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01 01:16黄航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习作思维教学

黄航

发散思维之所以能够具有很大的创造性,就是因为它可以使人在遇到问题时使思维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得新颖性的答案。但是,发散思维的创造性又离不开辐合思维,只有通过思维的辐合才能从对各种答案的分析、比较中选择出其中一种最佳的答案。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运用联想、想象、猜想、推想等尽量地拓展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进行或顺向、或逆向、或纵向、或横向的灵活而敏捷的思考,从而获得众多的方案或假设。

一、发散思维的涵义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二、发散思维的特点

发散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流畅性

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數量特征。

变通性

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独特性

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感性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三、发散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在查阅大量资料以及根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小学阶段发散思维的培养策略方面我们做了如下的探索。

1.组合思维

从某一事物出发,以此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与另一事物联结成具有新价值。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向别人不敢想的,你已经成功了一半;做别人不敢做的就会成功另一半。”

那么,在聊如何培养之前我们先看看各运动项目大致的思维方式。体育运动中的项目有很多那么项目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必定不同那么田径项目和赛道是直线的。运动员普遍都有一个直线思维,因为没有身体对抗,打败对手的思维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说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高、更强、更快就可以了。他们的性格比较开朗而且表达比较直接有时候甚至有一点偏执。第二种像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没有身体接触的一类隔网运动大多数是依靠智力思维来比拼想要打败对手是除了苦练技术以外,需要在比赛中寻找对手的弱点和失误,有耐心善于观察思维也更加灵活,也就是说想法更多一些,这一类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我在学校常年负责校足球队的训练工作,结合的足球这项运动,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训练中关于孩子发散性思维培养的一些感受。

首先,我们从器材上说,足球除了踢以外还有什么用途?当篮球一样拍,当排球一样垫,当实心球一样投。我想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是这样的答案,也有个别孩子给出了下面的答案。

(1)必要时可以用来替代圆规画圆。

(2)作为礼品送朋友表示友爱

(3)当商品出售获得利润

(4)在野外,必要的时候可以救生用的浮球。

(5)可以当作玩具的轮子。

(6)如果足球足够多的话,可以拼成一条船。

答案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只有你想不到,存在即是合理。

我记得有一次带队参加5人制足球比赛,中后卫中场拿球,按照常规应该将球快速转移给同伴,自己继续保持在中路,注意防守。就在那一瞬间,他做出了大胆的决定,自己带球冲向了前场,迅速打乱了对方的防守,为我们赢得了机会。形成一次有效的进攻。一次不经意的变化带来了很好的战术效果。

篮球进攻教学中的发散思维的应用,1.会引导学生合理的进攻位置,控球的后卫队员选择进攻的角度。2.合理的沟通,包括语言、手势、目光交流等等。3.人和球的快速转移。4.合适的距离和空间。5.投篮的时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有效体改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孩子练习的兴趣。结合集中思维的配合,合乎逻辑的判断、严谨有序的推理,逐步培养成稳定的思维能力。

每个体育项目学习经历都会有是学习规范技术,用规范技术,依据自身调整规范技术,反复练习行成肌肉记忆的过程。体育教育致力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着力点是体质健康,拼搏精神,公平竞争规则意识以及纪律性。我们会发现体育的育人功能中规则意识和纪律性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着同一性,也就是依据规则条文和战术计划做出有效的执行。而在现实体育竞技过程中,竞技过程瞬息万变,正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思维变通培养的关键时期。

2.平面思维

以构思二维平面图形为特点的发散思维形式如用一支笔一张纸一笔画出圆心和圆周。英语教师我们如何能够在英语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的表达能够具有一定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呢?我想从英语教师教学活动设计的角度来说一说英语课上,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品质,从而让学的表达更加丰富,更加灵动,更具创新性呢?我们以三个活动为例:

(1)我们先看这个传球的活动。作为老师我们站在圆圈的中央,我把球逐一传给学生,传的时候我说throwtheball,学生接球说catchtheball。学生再回传,说throwtheball,教师接球说catchtheball,同样的方式再重复。请大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谁的练习最多?显然是教师练习的次数最多,这就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维,教师做好示范后,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小组练习,是不是就可以增加学生的练习量了呢?变一对一的师生互动变为生生互动,是不是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从单点思维到多点思维呢。

(2)还以传球活动为例,我们通常的思维都是接不到球判为失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竞争,学会了技巧。如果我们能够变一下规则,即学生如果接不到球,判发球人失分,这样的规则中的活动,学生学会的是合作,是协作,是互助。

(3)颜色主题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颜色与单词的匹配是教师通常都会做的认读层面的活动,但是怎样做才能更有效,更发散,从而更加真实地反馈学生的认读水平呢。通常教师的做法是将颜色一对一地让学生进行粘贴匹配,或者连续匹配,但由于是一对一,即颜色也是一个,单词卡也是一个,很有可能学生匹配到最后是使用排除的方式做对的匹配。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在匹配过程中,由单点选择到多点匹配,即颜色单词不止一个,与相应的颜色进行匹配。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变一个低阶思维的活动变成了一个中等思维水平的活动。而且,有效地检测了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了单词的认读,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简而言之,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载体,活动中传递给学生的应该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更理想的状态是将人本教育、文化渗透其中。

3.多路思维

解決问题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而是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语言类教学会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都需要我们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异想天开、奇思妙想。下面想和大家交流两点:

第一点就是:要淡化标准答案,鼓励多向思维,让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

很多语文老师都知道,《想别人没想到的》是北京版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有位画师要考考他的三个徒弟。就给每个徒弟一张同样大小的纸,让他们画骆驼,看谁画的骆驼最多。

大徒弟用细笔密密麻麻地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想:纸只有这么大,于是他画了许许多多骆驼的头。

小徒弟当然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他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若隐若现,恰恰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这就是发散思维在生活中的体现。

第二点想说:培养发散性思维最大的绊脚石——就是思维定势。

上大学学习心理,老师搬来一个大箱子,一上课就问:咱们班谁离奇最大,然后请出力气最大的男生走到台前,帮他搬箱子。结果怎么样呢?男孩子铆足力气一搬,却发现这是个空箱子。其实老师并没有说这个箱子很沉,她只是问了谁力气大,大家就不约而同地想到箱子沉。正像法国贝尔纳说的: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语文课堂上的可发散的素材比比皆是。因为具有发散性思维,诗人李白吟诵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美国科幻小说家布朗写出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短短的25个字,却有着浓浓的科幻味道。

最后想说: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语言是思维的外化,让我们引领着孩子们走进神奇的语言文字,让孩子们的思维飞起来。

4.立体思维

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在语文习作教学中,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下面,我来介绍两个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运用头脑风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教学实践案例。

我们都知道统编教材从三上才有习作,这第一篇习作《猜猜他是谁》教材中呈现的形式就是头脑风暴的样态,便于学生发散性思维。

我们三年级老师是如何教学孩子学习这第一篇习作的?我想,我们在教学这篇习作的时候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中的单气泡图,完成头脑风暴。其实,统编教材以此开启学生的习作之旅并不是让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写人作文的程序性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起始的第一课对于习作表达充满浓厚兴趣,树立习作就是记录生活的意识,愿意去观察身边的小伙伴。

通过这两幅学生绘制的习作思维图,您是否发现了不同?我们介绍一个人,是必须要介绍外貌吗?我想,正如刚才杨主任说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习作的框架也不是唯一的。如果我抓住一个最鲜明的特点,这个人物是否也能鲜活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呢?这只是和大家探讨。

这里需要提醒老师们特别注意,头脑风暴是数量至上,教师要延迟评价。不要说了三个就开始问学生哪个更合理、更好。我们的习作教学要追求学生真实生活状态下的“自由”而不是“奉命”。正如王主任所说:由一个起点,到一个终

点。这样点对点的教学会把学生的思维局限了。再来说说,统编六上的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我也同样用了气泡图打开学生的思路、选材。

不管是方面(场景)还是事件,学生对哪个字有感触,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什么就用气泡图记录下来。这样头脑风暴调动了学生更多的生活体验,给予学生更多创意表达的可能。当然,头脑风暴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培养,紧接着第二步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借助思维图来帮助学生构架自己的习作提纲了。这样创意就被条理化了。

5.侧向思维

从与问题相距很远的事物中受到启示,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小学英语教学本身就强调交流与对话,语言是用来传递思想的。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活动和问题设计,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我分享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课例,上周学习第一单元句型Look,Mum.Thisismydesk.学生会读后,为了学生们能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我走到学生的课桌前,鼓励学生们说Look,MissZhang.Thisismydesk....当走到第三个学生时他说Look,MissZhang.Thisismybook.这个学生没有再重复前面的内容,虽然只换了一个词,他追求不同,体现思维的变通性。在他的带动下,学生用pencil/ruler、pencil/case等词来交流和表达。在本节课中另一个句型Ilikethedog.It’scute.我出示一个玩具狗并提问Doyoulikethedog?前三个同学都是重复教材中的句子,第四个男生说Ilikethedog.It’scuteandbeautiful.用两个形容词表达,我很欣喜,因为他用了两个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给与表扬和小组加分的奖励。在我的引导下,其他同学用不同的形容词small,cool,beautiful等来表达。学生主动运用课内外语言,表达丰富,思维活跃,就如杨老师提到的“要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

作为英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思维发展,教育学家杜威曾说,思维决定着人们的体验和感悟,所以在儿童非常小的年龄时培养他们思维的习惯与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他还说学校必须为孩子做的事就是关注他们的思想,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

感谢各位老师,从自己的学科出发,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将发散思维的特性、培养策略和实践途径进行了分享。鲜活的案例,深邃的思考,问题的再思考,都让我们对发散性思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关注。相信在未来的课堂中、教育中,开出更鲜艳的思维之花。

猜你喜欢
习作思维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