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表格在小学英语故事教学中的妙用

2021-11-01 01:16刘妍芳
新基础教育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表格颜色交流

刘妍芳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尤其是配图故事、绘本故事)对学生来说,是不可多得的情境性语言学习材料。但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经常采取模式化的故事教学,只是把阅读故事当成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一种手段。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交流,如何将静态的文本语言,设计为可交流的言语实践活动?C.S.I Chart 就是一个很好用的阅读教学策略,搭建图示支架帮助学生从故事中出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实现真实地语言交流互动,个性化表达输出。

一、什么是C.S.I Chart?

C(Color)是指颜色, S(Symbol)是指符号, I(Image)是指图画。在读完整个故事后,学生在三个问题的引领下:

If give a color to this story,what will it be?

If give a symble to this story,what will it be?

How about the image?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图象来呈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此项阅读活动学生能够将对文本的理解可视化,用一种比较有趣形象的独特方式来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二、在故事教学中如何使用C.S.I表格?

C.S.I表格适合阅读后活动,适用于故事类阅读文本。

步骤1:

在整体阅读完故事后或班级集体学习阅读后,根据故事特点,学生水平,教师可以挑选故事中的某些场景,或者某一个故事人物,或者是以一整个故事为基调,让学生在表格上画出他们认为可以代表这个场景(或人物或整本书)的颜色,符号和一张图片。故事阅读中学生再次探索与发现,拓展了创意和想象空间。

步骤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可以在图像的下面写出他们这么表达的原因是什么,帮助学生从读到写,建立起读与写之间的联系。

步骤3:

学生完成C.S.I表格后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有差异的沟通中可以增进对文本的理解,提升课堂互动品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语言交流真正发生。

三、运用案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原有经验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理解。C.S.I表格的使用会使英语课堂不再死板,僵化,因为有了学生阅读个性体验的成果,就有了语言交流的信息、内容和思想。

如在大猫英语分级阅读·校园版·五级The Small Bun的故事阅读教学中,学生读完后了解了這是一个关于小馒头为了不让别人吃掉不断向前奔跑,但最终被一只狐狸欺骗进而被吃掉的故事。学生通过完成C.S.I表格,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孩子们的理解和表达不尽相同,真可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小结:

C.S.I表格这样的一个阅读后输出活动运用趣味的颜色和图形,帮助学生关联相关的事物和阅读感悟,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可以交流的载体和支架,这种活动的思维方式巧妙地激发了学生想要表达地欲望。在完成表格,分享交流中既关注了学生阅读的整体性体验,又促进了学生归纳,梳理,迁移,创造,评价思维地发展,还实现了语言的个性化输出,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初步综合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猜你喜欢
表格颜色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组成语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借助“表格”解答稍复杂分数问题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特殊颜色的水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