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 家 ”类词汇的文化阐释

2021-10-27 01:16向莹
今古文创 2021年41期
关键词:词汇国家文化

【摘要】 “家”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汉民族社会文化思维、文化体制的体现。以“家”为语素构成的词语高达成百上千个,其意义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单位、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社会领域的单位、政治领域的单位,背后蕴藏着从表层到深层的文化,即集居住与养殖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建筑形态、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文化和“泛近距离化”的认知模式。

【关键词】 家;国家;词汇;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1-0111-02

基金项目:本文由西安翻译学院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B20)。

一、引言

汉字“家”最早见于甲骨文,现属于作为现代汉语常用字和一级字,使用频率较高。它不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是汉民族社会文化思维、文化体制的体现,同时又制约和规范着相应的文化观念、文化心理乃至一切文化活动,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本体论地位,有着从表层到深层的文化意蕴。

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特征的一个重要参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早在几千年前,中国圣人孔子及儒家学说就为家正名,提出“父父、子子”“修身、齐家”等观念,鼓励人人去追求合乎理法的家庭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重视家风,重视家庭建设,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纪委机关等也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

汉语中以“家”为语素构成的词语,在不同权威字典中被收录中高达成百上千个,值得全面搜集、分类和研究。

二、汉语“家”类词汇的词义类别

将不同权威汉语字典中对“家”字的释义及以之为语素构成的一系列词语汇总、分析后,其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一)物质形态的单位

关于“家”字的本义和造字法,一直以来在学界有很大的争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家”字归为形声字,认为“从宀,豭省声。”段玉裁提出了质疑,认为“家”字是会意字,本义是豕之居,引申为人之居。王治功则认为本义为“远古先民人与家畜同居一处。”文化语言学的开山鼻祖罗常培在《语言与文化》中认为“家”反映了中国原始初民时代“家”的形态,即“上层住人,下层养猪”。即便众说纷纭,但对“家”字本义的推断都离不开[+固定][+建筑][+空间]等义素。固定建筑空间作为一种实物,属于自然界中以分立的聚集状态存在的物,因而此义项属于一种物质形态的单位。只有在物质形态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引申出其他事物。

由这一义项构成的词汇数量总体较少,如有表示“所居处所”的家所、家宅、家府、家园、室家等,表示“对所居处所做出某种行为”的回家、到家、在家、安家、搬家等。

(二)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

“家”字还有一部分引申义与血亲或姻亲关系密不可分。血亲指的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而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它们将个人与个人联结起来,组成比“个人”更大一级的单位“家庭”。由于中国封建传统制度以血亲关系为主,使得家从一种单纯的物质形态单位,发展到了一种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因而构成了中华民族万千家庭、家族,使之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此种义项最为常见且构词能力很强,以此为语素组成的一系列词汇的义素可以概括为[+家庭][+群体][+封闭]。其中一部分詞汇如家户、家乡、人家、家门等表示“家族、家庭”,也有部分表示“家中的物质财产”,如:家珍、家业、家当、家财、家产、家计、家藏等,更有大量词汇表示“家中的精神文化或道德规范”,比如家风、家规、家令、家法、家教、家诫、家约、家术、家讳、家训等。此外,还有一部分表示“家庭关系人员”,如:家长、家人、家属、家徒、家口、家眷等。此外,还有如家主公、家翁、家爷、家慈、家父、家母等词汇是“对他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另外,还有如家禽、家蜂、家鸡、家花等是表示“家中所养殖动植物”。

以上词汇不仅体现了家是一种由血亲或姻亲关系组成的单位,而且全面、系统地展现出中华文明中的家所包含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三)社会领域的单位

“家”字的义项还有一部分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学术流派、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等,而由此义项组成的一系列词汇的义素可以概括为[+社会][+群体][+某种公共身份]。“家”从一种单纯的物质形态单位,在发展成为一种比“个人”大一级、由多个人的血亲或姻亲关系组成的单位“家庭”后,继续走向了更大一级的单位——“社会”。这类词汇有一部分是表示“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如:酒家、农家、园家、渔家、田家等,还有一部分表示“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如:专家、行家、作家、翻译家、画家、剧作家等。另外,在社会领域中的家还可以表示“某种学术流派”,如:佛家、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等。

(四)政治领域的单位

“家”字的义项还有一部分表示与政治有关的群体单位或人,由此组成的词汇的义素都包括了[+国家][+政治]。“家”从社会领域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发展到更大一级的“国家”或“天下”,成了一种政治领域的单位。这类词汇如:国家、家国、家天下、王家、公家、汉家、唐家等。

三、汉语“家”类词汇的文化阐释

(一)集居住与养殖为一体的农耕文化建筑形态

汉字“家”由“宀”和“豕”两个符号组合而成,不仅可供人居住的处所,亦可以养殖动植物。如家所、家宅、家府、家园、室家等词汇是表示“表示“所居处所”,回家、到家、在家、安家、搬家等词汇是表示“对所居处所做出某种行为”的,以及家禽、家蜂、家鸡、家花等词汇表示“家中所养殖动植物”的,都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家”是一种集居住与养殖为一体的建筑形态。

有别于西方的游牧文明,中华文明是建立在大陆上的农耕文明,农业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在这种农业社会主体生存方式的基础上,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等,也决定了中华文化的特征,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及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二)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制度文化

宗法制指的是一种将王族贵族按血亲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的制度。它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亲远近区分嫡庶亲疏。

宗法制使得中国封建社会家国同构,用治家方式来治国。汉家、唐家、夏家、随家、秦家等词汇中的“家”即是“国”或“朝代”。国家、家国、家天下等词汇表现出汉民族视个人的小家为国、为天下,或者反过来视国为家。

因此,中华民族格外讲究家的建设和家族的传承。一个家庭的稳定和家族的传承离不开物质财富的保证,于是汉语中有大量表示家中物質财富和道德规范的词汇,如衡量或评判家庭物质贫穷或富有的家财、家产、家底。除过物质基础,家庭建设中更需要精神文化、道德规范的参与,因此有大量表示规范家庭道德的词汇,如家族成员应遵守的家规、家令、家法、家约、家训,需要代代相传的传承家史、家风,按时修订的家谱,务必维护好的家声、努力避免的家祸等。这些构成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中必不可少等物质和精神内容。

(三)“泛近距离化”的认知模式

对家类词汇的文化阐释上,不仅要关注社会、经济、政治等物质、制度类的表层文化,更要挖掘深层次上起作用的精神文化,即一个民族的思维规律、认知方式、观念体系、哲学认识等。

人类有四种距离上的、基本而彼此不可还原的人生维度和生活范围,分别为“零距离”的个人、“近距离”的家庭、“中距离”的社会、“长距离”的天下。四种生活范围还可以根据其间的内在“亲缘”关系,进一步组合成两组:中距离国家与零距离个人为另一组,称为“泛中距离化”,长距离的天下与近距离的人家为一组,称为“泛近距离化” ①。泛近距离化,表明家人之间的关系比之社会成员间关系要亲密得多,其共同生活几乎达到部分彼此、同属一个存在单位的程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重视家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华文明将家文化被置于重要位置之上,专门发展出一整套如何将家建设好、维持好的文化。汉民族从近距离的家出发,靠家风、家教、家规、家戒进行学习、规范、成长,然后进入更大范围的天下政治生活,以治家的方式治国、治天下,从家基本单位到扩大到群体秩序、从家文化基础到政治上层建筑的先后次序。

由此可知,汉民族拥有这种视个人、家庭、社会、天下等距离为“家庭化”的“泛近距离化”的认知模式特征。

四、结语

本文收集了《汉语大词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汉语词典中以“家”为语素组成的一系列词汇,在进行详细、全面的了解后,归纳成系统,其意义可以分为物质形态的单位、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单位、社会领域的单位、政治领域的单位。通过文化符号解析法和文化参照法,认识到“家”作为语言的文化符号功能,解析并揭示出“家”是汉民族社会文化思维、文化体制的体现。

注释:

①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5页。

参考文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汉)许慎撰.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3]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黄卫星,张玉能.“家”字的文化阐释[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5]刘琼.“家”和“家”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向莹,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词汇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