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10-29 08:39姚瑶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围术期护理并发症

姚瑶

摘要:目的:探索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诊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2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观察组术后1d、3d、7d的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肯定,促进术后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胸外科;围术期护理;呼吸功能训练;并发症

心胸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食管癌、心脏疾病等的重要方法,但是由于手术的时间较长,且手术可能对下呼吸道等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呼吸道的分泌物增多且不易排出,影响术后呼吸功能。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而不敢大力咳嗽,也容易使得呼吸道内痰液蓄积,增加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影响术后康复。因此,加强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呼吸功能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特探索呼吸功能训练对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的52例患者来源于我院心胸外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诊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3-70岁,平均(58.7±5.2)岁;手术类型:开放性手术13例,胸腔镜手术13例;疾病分类:肺癌12例,食管癌7例,心脏病7例。观察组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45-72岁,平均(58.5±5.4)岁;手术类型:开放性手术15例,胸腔镜手术11例;疾病分类:肺癌10例,食管癌10例,心脏病6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同类疾病的手术方法相同,由同一组医师开展手术,在围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术前准备、心理疏导、术后的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早期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呼吸功能训练,主要措施包括:(1)呼吸功能训练的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确诊后,护理人员在床旁讲解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的积极意义,并发放健康手册,配备呼吸训练的方法、作用等,录制完整的训练视频给患者观看等,让患者对呼吸功能训练有正确的认识,掌握训练的重点,提高训练积极性和自信心。(2)术前的呼吸功能训练。术前3d开始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以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呼吸操为主,指导患者每次训练10~15min,每日2次,呼吸训练中全程由护士陪同指导。(3)术后的呼吸功能训练。于术后第1d即可开始呼吸功能训练,①呼吸器训练。患者取平卧位,选择TB-93250呼吸训练器,将吸气软管连通呼吸训练器,指导患者含住吸气软管,双手握住训练器,然后缓慢吸气,并观察白色活塞的上浮情况,当上浮到预期的刻度后引导患者保持吸气状态屏气2s,然后取出吸管,以缩唇方式缓慢吐出胸腔内的气体,吐气时中腹部内凹,右手向前下方施加压力,整个训练中保持全身放松。每训练一次休息5min,每日进行4次训练。②咳嗽训练。患者取半坐卧位或是站立位,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呼气,在呼气约2/3时大力咳嗽,反复多次,每日3~4次。③缩唇和腹式呼吸训练。与术前的训练方法相同,每日进行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以及缩唇-腹式呼吸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痰量(记录术后1d、术后3d、术后7d的排痰量)。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数据资料后輸入SPSS22.0软件中检验,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的排痰量比较  观察组在术后1d、3d、7d的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心胸外科手术具有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等特点,手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较大,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临床研究发现有将近40%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呼吸道在术后得不到有效的清理。传统的呼吸训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肺功能,但是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概率依然较高。基于此,本院结合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特点,开始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从术前的训练开始,痛术前的呼吸功能训练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膈肌活动幅度,使患者能自主支配任何部位的呼吸肌活动,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力。术后通过缩唇、腹式等呼吸训练和咳嗽训练进一步有效清理呼吸道,促进肺复张,改善肺通气量和供氧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同时为进一步提高训练效果,在术后采用呼吸训练器训练,其具有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量化的优点,能促进呼吸频率降低,升高气管内压,避免小气道的过早塌陷,使得肺内残留气体有效排出,增加潮气量和有效通气量,扩张胸廓,增大胸膜腔内的负压,改善呼吸功能。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d、3d、7d的排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效果肯定,有助于促进术后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蔡利娟. 呼吸训练器的应用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0):3733-3735.

[2]熊丹红. 围手术期呼吸训练器呼吸功能锻炼在心胸外科患者快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医疗装备,2021,34(2):172-173.

[3]练银霞,陈振强,叶生爱.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训练器呼吸功能锻炼效果[J]. 护理学杂志,2017,32(8):40-41,47.

[4]王琳. 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J]. 医药论坛杂志,2019,40(12):114-116.

[5]张劼,易毅. 围术期呼吸训练器与振动排痰背心排痰在胸腔镜肺癌手术患者中护理效果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1,27(2):265-268.

猜你喜欢
围术期护理并发症
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炎的护理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的指导意义分析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主动脉瘤75例围术期护理思路构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