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囊性肿物开窗引流术疗效观察

2021-11-08 04:13员东星吴德宏
哈尔滨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骨膜颌骨引流术

秦 蓉 员东星 刘 晶 吴德宏

(黄河三门峡医院口腔科,河南三门峡 472000)

随微创外科理念发展,开窗引流术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可保护颌骨形态、功能、恢复颌骨外形,故受到广大医师、患者认可[1]。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开窗引流术的应用价值,选择我院颌骨囊肿患者84 例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我院84 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刮治术组(n=42)和引流术组(n=42)。刮治术组女18例,男24 例,病程8~21 月,平均(14.37±3.05)月,年龄23~54 岁,平均(38.23±7.51)岁,囊肿直径0.6~3.5 cm,平均(2.12±0.56)cm;引流术组女16 例,男26 例,病程9~20 月,平均(14.68±2.47)月,年龄24~55 岁,平均(39.42±7.63)岁,囊肿直径0.5~3.6 cm,平均(2.03±0.61)cm。2 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X 线诊断证实为颌骨囊肿,颌骨呈进行性肿大,向舌、唇、腭、颊等部位膨隆;局部穿刺可见淡黄色或草绿色液体,扪诊存在乒乓球样囊性感或压弹感;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囊性病变波、重要神经血管病变、切口下无骨支持、病理性骨折;因精神恐惧或全身状况无法耐受、配合手术。

1.3 方法

1.3.1 刮治术组:行完整刮治术,术前病变累及牙以根管填充,切开黏骨膜翻瓣,清除薄弱骨质(囊肿表面),若囊肿、骨膜粘连,累及骨壁,行粘连骨膜切除,防止复发,剥离(沿骨壁)囊壁,切除囊肿,冲洗(生理盐水)囊腔,止血,局部以苯酚烧,消灭子囊,再次冲洗,碘仿纱条填塞至囊内,复位黏骨膜瓣,闭合切口。

1.3.2 引流术组:行开窗引流术,口腔前庭病变最薄弱、膨隆处做1cm 左右切口,暴露并凿开骨板,清除部分骨片,暴露囊性病变壁,切除病变组织,吸出囊腔内容物,如果存在间隔,以弯血管钳实施穿通,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间断缝合囊肿衬里上皮、口腔黏骨膜,并填塞碘仿纱布。术后抗生素治疗3~5d,每日冲洗囊腔,更换碘仿纱布,于7d 后去除碘仿纱布,制作囊肿塞,预防空气、食物残渣进至囊腔,每日冲洗囊腔,以引流管引流囊腔内容物,术后6~12 个月X 线复查,待囊肿直径<1cm,接受2 期刮治术,刮除囊壁。

1.4 观察指标:比较2 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2 组术后创腔感染、疼痛发生情况及术后6 个月囊腔面积改善情况。囊腔面积减少率=(术前-术后6 个月)囊腔面积/术前囊腔面积×100%。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引流术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刮治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刮治术组少(P<0.05),详见表1。

表1 临床指标 (±s)

表1 临床指标 (±s)

?

2.2 创腔感染、疼痛发生情况及囊腔面积减少率:引流术组创腔感染发生率0.00%、疼痛发生率4.76%较刮治术组14.29%、26.19%低,术后6 个月囊腔面积减少率较刮治术组高(P<0.05),详见表2。

表2 创腔感染、疼痛发生情况及囊腔面积减少率 [n(%)]

3 讨论

颌骨部分切除术、完整刮治术为常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手段[1-2],但切除手术会造成颌骨功能障碍、颜面部畸形,且极易引发病理性骨折、血管神经损伤、牙缺失等并发症;而完整刮治术虽能起到一定疗效,但如果病变较大,其疗效会难以保障,且术后还存在复发率高、颌骨结构改变等缺陷[3]。故针对颌骨囊肿临床常采用保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引流术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刮治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刮治术组,术后6 个月囊腔面积减少率高于刮治术组,创腔感染、疼痛发生率0.00%、4.76%低于刮治术组14.29%、26.19%,可见开窗引流术效果优于完整刮治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创腔感染、疼痛风险,缩小囊肿面积。分析原因在于颌面部神经、血管分布丰富,而完整刮治术需将囊壁组织彻底刮除,拔除或根切受累牙齿,故出血多、创伤大,可能引发严重血管神经损伤、牙齿损伤及颌骨大面积缺损,另外其术后会遗留较大骨腔,会明显延长愈合时间,故会增加感染风险,影响术后恢复[4]。而开窗引流术作为保守治疗方案,局麻下即能完成,无需完全刮除囊壁,可降低对囊肿周围神经、血管影响,尽可能保留受累牙齿、残存颌骨完整性,故其手术方法简单、创伤轻、手术用时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功能恢复[5]。同时开窗引流术后,颌骨体积在愈合前后无较大变化,特别是下颌骨,骨质恢复过程中前后径、上下径无明显改变,对口颌系统影响较小,并且可持续保护下颌骨,改善面型,故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应用开窗引流术可有效控制病情,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创腔感染、疼痛风险。

综上所述,颌骨囊肿患者接受开窗引流术治疗能有效缓解囊肿,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疼痛、创腔感染发生。

猜你喜欢
骨膜颌骨引流术
“至骨”针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思路探讨*
不同手术时机运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仿生型人工骨膜及柔性电子器件制备及应用研究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兔胫骨骨膜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不同矫治时机对Fr(a)nkelⅢ型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的影响
骨膜在牵拉成骨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尼古丁对大鼠不同部位骨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