的确定

为分析PVA纤维的不同掺量对加固疏浚土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根据分析,选取6 mm纤维长度模数的加固疏浚土进行试验研究,得到在不同养护龄期下(7、14、28 d),纤维掺量分别为0、0.1%、0.2%、0.3%时土样抗剪强度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如图5~8.

(1) 对黏聚力的影响

图5为不同龄期下,纤维掺量与土样黏聚力c的变化关系.如图5,龄期在7、14 d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土样的黏聚力不断增加,并有逐渐收敛的趋势;龄期在28 d时,土样的黏聚力在纤维掺量为0.1 mm时有最大值,随着纤维掺量的进一步增大,土样的黏聚力趋于定值.这即说明,纤维的有无对固化土黏聚力起着关键的作用,但随着养护时间的增长,纤维的掺量的影响趋于平缓,主要是其含水率减少的原因.所以,纤维的掺量并非越多加固效果越好,而是存在最优值.

图5 疏浚土黏聚力在不同龄期下随纤维掺量变化Fig.5 Changes of cohesion of dredged soil with fiber content at different ages

为研究纤维不同掺量下,土样黏聚力随龄期增长而增加的变化率,以养护龄期为7 d土样的黏聚力为基准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如图6.

图6 黏聚力随掺量变化归一化Fig.6 Normalized graph of cohesion with different fiber content

由图6可知,在同一掺量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黏聚力也逐渐增大,且在7~14 d的增长幅度小于14~28 d的增长幅度;由图6还可知,纤维掺量为0.1%时,土样黏聚力的增幅达到最大,随着纤维长度进一步增大,土样黏聚力的增幅有所下降.所以,掺入0.1%的纤维长度即可使土体具有最大的黏聚力.

(2) 对内摩擦角的影响

图7为不同龄期下,纤维掺量与土样内摩擦角φ的变化关系,在掺量为0时,试样的内摩擦角有着很小幅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水泥固化,吸收水分,增大了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后续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土样的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这还是因为纤维在掺入疏浚土后吸附自由水的缘故,增大了在土颗粒中的滑移效果,纤维掺量越大,滑移效果越明显.

图7 疏浚土内摩擦角在不同龄期下随纤维掺量变化Fig.7 Variation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f dredged soil with fiber content at different ages

为研究纤维在不同掺量下,土样内摩擦角随养护龄期增长而降低的变化率,分别以养护龄期为7、14、28 d土样的内摩擦角为基准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如图8.

图8 内摩擦角随纤维掺量归一化Fig.8 Normalized diagram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with different fiber content

由图8可知,在同一纤维掺量下,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土样的内摩擦角逐渐下降,且降幅也逐渐减小,都趋于平缓.所以,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纤维掺量对土样的内摩擦角影响趋于稳定.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纤维长度6 mm时,试样的黏聚力随着掺入量的增加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在养护28 d时,试样的黏聚力在掺量0.1%时到最大值,而内摩擦角在养护28 d时基本趋于平缓,不会随着掺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选用6 mm长度模数的PVA,掺入0.1%时,对长江中下游疏浚土的加固效果最佳.

4 结论

(1) 养护龄期为7、14 d时,固疏浚土的黏聚力随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逐渐增大;养护到28 d时,其黏聚力随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有最大值.

(2) 随着纤维长度模数的增大,土体的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长度模数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不大.

(3) 养护龄期为7、14 d时,加固疏浚土的黏聚力随纤维掺量的增大逐渐增大;养护到28 d时,其黏聚力随纤维掺量的增大有最大值.

(4) 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大,土体的内摩擦角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且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掺量对土体内摩擦角的影响趋于稳定.

(5) 试样在养护28 d下,掺入纤维长度模数为6 mm时,对长江中下游疏浚土的加固效果最佳,最佳的纤维掺量为0.1%.

猜你喜欢
黏聚力模数摩擦角
基于单片机和模数化设计的低压侧电压监视与保护装置
模数化设计方法在景观铺装设计中的应用
共点力平衡问题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尝试用特殊求极值的方法进行自编物理题
巧用摩擦角解决高考力学中的极值与临界问题
集成装配建筑技术发展与范式研究
龙泉驿区雷电灾害风险调查评估与区划
土体参数对改良黄土边坡变形的影响
黏聚力强度对滑面作用的差异分析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土体抗剪强度参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