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进展与控制策略分析

2021-10-29 03:33陈三广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用人单位

陈三广

【摘要】实施职业病防治,能够及时发现职业病发生根本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将职业病危害控制在最低,是较为有效的疾病控制手段。为保证各行业发展持续性,职工健康能够达到相应水平,对职业病防治相关内容展开研究显得极为必要。通过对职业病防问题的分析,对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进展和控制策略展开全方面解读,旨在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改善职业病防治各项问题。

【关键词】部门监管;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控制;防治体系;用人单位

与其他类型疾病并不相同,职业病具有明显的覆盖面广、不易监管控制以及扩散性强等方面的特征,是影响我国国民幸福与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会对民众工作效率以及自身健康形成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危害较为突出。为对职业病进行有效管控与防治,疾病防治中心等部门纷纷加大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视与研究力度,目前各项工作开展已经取得较大进步,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优化。

一、职业病防治工作进展

本文在此将通过对职业病发病形势以及防治工作开展现状两部分分析着手,对国内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展开分析。

(一)发病形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职业病发病数量已经超过了六十万,尘肺病、职业肿瘤以及急慢性化学中毒等问题,已经对工作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形成了严重威胁。同时,由于职业病具有分布行业广以及中小企业危害较为突出等特点,国内已经确定的且较为常见的职业病已经超过百种,所以整体发病趋势并不乐观。虽然近几年,国内已经加大了对职业病及其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但在具体展开防治工作时,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调整。

(二)防治工作开展现状

(1)部门监管力度有待增强

防治部门监管是实施职业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但部分监管工作开展不到位以及监管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导致监管工作开展,质量受到直接影响,对职业病防治形成了一定限制。根据文献显示,部门监管力度不理想与以下几方面原因有关:①监管部门内部职责设置存在不足之处,防治工作开展较为混乱,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效联动,工作开展协调性以及效率均有待提升;②职业病群体多以农民工为主,以采矿行业以及造纸行业数量居多,没有形成针对性有效管控,防治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③宣传工作不到位,导致群众并不了解职业病危害以及自己的合法权利,没有对自身形成有效保护。

(2)民众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据研究表明,群众对于职业病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由于职工文化水平有限以及企业没有进行有效卫生培训等因素影响,职业病防治措施在具体落实时受到了诸多阻碍,群众并没有认识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没有进行维权的意识,希望能够保住自己的岗位,从而任由职业病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3)用人单位重视程度有待加强

用人单位对于职业病防治的重视程度,会对各项防治工作开展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但目前部分单位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生产效益以及企业发展方面,不仅没有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予以足够重视,同时还存在着对职业病认知错誤以及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在此环境中防治工作开展效果可想而知。

二、职业病防治控制策略

(一)增强宣传培训力度,做好监督处罚管理

为妥善解决防治工作开展问题,确保各项防治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方面要告知用人单位以及普通员工职业病的危害、员工合法权益以及正确的职业病自我判断方式;另一方面需要组织专业部门对职工展开培训,保证其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卫生知识水平能够得到切实提升。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部门监管工作的重视力度,要通过设置完善处罚机制的方式,对各用人单位以及各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展开有效管控,以便通过对处罚手段的合理使用,达到切实增强人员对于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程度的目标,形成良好的防治氛围以及防治环境,进而为各项防治工作高水平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设置诊断机制,构建完善防治体系

为保证防治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有关部门需要按照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各企业、各行业具体职业病防治要求,构建起适用性、实用性较强的职业病诊断机制,并要对诊断程序实施简化处理,为职工诊断活动开展提供更多便利,确保职业病诊断难问题能够得到切实解决。

在实施职业病防治体系构建过程中,首先需要按照疾病防治控制体系以及卫生监督管理改革内容,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之内,做好管理体制优化以及工作机制建设等工作,设置完善急性职业中毒、政监督执法以及防治控制等机制,保证整体体系建设完整性以及应急处理能力;其次,需要在防治控制机构以及卫生监督机构中设置职业病专门科室,要加大对专业骨干技术的培养与聘请力度,购进先进的体检设备以及监测仪器,通过对设备、设施以及人才等内容的优化,保证职业病防治工作整体开展能力;最后加大对人员紧急危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力度,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式以及自我保护方式,保证救治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并要对职业卫生标准体系以及法制等内容展开调整,要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技术支持以及法律保护。

(三)增强机构技术服务能力,保证人员防治水平

机构以及人员的防治能力,是保证防治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关键要素。为进一步增强防治工作开展效果,有关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可通过与高校的密切合作,利用高校在教师资源以及生源方面的优势,对相关专业学生以及在职人员展开专业性培训,保证人员综合实力;另一方面需要设置专业设备管理团队,应保证各种精密仪器以及先进仪器精准度,确保人员在经过培训之后能够准确对设备展开使用,且各项设备可以得到及时维护与更新,能够为防治工作开展提供更大的设备方面支持。同时需要加大市级以及县级专业机构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力度,做好资源配置以及资源整合,从而实现多部门有效协调联动,保证防治服务水平。

(四)按照预防为主原则,设置危害评价机制

在进行职业病防控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预防为主原则,从源头起做好防治以及治疗等一系列工作,构建起健全的危害评价机制,确保该疾病可以得到有效防控。有关部门要在现有评价机制基础上,结合冶炼以及采矿等行业具体情况,设置职业病危害项目具体内容以及针对性监管防控方案,科学实施危害防护设施建设,保证在本职开展过程中职工能够得到最大限度保护。此外,为保证用人单位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高发病企业展开严肃处理,营造出严肃的执法氛围,为防治工作开展创造出良好环境。

(五)增强领导力度,确认监管职责

为保证各项防治工作可以有序进行,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帮助用人单位领导以及防治中心领导真正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可通过组织人员参加专业学习培训的方式,使其能够真正体会到该项工作的价值,并主动投入到工作之中,为工作高质量落实提供保障。同时需要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需要按照部门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要求等,对其监管责任进行分配,避免出现监管工作相互推诿的状况,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得到顺利推广,监管体系可以真正做到全覆盖,进而达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标,避免职业病问题出现规模化状况。

结束语:

由于职业病防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项目,所以有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疾病防治工作的关注程度。应以现有防治工作开展经验为基础,对各项防治问题以及弊端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应对方案,以便通过完善防治体系以及增强部门监管等方式,做好疾病防控以及宣传等工作,确保各企业以及员工能够对该疾病予以足够重视,各项工作开展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从而将职业病危害控制在最小,保证员工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黄文琪,徐宇萍,刘小安,刘永泉.不同规模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20,33(05):430-432.

[2]唐敏珠, 褚敏捷. 2010-2018年我国职业病发病情况及防治现状[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20, v.38;No.227(02):41-44

[3]田娇, 高华北, 朱志良,等. 职业病诊断问题与对策[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0, v.19(02):160-162.

[4]王峻涛. 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 252,255页, 2019.

[5]赵欣然, 赵立强, 秦莹. 我国职业病防治现状与对策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年46卷15期, 2720-2722,2727页, ISTIC PKU CA, 2019.

[6]柳志强.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现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國继续医学教育, 2018, v.10(22):53-54.

[7]刘泽城. 职业病诊断鉴定中的问题和对策[J]. 劳动保护, 2020, No.535(01):70-72.

[8]刘源. 农民工职业病患病特征调查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 v.37(01):68-69.

猜你喜欢
用人单位
关于与特殊岗位劳动者书面劳动合同签订的责任分析
劳动者被判刑,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时要支付违约金吗
如何应对未参加工伤保险而发生的工伤纠纷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铁饭碗
被辞退后得不到经济补偿的“七种情形”
员工辞职后反悔,HR怎么办?
这32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仨月胸透四次,“共享体检”卡在哪
柳州市鱼峰区大力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超退休年龄工伤有望获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