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2021-10-22 07:55王法刚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机械化农作物生长

王法刚

(诸城市农机农经发展中心,山东 潍坊 262200)

1 信息技术对于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所生产出来的粮食,要确保每一个人都可以吃饱饭。但是,目前在农业方面,我国的信息技术并不能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便利性,而且许多的农业工作者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先进技术。信息技术促进人类的生活,目前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如今的社会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可以快速促进农业的发展,帮助农民获得更多的农作物产量,进而给他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提升生活品质。但是,目前我国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办法将信息技术与农业做到高度统一,这就无法为农民谋福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

利用信息技术去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全面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农业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已经有了一些机器可以帮助实现农业信息化技术,比如,自动收割播种机、土壤营养监测仪以及航空驾驶播种机等,这给我国农民种植农作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对于我国社会大环境而言,很多农村的青壮年都选择了去大城市打拼,这就导致在农村没有过多的劳动力,无法大力推进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对于一些面积十分巨大的土地管理方面而言,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引进机械化的生产,是提升农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促进措施。而且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融入高效的信息技术,可以大力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确保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土壤合理利用,同时可以起到保护资源的作用,为农业工作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2 农业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缺乏技术过关的工作人员

全面提升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并在其中融入高效的信息技术,前面仍有漫长的农业转型发展道路,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开拓。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属于农业与信息技术连接的主要媒介,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快速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而言,由于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务工,这导致大部分地区的农活都缺乏强壮的劳动力,而且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没有优秀的技术人员去促进。同时,很多工作人员都只是有专业的知识,而缺乏实际的经验,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并不能够及时地解决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技术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沟通都会受到限制,就更无法为农民提供高效的信息技术服务,使得我国基层农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更加阻碍了农业发展信息化、机械化的进程。而且,很多的农业技术人员并没有经过统一的培训,他们的水平是不一致的[1],再加上各种其它辅助因素的影响,为了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而打造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是十分困难的。

2.2 农业机械种植的形式化

我国属于土地大国,这意味着我国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更意味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信息技术与农业的有效融合,可以快速提升农业活动的开展进程。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要求在具体农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结合可以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中,很多农业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都没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去支持工作。对于基层工作者而言,他们不能够把先进的农作物生产技术传授给农民;对于农民而言,他们对于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十分浅薄,并不全面,他们认为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是足够的,自动化生产反而不会取得很好的成效。这导致很多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提出的机械化生产,便一直处于一种形式主义的状态,严重阻碍了基层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建设。

3 依托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电子设施的利用

为了确保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得到快速提升,农作物产量可以不断增加[2],科技人员,就要学会使用电子仪器密切监测农作物的生长动态,控制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循序渐进地增加信息技术的控制范畴,保证相关的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可以得到更加安全、高效的应用。一旦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问题,技术人员要第一时间作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及时化解危机,这会让农民从心底里认可农业发展的机械化与信息化,进而推动农民自觉地加入到农业发展智能化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去。为了更好地监测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相关的科技人员可以依据产品的具体需求,适时调整参数设计,利用高效的技术去辅助监测活动。目前,人工智能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相关的AI技术也在各个行业中都得以体现,参数化的设计理念在不断普及,很多研发出来的农业机械产品都进行了相关的参数设计,专业的农业知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会让农业机械的参数化设计更加完善,同时可以保证机器能够得到大力推广。

3.2 做到人机合一

为了确保农业机械化水平可以得到大力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农作物生产的现实状况里,做到人机合一,提升与机器的配合力度[3]。目前,利用信息技术去设计一款可以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态的仪器,已经不是什么难事,有些先进的仪器,还可以根据每日监测的情况,智能化地得出产品日后的生长态势,这就属于工作人员与机器之间的良好沟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作物所出现的各种生产危害问题,确保农作物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可以引导着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朝着更加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社会收益。

利用监测体系去收集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主要是检测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水分、营养状态与叶绿素的含量、根茎的位置是否发育健康等多方面情况,依据这些内容,仪器可以精准地判断农作物的健康程度,并预测其产量。我国很多的科学技术人员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可以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出参数检测装置,预测空间里农作物的营养分布情况,并判断是否需要提高施肥的力度,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人机配合,同时,也属于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进步,不仅完美地诠释了信息技术与农业发展的结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效,而且也帮助我国农业迈上另一个新的高度。

3.3 全面掌握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农民只有全面了解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信息,才可以依据具体的情况,作出相应的补救手段,这是确保农作物可以健康成长的主要手段。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信息有土壤是否具备足够多的营养,气候是否符合农作物的生长状态,是否有足够的水源,农作物本身的生长是否健康[4]。这些信息体现在不同的维度,并且变化性极强,想要一次性地观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时,就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将智能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农业机械化管理过程中,时刻收集农作物的生长信息,帮助农民快速判断具体情况,并采取实际行动。而且,当农作物成熟以后,进入收获季节,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控制农业机械设备,代替人力,节省了许多的工人支出成本,也能够有效地缓解在收割过程中造成的粮食浪费问题,最大程度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导航技术与农业机械的有效结合,可以利用自动转向技术实现控制,机器可以根据人设定的路线自动行驶,这属于我国农业机械导航技术的巨大进步,这一仪器可以对果园配药与采摘工作进行精细的管理与操作,可以节省许多劳动力支出[5]。

4 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农业机械化的进程需要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而农业趋于机械化,可以给这一行业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能节约许多成本,减少一些资源的浪费,在具体转型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在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率,确保社会大众可以认识到机械化生产的重要性,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发展阻碍问题,使农业可以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同时,可以大力提升土地的产量,增强农业工作的质量以及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其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相关部门都要及时作出调整,认真完善,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

猜你喜欢
机械化农作物生长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碗莲生长记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