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5 03:42李木秀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腰椎精细化骨折

李木秀

(廉江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 广东 廉江 524400)

腰椎爆裂性骨折是指受到外力重击而引起创伤的骨折,多发于脊柱的前、中、后3柱,经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脊柱明显畸形,且患者表现出腰椎疼痛、躯体活动受限症状。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合并神经损伤的腰椎爆裂性骨折,该疗法可恢复椎体的高度,解除对神经的压迫[1-2]。但是,骨折手术比较复杂,再加上创面面积大,手术风险较高,容易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在围术期中需借助优质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3]。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单一,主要重视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忽略其康复需求。精细化护理是将护理理念、护理质量等各环节相协调、相互关联的一种干预模式,使护理措施更规范化、科学化,其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护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故本文探讨精细化护理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收集2016年7月-2020年3月于本院行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的4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研究协议书。纳入标准:经X线片、CT、MRI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爆裂性骨折者;存在脊柱畸形、局部疼痛、躯干活动受限症状者;临床资料完善者;有明显外伤史者。排除标准:脊髓病变或非外伤所致脊柱损伤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不能正常交流者;合并恶性肿瘤、急性炎症者;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进行分组,将2016年7月-2018年3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22例),将2018年4月-2020年3月入院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21例)。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区间25-57岁,平均年龄(43.21±4.33)岁;摔伤8例,车祸8例,高处坠落6例。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27-53岁,平均年龄(43.61±4.78)岁;摔伤5例,车祸10例,高处坠落6例。在对比2组一般资料中,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2 方法: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术前向患者说明术前准备工作,并引导其做好术前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证,告知患者术前6小时禁止饮食、饮水,避免过度紧张。术中,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同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液以及呼吸频率等,在手术中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师。术后,检查管道连接是否规范,并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当患者恢复意识后,给予流食,同时嘱咐患者术后应当注意的事项,若有异常需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观察组对患者实施精细护理,由科室护士长、专科医师、责任护士、护士组建精细化护理团队,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多年临床经验,从而制定精细化护理方案;组织护士进行精细化培训,通过图片资料、影像视频讲解相关的操作流程,并说明不遵守规章制度和不认真操作的危险性,使护士意识到规范流程的重要性,让其根据护理方案开展工作,具体如下:(1)精细化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危险管理评估,详细了解其身体状况、家族病史、血型等,针对其可能出现病情恶化、并发症等方面,科学合理预测和评估,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如急救药物、器械等。同时处理患者外伤伤口,使伤口周围保持干燥,避免伤口恶化,而增加护理工作量,加重患者的痛苦。此外,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存在负性情绪,实施个性化干预,从家庭、社会、个人等方面安慰患者,引导其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适当给予夸赞和鼓励,在病房中可播放音乐,放松身心,缓解其术前紧张感。(2)精细化术中护理。将手术温度设置为26℃,湿度为30%-40%,提高患者在手术中的舒适度。由于骨折手术时间较长,容易使患者出现压疮或血流流通不畅的情况,进而影响手术效果,也造成手术风险。因此,护士需要将手术中所用液体放置保温箱,并给予软垫,预防压疮和血液流通不畅,也能避免手术环境温度过低而引起应激反应的情况。为避免手术中出现大出血情况,护士应时刻观察切口周围血运情况,并备好血包和止血带,将每次传递且2次使用的手术器械快速、规范清洁和消毒,提高手术效率,也降低手术感染率。(3)精细化术后护理。术后,护士应帮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避免切口受压,确保其周围血运通畅,同时也要保证脊柱维持水平状态,在受压部位置于软垫,嘱咐患者术后6小时卧床休息。在卧床期间,护士应每隔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术后8小时,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床上下肢活动,避免神经根粘连;术后10小时,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抗阻力膝部伸展运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决定运动量和幅度,合理恢复四头肌力量。术后1天,指导患者进行腰背功能运动。麻药作用消失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此时应在病房放置患者感兴趣的书本、益智类玩具,并定时播放电视或音乐,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对剧烈疼痛者,应给予镇痛药物。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术后出血、肺部感染、压疮、管道脱落等)、疼痛情况以及焦虑情绪。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引导患者在10cm的游动标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总分10分,分数越低则表示疼疼痛程度越轻。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症状,由无至极重,评为0-4分,共14个项目,包括为消化道症状、认知功能、焦虑心境、躯体性焦虑等,分数越低表示焦虑程度越轻。

5 结果

5.1 2组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较低(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护理风险发生率的比较(n,%)

5.2 2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HAMA评分的比较:护理前,2组疼痛评分与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HAMA评分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疼痛评分、HAMA评分的比较(分,

讨 论

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在围术期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护理风险,而常规护理模式缺乏多元化、精细化,难以全面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故在降低护理风险方面收效甚微。精细化护理是从细节方面对患者可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测和干预,进而保证围术期护理的安全性,避免出现并发症,同时也能兼顾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的需求,故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4-5]。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较低(P<0.05),这是因为常规护理注重患者手术效果,容易忽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可出现的安全隐患,同时缺乏对护理风险的预见干预计划,所以在降低护理风险中效果不理想。而精细化护理通过对患者可存在的风险进行预先评估,制定相应的准备工作和实施干预措施,能最大限度避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从细节处做好患者的全面护理,进而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2组疼痛评分与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评分、HAMA评分较低(P<0.05),这是因为在精细化护理中不仅重视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还将人性化护理理念融入护理操作中,满足患者心理、生理上的需求,对患者术后疼痛、术前焦虑进行有效改善,从而显著减轻其疼痛症状和焦虑症状[7-8]。

综上所述,在腰椎爆裂性骨折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安全性,还能改善患者的疼痛、焦虑情绪。

猜你喜欢
腰椎精细化骨折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王阿姨骨折康复记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老年人腰椎滑脱怎么办?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伤筋动骨怎么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