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分析

2021-11-02 02:19秦中伏毕淑婷张跃龙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质量缺陷层次分析法

秦中伏 毕淑婷 张跃龙

摘要:基于保险公司视角,从多级指标出发对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的暴露度展开分析,参考李克特量表的赋值方式制定了暴露度指标的量化等级原则。采用1~9的测度对构建的一级、二级指标两两比较打分,通过对装修行业人群的问卷调研,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对应权重系数的取值。构建了暴露度量化模型,并以实际工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为例,验证了该量化模型的合理性。通过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分析及量化模型计算,保险公司可在承保期间充分掌握质量缺陷的发现概率,降低赔付风险,促使住宅全装修质量保险真正落地。

关键词:住宅全裝修;保险公司视角;质量缺陷;暴露度;量化模型;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38-(2021)09-0037-43 收稿日期:2021-08-05

作者简介:秦中伏,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博士,副教授。

毕淑婷,通讯作者,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管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张跃龙,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结构工程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发展住宅全装修是解决传统装修弊端、保障装修质量、节约资源及装修成本的重要举措。而伴随着住宅全装修的快速普及,该模式由于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彼此脱节、产业发展尚不成熟及装修公司水平参差不齐等原因,导致质量缺陷问题频发,住户投诉不断。基于保险公司视角识别到的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有墙间缝隙不匀、墙面裂缝、设备损坏、墙纸色差、地板空鼓、踢脚线松动及洁具漏水等。保险公司对投保的住宅全装修质量在保期内承担风险责任,一方面质量缺陷较多,另一方面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各种质量缺陷的发现概率无法评估,保险公司难以预测其可能的损失,这对于保险环境较为不利。因此,如何事先对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的发现概率进行评估,从而给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提供参考,具有现实意义。

目前,针对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已开展不少研究。张青萍等站在设计方视角建议室内设计提前参与到土建设计中,强化土建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衔接。徐立斌站在施工方视角总结了施工阶段需要控制的全装修质量缺陷,分析了全装修质量缺陷与施工工序的相关性,从施工工序上进行了质量控制。言彬站在验收方视角提出了全装修住宅的验收应侧重于针对除土建原有工程量外的新增部分,重点关注电气工程、管道工程及卫生器具工程等,同时建议住宅全装修的质量缺陷应在前期发现并解决。学者分别从设计方、施工方、验收方等视角,分析了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并提出了相应措施,较少考虑交付后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住宅全装修质量,无法保障住户的基本需求,也忽略了保险公司承保期间的责任风险,往往造成保险公司不愿开展此类业务,损害住户利益。

本文从保险公司视角出发,结合自身显著性、检测人员水平、检测人员态度及检测方式等4个一级指标,考虑指标的可观测性分别将其细化为若干二级指标,参考李克特量表的赋值方式制定了各级暴露度指标的量化等级原则。采用1~9的测度对构建的一级、二级指标两两比较打分,通过对装修行业人群的问卷调研,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对应权重系数的取值。构建了暴露度量化模型,并以萧山某住宅全装修工程质量缺陷为实例,验证了该量化模型的合理性。本文提出的暴露度量化模型可协助保险公司在承保期间充分掌握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的发现概率,降低赔付风险,促进全装修保险市场实现良性循环。

1 暴露度指标选取及量化等级确定

本文基于观察者、被观察者及观察方式三个维度选择自身显著性、检测人员水平、检测人员态度和检测方式等作为初级评价指标。

采用量化模型计算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在暴露度量化过程中,制定了暴露度指标的量化等级原则,参考李克特量表的赋值方式,采用等间距赋值模式对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

1.1 自身显著性量化等级

自身显著性(S)是指从全装修质量本身(被观察者角度)出发,考虑自身特征能表现出来的暴露度。本文将自身显著性指标(S)细分为所处空间位置(Sm)、遮挡程度(So)及表现形式(Sp)等3个二级指标。

所处空间位置Sm基于三维空间划分为前方、上方和下方,以装修部位被人察觉的难易程度为标准进行赋值,如表1所示。遮挡比值So是指关注面积中被遮挡部分面积占关注面积的比值,当遮挡的面积越大时,遮挡部分的质量缺陷越不易被发现,因此在赋值上更小,如表2所示。表现形式Sp及其赋值,如表3所示。在一级指标S的量化过程中,各二级指标所占权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Sm、So、Sp各自的权重系数分别用a、β、χ (注:权重系数的取值见表12)表示且满足a+β+χ=1。则S可以量化为:

S = αSm + βSo + χSp                                       (1)

1.2 检测人员水平量化等级

检测人员水平(P1)用来表征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查时,自身水平高低对全装修质量检测结果的影响。具备装修知识是从事检测作业的基础,经验水平的丰富度是判断全装修质量好坏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考虑专业知识和经验水平的情况下,不同检测人员操作水平的高低将显著影响检测效果。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将检测人员水平细化成专业知识(Pk)、经验水平(Pe)以及操作水平(P0)等3个二级指标,其量化等级,如表4~表6所示。在一级指标P1的量化过程中,各二级指标所占权重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Pk、Pe、P0各自的权重系数分别用δ、ε、φ表示且满足δ+ε+φ=1。则P1可以量化为:

P1 = δPk + εPe + φP0                                      (2)

1.3 检測人员态度量化等级

人们对于质量缺陷风险的敏感性往往存在差异,风险意识足够强的人会对风险带有预见性,在检测之前会充分收集可能出现的缺陷。因此本文将检测人员态度(P2)细分为风险意识(Pr)和重视程度(Pa)2个二级指标。

检测人员风险意识Pr量化等级,如表7所示。Pa用后期他人发现的质量缺陷数量与检测时发现的质量缺陷数量之比来度量,如表8所示。其中Pr、Pa各自的权重系数分别用γ、η表示且γ+η=1,其量化公式如式(3)所示:

P2 = γPr + ηPα                                                (3)

1.4 检测方式量化等级

通过视觉直接观察的方式检查全装修质量的情况较多,但有些部位需借助工具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处于一个三维空间,视觉观察时会有平视、俯视以及仰视的区别。有些复杂的装修部位需借助检测工具才能发现其存在的质量缺陷。观察视角的区别以及检测工具的使用程度会影响全装修质量的检测效果。因此将检测方式指标(T)细分为肉眼观察(Te)以及工具检测(Tt)2个二级指标,其量化等级,如表9、表10所示。Te、Tt各自的权重系数分别用μ、ν表示且μ+ν=1,其量化公式如(4)所示:

T = μ Te + ν Tt                                                (4)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系数取值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指标的权重。AHP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评价)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就是将待识别的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层次,由专家和决策者对所列指标通过两两比较重要程度而逐层进行判断评分,利用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确定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贡献程度,从而得到基层指标对总目标而言重要性的排列结果,即权重值。

将同一层次中的各评价指标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目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元素的值,反映了人们对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认识,通常可采用有关标度的方法确定。关于标度的选择,本文采用了1~9标度法。

在构造判断矩阵时,设要比较某一级指标(C1,C2,C3…Cn)是对上一层级的影响程度,即要确定各指标在上一层级指标中所占的比重。对任意两个因素Ci和Cj,用αij表示Ci和Cj的影响程度之比,按照1~9的比例标度来度量αij (i,j=1,2,…,n)。于是得到判断矩阵(αij) n×n,且应满足下列条件:

按照标度值,可通过两两比较分析出相应因素之间的重要程度,从而确定判断矩阵各元素值,并构造判断矩阵。在实际构造矩阵时,为了使得结果更具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往往可以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进行。本文采取专家咨询的方式,以构造判断矩阵。

使用和积法来得到判断矩阵B的特征向量具体步骤为:

(1)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

(2)将归一化后的判断矩阵按行累加:

(3)对累加后的向量再次归一化,所得结果即为所求特征向,其中:

(4)计算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根:

式中:(Bω) i表示向量Bω的第i个元素。

层次单排序是指根据判断矩阵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联系的元素重要性次序的权值。层次单排序可以归结为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问题,即对判断矩阵B,计算满足Bω = λmax ω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式中λmax是判断矩阵B的最大特征值,ω为对应于λmax的归一化特征向量,把ω的分量ωi作为对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ω和λmax的具体算法同上。为了达到满意的一致性即判断矩阵有传递性,应计算一致性的指标CI,计算方法如公式(10)所示。

(10)

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通常需要将一致性指标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进行比较,即得一致性比率CR:

当CR<0.1时,可以认为比较矩阵的不一致程度在容许范围之内,满足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修正。

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目标层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即为层次总排序,也称之为组合权重。总排序需要从上到下逐层顺序进行。若上层次B包含m个因素B1,B2,…,Bm,权重分别为b1,b2,…,bm。下一层次C包含n个元素,分别为C1,C2,…,Cn,其对于因素Bi的层次权重排序分别为c1i,c2i,…,cni。对应层次C的总排序权重,如表11所示。

为评价层次总排序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同样要进行检验。这一步骤也是从最高层到最底层逐层进行的。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指标

式中:CIi与αi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同理,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指标:

式中:RIi与bi对应的B层次中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指标。于是,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可以采用式(11)进行计算。当CR<0.1时,表示达到一致性满意。

通过分别构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两比较打分表,本研究采用1~9的测度来进行指标间的两两比较打分。基于打分表对装修行业人群进行了问卷调研。基于问卷调研结果,采用AHP法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如表12所示。表中,ω、ξ、ψ、π分别表示自身显著性、检测人员水平、检测人员态度、检测方式的权重系数且ω+ξ+ψ+π=1。

3 质量缺陷暴露度量化模型及实例分析

3.1 量化模型

E表示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综合考虑各个指标的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计算公式如下:

E = ωS + ξP1 + ψP2 + πT                           (14)

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的存在必将导致一系列后果,明确质量缺陷的发现概率可以有效控制风险,结合实际,从自身显著性、检测人员水平、检测人员态度和检测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其暴露度E的等级依据,如表13所示。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等级越高(E的值越大),说明全装修质量缺陷被发现的概率越大,对保险公司而言有更低的承保风险。

3.2 实例分析

采用本文提供的暴露度量化模型,针对萧山某住宅全装修工程中窗沿部位墙体脱落等质量缺陷问题,考虑保险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对住宅全装修的墙面部分进行了暴露度大小测算。该工程引入了住宅全装修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即保险公司介入装修施工中。墙面部位所处空间位置在三维空间中的上方,且几乎不存在遮挡,在视觉上的表现形式明显。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专业知识为初中及以下或0笔试类证书,检测人员经验水平为3年以下或100万元以下,操作水平为技工类证书0本或检测时间8小时以上、2小时以下。检测人员的风险意识与其检测素质紧密相关,在本次实例中量化为参与风险培训次数3次以下或以往项目风险等级为I级,其重视程度也较低。在检测方式上,该墙体脱落质量缺陷能用仰视发现,因此不需要精细化的检测工具。基于上述工程质量缺陷的概况,结合本文的分析方法,可以对各二级指标依次赋值,如表14所示。

根据表14中的指标赋值及其相应权重系数,代入式(5)得到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E的量化取值为1.77。由表13提供的暴露度等级表可知,此时暴露度等级定为低,对保险公司而言有很高的承保风险,应谨慎承保。而实际上该住宅全装修工程也确实发生了墙面脱落等质量缺陷,可见本文提供的暴露度分析方法可以对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的发生概率进行准确合理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对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进行了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暴露度量化模型,用来评估保险公司在承保住宅全装修质量时能掌握保险业务的风险,为计算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的大小提供了评估参考。在实际工程中,保险公司可基于本文提供的方法对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的发生概率进行合理评估。

4 结论

本文从保险公司视角出发,结合自身显著性、检测人员水平、检测人员态度及检测方式等4个一级指标,考虑指标的可观测性分别将其细化为若干二级指标,参考李克特量表的赋值方式制定了各级暴露度指标的量化等级原则。采用1~9的测度对构建的一级、二级指标两两比较打分,通过对装修行业人群的问卷调研,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对应权重系数的取值。构建了暴露度量化模型,并以萧山某住宅全装修工程质量缺陷为实例,验证了该量化模型的合理性。结论如下:(1)构建的暴露度量化模型,可较为准确地计算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发现概率。(2)在调研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可获得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指标的权重系数。(3)在量化模型中,缺陷暴露度的量化取值由各一级指标及其权值的加权和得到,而一级指标的量化取值则通过其二级指标所赋值的加权和得到。(4)本文提供的住宅全装修质量缺陷暴露度分析及量化模型计算方法,可以协助保险公司在承保期间充分掌握质量缺陷的发现概率,降低赔付风险。

参考文献:

1.Park J, Seo D. Basic Study on Term of Warranty Liability for Finish Work Defect in Apartment Building. Water Supply.2017.06

2.孙磊.全装修住宅质量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研讨.价值工程.2010.29 (18)

3.Park J, Seo D. Basic Study on Term of Warranty Liability for Finish Work Defect in Apartment Building.Water Supply.2017.06

4.Forcada N, Macarulla M,Gangolells M,et al.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defect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Spain.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2014. 42 (5)

5.Chew M Y L.Defect analysis in wet areas of building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5.19(3)

6.张青萍 董君.全装修住宅设计模式与策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7.柳闽楠.全装修住宅趋势分析及其优化策.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

8.徐立斌.全装修住宅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2016.45 (S1)

9.言彬.全装修住宅工程质量验收中应注意的问题.上海标准化.2008.11

10.邢俊文 迟宝山 刘锋.研发项目技术风险度的三参数量化模型研究.系統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8.10

11.郑瑶.地铁建设过程固有风险等级划分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2.王晶 王鹏飞 谭跃虎.地铁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5(02)

13.常建娥 蒋太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01

猜你喜欢
质量缺陷层次分析法
中山市某医院电子护理文书环节质量缺陷分析与对策
长螺旋钻孔压灌砼后插钢筋笼工艺在桩基施工中的应用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电子计量技术存在的缺陷与对策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