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影响的疗效观察

2021-10-29 03:33张凯刘云田焦春杰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训练脑卒中

张凯 刘云田 焦春杰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研究时间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肢体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MA、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康复训练;针灸;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几年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致死率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脑卒中由于脑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经积极治疗后,容易伴有后遗症,常见的是肢体功能障碍,发生偏瘫。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成为当今热点问题,康复训练是目前临床治疗主要治疗手段,但尚未形成统一治疗标准,临床疗效差异性较大。我国中医药具有悠久历史,其中针灸是常用的外治手段。针灸通过穴位的刺激,针法等起到疏通经络,重新建立神经反射等,对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本文主要观察康复训练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疗效,研究时间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现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信息

选取研究时间2019年3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符合《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中脑卒中偏瘫的诊断标准,排除造血功能异常、严重肌肉骨骼疾病、肝肾功能及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纳入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年龄32-79岁,平均(58.19±2.45)岁;男性22例,女性20例。研究组年龄31-78岁,平均(59.02±2.11)岁;男性23例,女性19例。上述两组一般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协助并指导患者行翻身起坐、摆骸、摆肩、桥式运动、夹腿等锻炼躯干肌;背屈、屈膝运动训练;坐站位平衡练习;坐位平衡训练;患侧下肢持重训练;步行及驱动轮椅训练;上下台阶训练;重心转移等站立位平衡训练;康复运动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指导,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的如叠被、穿衣、洗漱等日常功能康复锻炼。

研究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穴位选择:下肢取中封、足三里、照海、阴陵泉、三阴交、血海;上肢取合谷、外关、手三里、手五里、曲池、肩髃,借助于提插捻转法用毫针深刺穴位,留针时间15-20min,每天 1 次。

以上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观察28d。

1.3观察指标

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比较,采用 Fugl-Meyer 评分量表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功能越好。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自理,判断为显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有部分改善,生活能力有改善,仍需有人照顾,为有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生活无法自理,判断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变化比较

两组干预前FMA、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MA、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中医学认为脑卒中是阴阳气血失常、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偏瘫的发生主要是脑卒中发生后,筋脉失养,经脉阻塞,因此治疗主要以滋养生津,经络畅通,加强血液循环等为主。针灸疗法能疏通经络、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红细胞压积、血液黏滞度等,达到调理气血、舒经活络等效果。康复医学认为脑卒中后人的大脑具有可塑性,大脑功能能重组,在条件适宜下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因此康复医学强调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在早期给予康复治疗,诱导大脑皮层运动区动作定型的完成,改善机体的运动功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MA、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針灸和康复训练均是对肢体的一种刺激,两者有相同或者类似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取得相得益彰的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针灸治疗方法应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势,患者也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效果显著,利于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游莹乔,戴思佳,张泓.针刺醒脑开窍法联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21,14(1):166-168.

[2] 韩晓晶,穆佳琳.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20):94-96.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训练脑卒中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老年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分析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技术在脑卒中康复训练中的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