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未了

2021-10-28 04:45文化产业杂志孙香凝
文化产业 2021年25期
关键词:兰考县兰考沙丘

《文化产业》杂志 孙香凝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提起焦裕禄,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一定是当年拼上老命也要大干一场,下定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一心为民的苦干家的印象。五十七年过去了,那个让他操碎了心的兰考县,早已旧貌换新颜。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文思萦系……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省兰考县,有感于焦裕禄为人民服务之精神,重诵此词,希望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力量。

2019年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正式退出贫困县,成为河南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为此,焦裕禄的外孙余音在同年4月4日,写下了这封给外公的信,告诉他兰考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为大家讲述其外公焦裕禄所树立“做人讲感情、做事讲担当”的家风。

“您知道吗?您魂牵梦绕的兰考,如今脱贫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的关怀下摘下了世世代代扣在咱们兰考人头上的那顶穷帽子,过去的沙内涝盐碱变成了今天的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一望无尽的良田和一片片的泡桐林成为了咱们兰考的名片!外公,您知道吗?如今的焦家已经四世同堂,是一个有30多人的大家庭,咱家的第三代也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秉承咱们焦家的家风‘做人讲感情、做事讲担当’,在各自的领域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咱们这个大家庭非常和谐温暖幸福。

……

“随着父母慢慢地变老,我们也都在渐渐地成长起来。您的孙辈中,最小的也都成家立业了。过了而立之年的我们,同样也是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也面临着‘票子’‘房子’‘孩子’等种种生活中的难题。虽然在外人看来,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可以说是自带光环,但我们从来都不敢懈怠,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着。生活中的我们无论过得好与不好,都传承您的教诲,本分做人,担当做事。我们都可以无愧地对您说,我们都是您的好子孙,我们都在践行咱们焦家的家风。”

焦裕禄追求极朴素的生活、极高要求的工作目标,这源于他坚定的精神信仰:心系苍生,胸怀百姓,方能以修身齐家律己,以治国平天下言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才会成为他强大的道德力量。焦裕禄的家风,是焦裕禄精神在家庭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是焦裕禄家风中最闪光的遗产。焦裕禄共有6个子女,他们遵照父亲遗嘱,“任何时候都不向政府要补助、要照顾,不搞特殊化”。焦裕禄经常对家人讲:“人不会被山绊倒,会被土坷垃绊倒”“人要小小气气地过日子,仔仔细细地去工作。”他的孩子们说:“爸爸既是精神财富,也是一种压力在鞭策,决不能给他老人家脸上抹黑。”

焦裕禄留给家人的最后一句话:“我也没啥好留给你们的了……”他留给家人的,是温情美好的回忆和思念,是坚定高尚的信仰和品格,是正直清明的焦门家风。这些,是最珍贵的财富,是最美好的传承。

“如果您活着,您也一定会对咱们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喜不自禁。酷爱唱歌的您一定想不到,我已经成长为国有最大院团、中国歌剧舞剧院的部门负责人,在歌剧《焦裕禄》中演绎了60多场男一号焦裕禄。不知道是不是遗传了您的文艺基因,我从音乐学院毕业后顺利走上了演员的道路,一直在学着您的样子做人、做事。我想,如果您还在世,您一定会指挥我们一家人高唱那首《黄河大合唱》,我多想在您的指挥下去演唱那一段脍炙人口的《黄河颂》,我们一家三十口人也录上视频、发个朋友圈再发个抖音,真是想想都觉得幸福!而这一切,也都仅仅成为了一种奢望,成为了我们永远圆不了的一个梦。想来,梦想还是要有的,只是实现的途径不一样。唱好歌、做好人、做好事,让舞台更大,让观众更多,无论我还是子孙辈的我们,都会在各自的岗位上搭建更大的舞台,唱响更高亢的主旋律!

“外公,如果您活着,您一定会倍感欣慰。您太爱兰考这片土地了,兰考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壑您都用脚丈量过。现在您所牵挂的这片土地变得富饶美丽,您爱兰考的乡亲,他们也会像走亲戚一样来看您……我想,我会扶着您,去看看您治理过的沙丘,走访过的农户,和您亲手种下的那棵泡桐树。”

回想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兰考县,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危害的老灾区。焦裕禄踏上兰考土地的那一年,正是这个地区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较严重的一年,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年最低水平。焦裕禄从到兰考第二天起,就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他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宝贵经验,一点一滴地集中起来,成为全县人民的共同财富,也成为全县人民战胜灾害的有力武器。焦裕禄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其实只待了短暂的475天,却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精神,以带病之躯战天斗地治理“三害”,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铸就了精神上的永恒。

“可是您走了,已经走了很久。我们知道您没有走远,没有走出兰考。或许您只是太累了,想躺在兰考温暖而柔软的沙岗上歇息一下。白色的大理石石棺没有隔断我们,我们还能清晰地看到您的影子。”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时至今日,不少兰考人仍清晰地记得焦裕禄下葬那天的场景:十里八村赶来的乡亲们,聚在兰考县城北郊的一处沙丘下,大家胸戴白花,眼含热泪,在寒风中久久站立……

“语曰:‘货赂下流,犹水之赴下,不竭不止。’今大川,江河饮巨海,世海受之。而让溪谷之主流潦,百官之廉不可得也。夫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也。”焦裕禄书记正是源于这个道理,以严厉的家风为我们展示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以身作则的光辉形象。

猜你喜欢
兰考县兰考沙丘
又访兰考
兰考县
沙丘
会弹琴的沙丘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兰考县政协主席异地宣讲脱贫经验
兰考县
沙丘
兰考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