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2021-10-22 07:55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8期
关键词:混交林营林病虫

宋 勇

(新沂市唐店街道办事处农业农村办公室,江苏 新沂 221400)

1 应用营林技术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意义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而言,运用营林技术是近年来较为普遍采取的做法。在林木培育过程中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能够显著减少病虫害对林木带来的影响。科学开展林间养护工作,能够确保森林资源质量得以保障。通过培育更加优良的林木幼苗,为林木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合理选择优质树种,有助于增强林木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对于森林中林木的生长管护作业来说,需要坚持做好除草、松土以及施肥等工作,确保林木能够健康成长,进一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营林过程中可以灵活选择混交品种,提升林木类型的多样性,从而增强整体抗病虫害性能,与此同时在混交林种植过程中应当选择扦插育苗的办法,依靠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来提升其抗病虫害能力。

2 森林病虫害产生原因

2.1 人造林增多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政府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继颁布了诸多政策条例来推进退耕还林工作,越来越多人造林得以建成。人造林属于生态修复的关键举措,可以有效促进生态环境修复目标的达成,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持。即便人造林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对自然生态系统予以还原,同时根据科学的手段实施规划,然而人造林和自然林对比起来依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不管是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方面,亦或是生态链的完整性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如果有外来病虫害侵袭,给人造林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1]。

2.2 农药使用不当

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常常采取喷洒农药的方式。合理适量喷洒农药可以发挥出有效的防治效果,然而在实际使用时若没有对喷施剂量予以有效控制,亦或是出现滥用农药的问题,不仅难以实现病虫害防治目标,甚至还会对森林内的其它生物带来影响。

2.3 病虫产生抗药性

森林内常见的病虫害往往都表现出难以彻底根治且生命力顽强的特征。在长时间的防治工作中,这些病虫害开始出现了抗药性,借助于繁衍把抗药基因遗传到下一代。长此以往,森林中很多病虫害类型都拥有了极强的抗药性,对于这一问题很多业内专业人士也深入研究,然而始终无法彻底解决。

2.4 病虫缺少自然天敌

森林生态系统内部没有病虫的天敌是导致病虫害大规模侵害的重要因素。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手段即是进行自然干预,若森林内部的生态链不完整,必然会造成某种生物的无限繁殖,特别是针对人造林而言该问题更加突出。人造林表现出生物类型单一的问题,没有形成完整的生态链,所以当受到病虫侵害后缺少天敌约束,导致病虫大规模蔓延。

3 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具体应用

3.1 科学选苗、育苗

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和环境适应力较强的种苗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实际开始造林前应当根据造林地的具体环境来有针对性选择良种,尽量使用乡土树种。如果需要引入外来树种,必须提前开展小规模试验,保证引入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的实际环境同时不会产生新的病虫害。在对树种实施育苗之前首先需要把种子和育苗地土壤予以全面消毒,以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育苗作业时要科学管控,合理控制温湿度,落实好水肥管理,从而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为之后的造林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3.2 科学营造混交林

单一树种不具备较强的抗性,很可能受到病虫害的威胁,提高防治工作难度。借助于混交林营造不但能够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升,有效保持当地水土,还有助于平衡生态环境。混交林有助于丰富地方生物多样性,可以吸引其它鸟类和昆虫进入,让大部分害虫都能够有天敌对其克制,避免害虫的大规模繁殖和危害,确保害虫和天敌能够在混交林中实现平衡。同时,混交林内的林木落叶会产生腐殖层,腐殖层很容易进行分解,可以带来更多养分,促进土壤肥力的有效提升,为林木健康生长带来充足的养分。混交林的营造可以选择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亦或是不同树种块状混交等各种方式,对于混交所需树种的选择必须要结合地方具体情况予以确定,部分害虫需要在2种或以上的树种上繁殖,防止混交林成为害虫的转主寄主,应按照常见害虫的特性来进行树种选择[2]。

3.3 设置隔离带

森林病虫害出现之后,若没有第一时间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止策略,很容易在短期内大规模蔓延。由于大部分害虫属于飞虫类,表现出较强的扩散能力,特别是针对风多且大的地区,依靠风力可以加快害虫蔓延速度,同时因为部分害虫具有极快的繁殖速度,可能在短期内对林木带来危害。所以针对单一树种较多的地区必须要建设好隔离带,避免病虫害进一步蔓延。建设隔离带能够确保病虫处于某一区域中,为工作人员实施防治提供时间。

3.4 合理间伐

林木的生长受到气候条件、水土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人造林区来说,如果种植方法存在不合理情况,如没有充分考虑到林木之间的间距,那么就会造成林木成年之后密度过高,使得光照面积和通风性大大降低,从而造成林木免疫力逐渐下降,引发病虫害。种植人员必须要加强对林木的优质管理,注重彼此之间的距离,确保在合理范围内的密度控制在正常数值中间。定期施肥,科学间伐,对于密度过大的林木要科学的砍伐,以此避免林木接受空气、养分、光照不充足的现象,切实强化林木免疫力,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

3.5 加强抚育管护

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抚育管护,针对新造林来说,需要对其实施定期除草、松土,科学落实水肥管理。在除草作业后及时松土,松土深度一般控制在10~15 cm,对干旱地区来说可适当增加到15~20 cm,从而有助于土壤通透性的增强[3]。根据幼林的生长状态开展好水肥管理,为林木健康生长带来足够的养分。成林后如果观察到其枝叶过于密集,对林间通风与光照带来影响,造成林木病虫抵抗力降低,必须定期实施间伐,确保林间透光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依靠抚育间伐,对感染病虫害和生长不健康的林木予以伐除,优化林木生长环境,增强林木的抗逆性,确保整个森林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稳定。

4 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4.1 开展预防预报工作

森林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预防工作不到位,森林病虫害预防成本相对于发生之后的治理成本更低,且实际效果更好,所以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当根据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发生规律,针对频繁出现的病虫害现象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构建完善的预警体系。在病虫害发生的初级阶段第一时间通过有效举措实施治理,避免其大规模蔓延。另外需要做好天敌保护工作,通过悬挂鸟笼吸引鸟类,显著降低害虫数量。林区作业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组织定期巡逻活动,发现病虫害后及时予以处置。

4.2 做好检疫工作

我国地域辽阔,生物多样性丰富,很多外来物种能够非常轻易寻找栖息地,同时外来物种往往具备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对本地物种带来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应当落实好检疫工作,避免外来有害生物侵袭,确保森林资源得以有效保护。

5 结语

总而言之,病虫害问题对森林植物会带来非常大的破坏,影响森林内林木的正常生长,甚至容易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威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借助于现代化生态技术如营林技术,促进病虫害防治水平的不断提升。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当主动深入林区,科学选取苗木类型,开展好森林苗木管理和维护工作,尽快落实隔离带建设,提高森林内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借助于这些举措来增强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确保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混交林营林病虫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提高营林生产效益的有效措施
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探讨
试论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