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疗效评价

2021-10-29 08:39李燚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李燚

摘要:目的:分析分级护理用在小儿静脉渗出护理中,对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疗效。方法:将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接收的小儿静脉治疗的患儿100例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按1:1比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50例观察组用分级护理,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儿依从性。结果: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6.0%少于对照组24.0%(P<0.05);患儿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渗出护理中,为预防输液风险事件的发生,采用分级护理后,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既减少了小儿输液风险事件,又提升了患儿依从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级护理;小儿静脉渗出;小儿输液风险;患儿依从性

在小儿疾病的治疗中,输液治疗属于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因小儿天性使然,在静脉治疗中会出现静脉渗出,增加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小儿静脉输液又为护理的一项基本的环节,也是预防、治療疾病的主要方式。因小儿血管较细,生性好动,会在输液治疗出现静脉渗出,引发局部肿胀、疼痛,严重时还会引发组织坏死,即会增加患儿的痛苦与感染率,又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医疗纠纷。因此,在小儿静脉渗出护理中,配合分级护理非常有必要。本文就以100例静脉治疗患儿为背景,分析分级护理用在小儿静脉渗出护理中,对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内容做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接收的小儿静脉治疗的患儿100例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按1:1比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男、女分别28例、22例,年龄0.5-7.0岁,年龄中位数为(3.55±1.66)岁。50例观察组男、女分别29例、21例,年龄0.5-7.5岁,年龄中位数为(4.05±1.86)岁。由于患者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以下研究可比。本次研究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即对输液治疗中的每一项护理工作认真做好,固定好针管,在输液时做好巡视工作,及时了解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基于此,50例观察组用分级护理,如下:

1)建立静脉渗出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师、护士长、经验丰富的护士组成,以患儿的渗出时间与部位、范围、对症措施、预后效果等进行相应的分类、总结、记录,参照静脉输液护理标准,结合小儿身体情况,分为相应的静脉渗出级别。根据不同的级别,采用相应的护理手段,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培训。2)在小儿静脉渗出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在输液前做好查对工作,家属签字后再用药。对于出现风险事件者,需要立即将针管拔出,重新更换穿刺部位。强化渗出部位管理,如有必要,及时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态度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尽快安抚家属的情绪,预防纠纷。并做好相关记录。3)在穿刺时对患儿进行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讲解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按要求固定好患儿,预防其乱动。在输液中做好巡视管理,观察患儿的呼吸、面色、穿刺部位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患儿依从性。

风险事件:感染、血管损伤、外渗。

用自制量表,评价患儿依从性,总分100分,分为不依从、部分依从、完全依从。100%-不依从率=患儿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的分析,若数据之间存在组间差异性,则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风险事件发生率:观察组6.0%少于对照组24.0%(P<0.05),见表1。

2.2患儿依从性比较

患儿依从性,观察组(完全依从38例、部分依从11例、不依从1例)高于对照组(完全依从27例、部分依从16例、不依从7例)(P<0.05)。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在静脉输液治疗中,易受多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导致药物出现外渗,故其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护理问题。特别是在儿科护理中,其的出现与多种原因有关,主要原因有小儿与成人相比,输液治疗配合度不高,故出现输液风险事件,导致药物出现渗出。而输液渗出的主要原因有针头固定不牢、家长没有做好小儿固定管理、滴注的速度较快、外力的牵拉等。再加上小儿血管较细,穿刺难度较高,也会引发穿刺失败,增加护理风险。因此,为了保证护患关系和谐共处,预防静脉渗出风险事件的发生,需要在小儿输脉治疗中,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以此来提升治疗效果。

分级护理是一项针对性、管理性较强的护理服务,为了避免小儿静脉输液多次穿刺,应用此护理非常有必要。在分级护理中,对不同的渗出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管理。同时组建护理小组,对其进行定时培训与考核,提高护理效果。强化药物管理,对高危药品进行细化管理,制定相应地风险应急预案,保证意外出现时可以及时处理;与家属做好交流,让其明白输液中的相关事项,有助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分级护理用在小儿静脉渗出护理中,对降低小儿输液风险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婷婷.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08):134+136.

[2]雷李霞,薛莹莹,权娟,等.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对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9):1247-1248.

[3]张风梅.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12):1629-1630.

[4]赵雅琴.静脉渗出分级护理在小儿输液风险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口岸卫生控制,2019,24(02):26-28.

[5]陆红霞.小儿静脉渗出分级护理降低小儿输液风险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3):43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