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分析

2021-10-23 08:02蒋燕南秦萍萍刘玉李星汇刘龙丹吕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重度银屑病皮损

蒋燕南 秦萍萍 刘玉 李星汇 刘龙丹 吕东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盐城 224001)

斑块状银屑病为临床多发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具有难以根治、顽固、易复发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威胁[1]。当前临床多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实施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整体效果不佳[2]。近年来研究证实,辅助性T细胞17(Th17)、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A(IL-17A)在斑块状银屑病发病及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故特异性抑制白细胞介素-17(IL-17)通路成为疾病新的治疗方向,司库奇尤单抗属人源性抗IL-17A单克隆抗体,可和IL-17A产生选择性结合作用,阻止其结合受体,并减少趋化因子、炎症介质生成[3]。基于此,本研究拟选取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8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司库奇尤单抗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9月~2021年5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8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3~49岁,平均(36.07±11.71)岁;病程2.1~4.6年,平均(3.35±1.10)年。对照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22~49岁,平均(35.69±12.03)岁;病程1.8~4.9年,平均(3.51±1.07)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组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4]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诊断标准;知情同意本研究;纳入研究前6个月内未接受阿维A胶囊、甲氨蝶呤等规范治疗;年龄>18岁。(2)排除标准:哺乳期/妊娠期女性;过敏体质者;有活动性结核、乙肝、梅毒、艾滋等传染性疾病者;合并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者;存在其他可影响免疫状态的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国药准字H20040122)在皮损部位每日早晚各均匀涂抹1次。研究组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注射液(注册证号S20190023)治疗,入院当日注射300 mg,1次;随后每周注射1次,300 mg/次。两组均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1)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皮损状态、治疗效果,皮损依据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估,记录皮损面积、浸润程度、鳞屑及红斑情况,赋值后计算PASI分值,分值越高则皮损越严重。疗效标准:皮损面积较治疗前缩小≥90%为治愈;皮损面积较治疗前缩小60%~89%为显效;皮损面积较治疗前缩小30%~59%为有效;皮损缩小<30%为无效[5]。治愈+显效+有效=总有效。(2)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水平,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取上层血清送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仪器使用美国Bio-RAD 550型酶标仪。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PASI评分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PAS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SI评分比较(分,±s)

组别 n研究组对照组34 34 22.995 18.440 0.000 0.000 t P治疗前 治疗4周后 t P 14.59±2.38 15.23±2.56 1.068 0.290 4.25±1.10 5.91±1.46 5.295 0.000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76.4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3 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IL-10、IL-17水平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ml,±s)

表3 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水平比较(ng/ml,±s)

时间 组别 n IL-10 IL-17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34 34 t P治疗4周后研究组对照组34 34 t P 6.23±1.69 5.97±1.83 0.609 0.545 12.35±2.06 9.71±1.94 5.440 0.000 23.79±4.35 25.15±5.07 1.187 0.240 12.51±3.39 16.63±4.10 4.516 0.000

3 讨论

斑块状银屑病致病机制复杂,与环境、遗传等均具有密切关联性,患者皮肤经炎症刺激可出现角质,随病程延长会大量脱屑,并造成皮疹,对患者身心状态影响极大[6]。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为临床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常用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皮损状态,但整体效果与临床预期仍存在显著差距[7]。

研究表明,机体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过度可造成真皮细胞活化、增殖异常,引起IL-17等炎症介质过度生成,进而促进CD8+、CD4+所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应答反应,使免疫效应细胞对皮肤产生浸润,最终导致银屑病皮损形成,针对此发病机制,临床多采用生物制剂对患者实施干预,其中司库奇尤单抗应用广泛[8]。刘鸿伟等[9]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司库奇尤单抗对收治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实施干预后发现,其PASI评分得到有效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曹瑞祥等[10]研究证实,经甲氨蝶呤规范治疗后未取得理想效果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4、8、12、16周后,PASI 75应答率分别可达46.15%、84.62%、92.31%、100%。本研究采取司库奇尤单抗对我院收治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实施干预后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ASI较对照组低(P<0.05),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且研究组血清IL-10、IL-17表达优于对照组(P<0.05),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均证实司库奇尤单抗在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缓解皮损程度,调节炎症介质水平,保证疾病治疗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Th17/Treg失衡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IL-17A为Th17细胞重要效应细胞因子,为介导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可由不同类型免疫细胞分泌,Treg细胞则能分泌IL-10,具备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而司库奇尤单抗属针对性抗IL-17A单克隆抗体,可对机体中IL-17A进行选择性结合、中和,以此阻断细胞因子IL-17A在斑块状银屑病发生与进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抑制趋化与炎症介质分泌,调节皮损处炎症反应程度,进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干预效果。

综上所述,斑块状银屑病(中重度)采取司库奇尤单抗治疗,利于皮损状态改善,可调节IL-10、IL-17水平,提升疗效。

猜你喜欢
中重度银屑病皮损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脑卒中吞咽中重度障碍患者经口/鼻腔间歇置管注食营养的护理体会
CAT、6MWT和肺功能检测在老年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病情评估中的意义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优势分析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大剂量戊酸雌二醇对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再粘连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