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地区汉族人群SREBF1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分析

2021-11-03 06:35韩超余勤薇孙雅迪吴佳薇李雲娜黄金莎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亚组等位基因帕金森病

韩超,余勤薇,孙雅迪,吴佳薇,李雲娜,黄金莎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强直、震颤、运动迟缓和步态、姿态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1]。PD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基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共同导致PD发病的假说已被广泛接受。其中基因的遗传变异被认为是PD易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2,3]。近来一项欧洲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证实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转录因子(SREBF1)基因内含子上的位点rs11868035可增加PD患病率[4]。但目前SREBF1与中国PD人群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尚不确定。本研究以华中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SREBF1基因rs11868035位点与PD患病风险相关性,为揭示该基因与PD的关联提供进一步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协和医院就诊的华中地区PD患者471例纳入PD组,其中男275例,女196例;选择同期在协和医院体检的健康人536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300例,女236例。入组患者均为汉族人群。PD诊断依据英国脑库的PD诊断标准[5]。所有入组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基因多态性检测 使用DNA提取试剂盒(北京百泰克公司)提取入组受试者外周血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参考试剂盒说明书。rs11868035位点正向引物序列为:ACGTTGGATGTGGAAGTCAGTCCATCCTCC,反向引物序列为ACGTTGGATGTCAACCCTTAGGGCCT CCAT。通过PCR扩增,PCR产物纯化,单碱基延伸反应,再经ABI 3730 DNA分析仪测序,数据分析使用Gene Mapper(4.1版)。

1.2.2 组间数据比较 首先比较PD组和对照组rs11868035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然后进一步对2组进行亚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数据比较:①发病年龄≤50岁的患者归于早发性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亚组,与对照组中年龄≤50岁的亚组人群进行比较。②年龄>50岁的患者归于晚发性帕金森病(late-onset Parkinson’s disease,LOPD)亚组,与对照组中年龄>50岁的亚组人群比较。③男性PD患者纳入男性PD亚组,与对照组男性亚组人群比较。④女性PD患者纳入女性PD亚组,与对照组女性亚组人群比较。

1.2.3 文献检索 行文献检索及Meta分析,进一步探索SREBF1基因rs11868035位点变异与中国人群PD易患性的关联。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纳入Pub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EMBASE、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ion Database数据库中有关“SNP rs11868035和PD”的相关原始资料。检索词由主体词+自由词组成,中文检索词包括:SREBF1、rs11868035、帕金森病;英文检索词为SREBF1、rs11868035、Parkinson’s disease。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0月,进行后续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Review Manager 5.4软件处理数据。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以百分比表示,Hardy-Weinberg平衡验证基因型分布的一致性。Logistic回归分析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并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Meta分析使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总OR值和95%CI,Z检验确定总OR值有无统计学意义,I2统计量反应数据来源异质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rs11868035基因多态性与PD发病关系

PD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见表1-5。PD组和对照组rs11868035位点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

表1 PD和对照组rs1186803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例(%)]

2组基因遗传学分析结果示rs11868035位点等位基因A/G在2组间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s.G,P=0.128,OR=1.259,95%CI(0.715-1.172)]。其中,G是频率较小的基因,显性模型[AG+GG/AA,P=0.335,OR=0.872,95%CI(0.660-1.152)]及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P=0.449,OR=0.897,95%CI(0.676-1.189)],隐性模型[GG/AG+AA,P=0.612,OR=1.236,95%CI(0.544-2.810)]及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P=0.481,OR=1.349,95%CI(0.586-3.108)]在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 EOPD及对照亚组rs1186803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例(%)]

表3 LOPD及对照亚组rs1186803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例(%)]

2.2 Meta分析结果

为进一步评估SREBF1基因位点rs11868035与PD相关性,共纳入包括本研究在内的4项研究(表6)进行Meta分析。经卡方检验,存在异质性(I2=91%,P<0.01),后续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等位基因模型中,以G基因为暴露因素,A基因为非暴露因素。结果显示,具有G等位基因的人群发病风险无明显升高(OR=1.24,95%CI0.84-1.83)。因而我们推测等位基因模型中SNP rs11868035与PD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P=0.28),见表6,图1。

表4 男性PD及对照亚组rs1186803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例(%)]

表5 女性PD及对照亚组rs1186803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例(%)]

表6 rs11868035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文献分析[例(%)]

图1 rs11868035位点与PD发病关系等位基因模型森林图

3 讨论

SREBF1基因参与体内脂质代谢的调节,具有调控脂肪生成[6]及脂肪细胞分化[7]的能力。最新研究发现SREBF1是调控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神经再生的关键调节因子[8],敲减SREBF1基因表达可引起PD相关基因Parkin易位及中脑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发生线粒体自噬改变[9]。以上提示SREBF1基因在分子机制上参与PD的发病。

rs11868035位点位于SREBF1基因的内含子上。GWAS研究提示rs11868035增加PD发病概率,最近一项中国东北地区人群的临床研究亦显示rs11868035与PD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并且相关人群PD运动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损害更为严重[10]。一项国外研究指出SREBF1基因与PD患者步态异常发生率呈正相关性[11]。但也有研究认为,SREBF1基因rs11868035位点表达在PD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别[12,13],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鉴于已有的研究结果示rs11868035与PD的患病风险关系结论不一致,本研究进一步对既往研究进行汇总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示rs11868035位点与PD易患性无明显相关性,与此前大样本GWAS研究结论不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不同地区人群种族、遗传结构等不同,SREBF1基因多态性存在差异。②PD的发病同时受到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影响,不同地域环境因素差异也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③不同研究中样本量大小及统计分析方式亦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病例及Meta分析,发现SREBF1基因rs11868035位点与华中地区汉族人群PD的易患性无明显相关性。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有限,统计效能有所下降。为进一步确定SREBF1基因rs11868035位点是否与中国人群PD发病相关,研究者需要纳入更大样本进一步分析其与PD发病相关性。

猜你喜欢
亚组等位基因帕金森病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亲子鉴定中Penta E稀有等位基因28的确认1例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亲子鉴定中男性个体Amelogenin基因座异常1例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