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与疏导方式

2021-11-02 05:26易琳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

易琳淞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人民生活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极大威胁。要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缓解青少年的心理压力。在分析一线护理人员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宣泄法,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一线医护人员; 心理压力; 疏导方式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在美国,医生的疲劳很常见,而且还在不断增加。2015年12月梅奥杂志(Mayo Clinic Proceedings)的一篇研究报告,采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 ,一个用以诊断身心疲惫的标准),对6880美国各科医生的工作生活是否平衡的满意程度以及对身心疲惫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医生经历职业上的疲乏,表现在情绪不稳,工作无激情,无成就感,中年一线医生尤其突出。医生罹患抑郁症及自杀的比率大约在39%,远高于一般民众(6.4%)。

在我国,情况也不容乐观,邹至礼等人在论文《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指出,在工作中,95.2%的医务人员有中度及以上的压力 ,这使得医务人员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心理应激状态,且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各种心理问题。一项调查发现,医务人员中36.3%处于抑郁状态,甚至大约有22.5%处于中度或重度抑郁状态。

从2019年12月份开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已经持续了近两年之久。在这持续已久的疫情下,从事与疫情息息相关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产生了莫大的心理压力。张文慧等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冠肺炎定点医院护士的焦虑调查研究结果证实其护士存在焦虑。 徐明川等的调查研究也证实,抗击新冠肺炎的临床一线支援护士存在不良心理反应。有关部门发出要求,要重视一线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并采取预防和指导措施,确保一线医务人员的健康。

1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

1.1自我情绪紧张,忐忑不安:首先一线医护人员对于突发的疫情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担心自己的治疗方案设计是否可以有效,担心患者是否会产生交叉感染。医务人员肩负着拯救生命的责任,更多的是紧急情况,总是心情焦虑。新型冠状病毒多次变异,不知道什么时候疫情才能结束,对于未知的事情,人们总是充满恐惧、不安。部分一线医护工作人员上岗时间较短,临床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也远低于其他人,使得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担心是否能完成领导安排的治疗任务,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长期处于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情绪管理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影响,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将有助于分析问题提出解决而紧张、惶恐、烦躁、压抑等消极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1.2过度疲劳、疲惫不堪,在COVID - 19疫情暴发之初,防护装备非常缺乏,一线医护人员为了节省使用的材料而延长工作时间,大多数人持续工作8小时以上,甚至无法完成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导致许多一线工作人员睡眠不足,休息不足,十分疲惫。而护士这个职业女性占大多数,生理期带来身体不适,情绪不适不能缓解。目前为止,突发疫情发展时期,一线医护人员经常出现突然上岗,没有得到充足休息活动时间,加上夏季天气炎热,防护服密闭性强,内部高温,缺乏氧气,致使我国许多一线医护人员工作就中暑晕倒,在2021年8月份的时候,湖北武汉一防控疫情医护人员都是在为社会民众做核酸检测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核酸检测时间加长,经常有一线医护人员工作长达十几个小时,有些一线医护人员甚至是下夜班没有得到休息就又重新上岗。而由于医务人员的职业因素,在工作期间都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身体疲惫。

1.3患者不理解,言语进行攻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大多采取了封闭式管理,患者住院期间不能随意出入住院科室,陪护人员也需要固定家属,这导致我国许多住院患者不理解,家属有情绪,心中充满怨气,并且将这种学习情绪发泄到一线医护人员他们身上,恶言相向,无理取闹,更有甚者殴打医护人员。在医院的门诊大厅里,经常看到一些发热患者拒绝进入发烧门诊因为恐惧和焦虑,与导诊人员发生冲突,使医护人员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甚至可能被领导指责,这使一线医护人员的心中充满了委屈与不满。一些患者不能理解住院治疗需要做核酸检测等检查,不认为是在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反而觉得是医院乱收费,带着这种不良情绪治疗自然会对医护人员有敌对情绪,在住院治疗期间也不信任医护人员,处处充满怀疑,不利于病情康复,也使医护人员对其治疗充满压力。

1.4缺乏理解和情绪低落: 一些医院的领导被突发事件弄得措手不及,或多或少地把这种消极情绪带给他们的下属,他们无法应对他们所面临的压力。一线医护人员更是如此,面临着病情的考验,还要进行面对领导的催促,双重压力下,经常有医护人员情绪崩溃。

一线医护人员一直处于焦虑状态,这影响到他们自己的健康和他们的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宣泄方法尤其重要。过高的压力会对个体的心理、生理、行为问题产生一些不良社会影响,医护人员是一个具有特殊的职业目标群体,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承担着繁重的医疗工作,面临着各种医疗技术风险,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充满压力的行业。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一线的医生,护士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技能,注重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培养幽默感和丰富的生活品质,提高心理承受力。一旦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受到挫折,能科学地进行分析自我发展心理调节,始终保持最佳心理健康状态。

2疏导方式

2.1疫情防控培训,了解疾病: 在我的调查中,医护人员参加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学习会议,掌握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感染症状和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在治疗过程中信心的增强,心里也会很放松,从而减轻了自己的心理压力。

2.2睡眠充足,適当进行运动:医院管理方面应当做好医护人员工作排班表,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休息时间,非必要突发情况下不要随意更改,保证每一个辛勤付出的医护人员有充足的休息时间、睡眠时间,精力充沛也可以保证安全高效的工作状态。适当运动,保持自己身体发展处于一个良好状态,适当的运动可以消除疲惫感,并且我们大多数人运动后自觉身心轻松,甚至有些人运动过后会感觉很快乐。这种积极的情绪可以有效地消除焦虑。

2.3娱乐放松,转移注意力:医护工作人员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可以听一些自己喜欢的轻松愉快的音乐,音乐是用组织音构成的听觉意象,来表达以及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发展现实经济生活的一种教学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最具瞬间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旋律是在一种直接的、经常是不可抗拒的音乐氛围中演奏的。音乐有很强的情绪,具有感染力,在听轻松愉快地歌曲时听歌的人也可以被歌曲中的情绪所感染。看愉快的电视节目可以保持一个好心情,帮助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大多数人在看电视的时候都会被节目的情节所吸引,这会让大脑逃离长时间抵抗疫情的紧张情绪,减少焦虑。

2.4病人接受相关培训和理解: 病人接受培训,了解流行病的特殊要求,对于没有教育经验的老年病人,医护人员应当解释和详细说明,这也将有助于病人更信任的医护人员,后续治疗过程中病人更容易与医务人员合作,治疗将更加容易,医护人员也将对他们的工作产生信心。充分调动起社会民众的包容心,使其可以理解与体谅医护工作人员的付出与艰辛。我相信我们看到烈日下白衣天使的辛勤劳动,是充满感激的。人们希望得到别人和团体的认可,病人信任和理解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也会感到快乐,委屈等负面情绪就会大大减少。

2.5院领导的保护与正确处理方式:在面对社会医疗纠纷,以及患者对于一线医护人员的指责下,院领导应详细分析了解具体情况,对于我们医护人员不过分袒护,对于一些患者不过分纵容,妥善的处理这些事件,不让医护人员含冤受屈,也不讓医护人员对未受应有处分而洋洋得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预防控制,临床一线医护人员的直接领导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过分苛求医护人员,不能将个人的负面情绪传递给他人。积极情绪具有协调效应,而消极情绪具有破坏效应。院方也可成立一线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小组,通过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办法,防治医护人员出现一些消极情绪。适度的负面情绪有时是有益的,但过于强烈和持久的负面情绪则不利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适应。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1943年)中提出人对稳定、安全、受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的需求。因此,医院领导对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保护和信任,可以有效地降低一线医务人员自身的焦虑。

目前我国医院方面对一线医护人员已进行学习知识培训,一些医院也会对医护人员的排班休息环境进行社会科学的管理,生活中大多数人表示通过自己通过学习,理解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政策并且对白衣天使们表达了自己的尊重与感谢。医院领导也应该对医护人员进行积极的情感引导。医护人员本身也应加强锻炼,增强心理承受力,加深对疾病的认识,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自信心。希望医护人员可以整理好自己的心情,保持健康的积极情绪。

参考文献:

[1]蒋芸婷 护士心里压力源及应对方法 [B]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07(R47):81-82

[2]郑新 医务人员压力状况及对策[A]中国公共卫生,2012,01(R195):35

[3]梅奥杂志2015年12月文

[4]杨春 云洁 袁佳丽 杜静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0,03,02

[5]陈舒沁 基于危机管理视角的暴力伤医事件防范和处置研究,2019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自助能力的培养措施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高中教师心理压力及对策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反恐背景下新疆公安民警职业心理压力分析
浅议职场女性心理压力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通过图片看内心
看美景可缓解心理压力
缓解心理压力的两种方法等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