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导引突破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障碍

2021-11-07 10:32张宁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2期
关键词:思维障碍初中学生物理

张宁

摘要:随着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对学生今后物理及大学物理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逻辑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现象过程以及结果,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优势,从物理的各种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在掌握物理概念及规律的同时,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生;思维障碍;物理

前言: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一些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除了学生因素外,教师不当的教学行为,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是一个值得物理教师思考的问题。虽然造成学生学习物理厌学的因素很多,但学习物理思维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物理课上感受到乐趣,让他们的头脑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应尽可能建设思维障碍的存在。

1.初中生物理学习现状

初中生在开始学习物理时,往往对这门学科充满好奇,对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然而,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些学生的表现并不理想。调查这些学生后,发现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没有问题,影响其业绩的主要因素如下:学习并不难,但公式太多了,所以我不知道计算时用哪一个;受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的影响,许多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之后,他们基本上可以进行简单的串联或并联计算,但当涉及到简单的混合电路时,他们不知道如何启动。当将混合电路"分解"为简单的串联或并联时,他们又觉得困难了。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都相对较好,为什么效果和动机之间存在明显的对比,这不得不从学习方法,特别是思维方式上寻找原因。

2.解决学习困难在实践教学中,关于解决"思维障碍"的一些思考

不少同學感到物理难学,物理课听得懂,物理书看得懂,可做题却经常犯错,这是为什么呢?影响学习物理,即建立物理概念、解决物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思维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障碍,使思维偏向或受阻.下面就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障碍采取的对策作一简要的阐述

2.1建立情境教学,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初中生刚接触物理学科时,往往会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教师应抓住这个机会,巧妙地利用互联网,将物理打造成初中生感兴趣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自然提高他们的好奇心,然后根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情境教学,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传递。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理论时,仅阅读照片对学生可能不会起到很大作用,但如果教师事先找到相关材料,则可使用三棱镜或小镜子在课堂上演示。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2必须要有相关的知识做基垫.由于已经遗忘或未准确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会制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或使思维受阻.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某些形似质疑的概念、规律区分不清,思维不畅.例如,把卫星的运行速度和发射速度相混淆,把动能和动量相混淆,把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相混淆,在解答有关题目时模棱两可,甚至发生错误.第二,对某些概念的物理意义、某些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不准,思维偏向.例如,在处理非纯电阻电路时,把I=U/R代入电功公式w:UIt,得到w=12Rt、w=Ut/R,或代入电热公式Q=12Rt,就是没有掌握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所致.第三,某些概念或公式已被遗忘,思维受阻.如果遗忘了导体中的电流与电荷定向运动平均速率的关系,则不能建立电流与电荷运动的定量联系,无法完成推导.为避免知识缺陷对学习的影响,要注重双基训练,全面准确地掌握基础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类对比,提高记忆力和鉴别力.

2.3学生是物理课堂的真正主体。教师应该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体现在学生能否准确把握这堂课的核心内容。对于一些物理知识,只有通过老师的讲解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将新知识灌输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正确引导学生传播自己的思想,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是怀疑、感受或自己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

2.4从物理实验及探究活动中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大量的实验探究活动,学生需要掌握的物理实验探究逻辑关系有三种∶科学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以及科学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这几种逻辑关系,让学生将这几种逻辑关系运用在物理实验探究活动中,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初中物理习题及解答过程既是学生运用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过程。学生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通常是运用自己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判断计算,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在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因此,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注意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注意引导学生自觉地将感知转化为表征。从想象表征的角度看,它是对原有表征进行加工和转换而形成的新形象。物理研究的重要方法是建立理想化模型和设计理想化实验,物理学中使用的理想化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光模型、磁感应线模型和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实验,都要求学生想象和形成图像。虽然对初中生来说难度很大,但在教学中也要正确引导、逐步培养和消除形象障碍,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总结:物理学习是一个依靠现实和想象的过程。只有认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帮助物理学习。在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的今天,具备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大势所趋。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真正喜欢物理。

参考文献

[1]曹惠民.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4).

猜你喜欢
思维障碍初中学生物理
留言板
浅析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审题”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化学学习中的障碍及克服方法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中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