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术的护理要点及对策

2021-10-29 08:39徐亚罗磊胡思琴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外伤急诊心理状态

徐亚 罗磊 胡思琴

【摘要】目的:了解急诊外伤患者清创缝合术的护理要点以及对策。方法:从我院2019.11-2020.11收治的急诊外伤患者中抽取50例。对50例患者开展清创缝合术,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患者SAS分值、SDS分值,分析患者愈合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SAS分值、SDS分值低于對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VAS分值为(2.32±0.21)分,38例患者一期愈合,一期愈合率为76%。结论:对开展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愈合。

【关键词】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术;护理;心理状态

急诊外伤是临床常见创伤类型,主要以手术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其中清创缝合术应用广泛。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患者多为交通事故、殴打、机械等原因导致的创伤,属于非致命性体表创伤。患者因伤情影响,加之对手术以及术后情况缺乏认识,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因此临床需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我院就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9.11-2020.11收治的急诊外伤患者中抽取50例。对50例患者开展清创缝合术,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为18-77(45.21±1.21)岁。致伤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执行。

1.2 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清创缝合术适应症;患者体征指标稳定;患者在知情情况下加入研究。

1.2.2排除标准

伴有精神障碍、交流障碍、意识障碍;妊娠期、哺乳期女性;伴有严重合并症。

1.3 方法

患者均予以清创缝合术,患者平卧,取盐酸利多卡因(2%)经注射用水稀释至1%浓度,再予以患者局麻。常规消毒患者创口,并进行冲洗,予以生理盐水以及碘伏(0.5%),减轻创伤处的刺激以及疼痛感。预防炎症发生,促进创口愈合。

同时予以患者综合护理:

(1)术前护理

院内医护人员需保持较好的判断力以及观察力,及时做好分诊,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患者就诊时,由护士带领至请创室。术前做好安置工作,并告知值班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若患者独自就诊,护士则需协助患者拿药挂号。告知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对患者说明请创手术的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缓解负面情绪。

(2)术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并保持与患者交流,转移患者注意力,消除紧张感。手术室保持温度为25℃,保持湿度为50%。术中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并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严格对手术器械进行消毒,遵循一人一用一消毒的原则。污染器械以及疑似污染的器械,需要及时更换。术中适当扩大需要消毒的皮肤范围,遵照手术流程完成清除缝合术,预防院内感染。

(3)术后护理

术后应用生理盐水对患者伤口进行清洗,确定伤口包扎和固定合理。同时转送患者至留观室,确保患者安全无出血倾向,患者需在体征指标稳定后再离开。

1.4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

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价,分值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②疼痛评价

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分值为0-1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疼痛越明显。

③一期愈合率

记录患者的一期愈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以%和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采用“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状态变化

干预后患者SAS分值、SD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预后指标

50例患者VAS分值为(2.32±0.21)分,38例患者一期愈合,一期愈合率为76%,其余12例患者二期愈合。

3 讨论

在目前,医疗技术发展快速,这也使得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得到革新。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护理服务工作意义深远,对诊治效果、预后影响均有积极影响。急诊外伤属于临床常见疾病,部分患者受伤情症状影响,加之对手术流程缺乏了解,过于担心手术效果,导致心理状态出现波动,影响其依从性以及手术疗效。

因此,针对急诊外伤开展清创缝合术患者,临床需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我院对急诊外伤清创缝合术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SAS分值、SD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VAS分值为(2.32±0.21)分,38例患者一期愈合,一期愈合率为76%。分析认为,通过开展护理干预,可有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针对性予以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心理对手术疗效造成影响。同时,综合护理的落实,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综上所述,对急诊外伤开展清除缝合术治疗的患者,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 王蕾. 优质护理模式对急诊外伤抢救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 心理月刊, 2019, 14(12):118-118.

[2] 薛施霞.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 8(22):98+166.

[3] 刘英惠. 急诊科外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20(4):275-276.

[4] 任晓利. 急诊手外伤患者的清创处理及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 2019, 27(17):66-67.

猜你喜欢
外伤急诊心理状态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1例严重复合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
隐睾、睾丸外伤与睾丸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