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行业处在10-N发展阶段电池及材料等环节为投资“优先级”

2021-11-13 09:42齐永超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锂电磷酸锂电池

齐永超

在三季度持仓中,广泛布局整车、电池及材料、上游资源、电驱的东方基金基金经理李瑞,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车正在10-N的加速过程中,产业链上的电池及材料、整车、资源等均有较好的投资机会。”

投资新能源汽车关注“变”与“不变”行业已经站在新拐点上

《红周刊》:从您三季度的公开持仓来看,整车、电池及材料、上游资源、电驱均有覆盖,您整体配置思路是怎样的?

李瑞: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既需要坚守不变的东西,又需要在不变中寻找变化。对于不变和变化,我认为以下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从产业趋势来看,不变的是行业趋势已经不可逆,变化的是驱动力从政策变成了产品;其次,从产业链来看,不变的是下游需求的不断超预期和优质供给的多样化,变化的是上游供给不足带来的供需缺口;第三,从竞争要素来看,不变的是整车的差异化竞争,变化的是行业竞争要素的变化,汽车的竞争要素已经变成了智能化、电动化;第四,从整车格局来看,不变的是各家车企的高歌猛进,变化的是部分自主车企开始脱颖而出,取得了领先优势;第五,从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来看,不变的是降本增效的主旋律,变化的是降本增效的路径逐步多元化;第六,从增长极来看,不变的是全球渗透率的上升,变化的是增长极的多元化和增长斜率的不同。

决定股票的因素很多,新能源车行业属于典型的新兴技术行业,变化快,革新多,我认为更需要在把握框架性及完整性后寻找主要矛盾。

《红周刊》: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较低,目前已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在这种背景下,电池及材料、上游资源以及整车等环节的投资价值如何?

李瑞:新能源车已经过了0-1和1-10的阶段,现在我们站在10这个拐点上,未来是10-N的加速过程。

从新能源车产业链各环节投资价值的排序来看,优先级分别为电池及材料、整车、上游资源。

电池环节由于2021年中游材料、上游资源等价格大幅上涨,利润率承压。而随着未来供给的释放,电池企业将进入盈利修复通道,整体基本面有望明显改善。同时优质头部电池企业出海,有望实现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材料环节,随着电动汽车、锂电池需求不断提升,材料需求的增长和企业盈利的增长相对确定性比较强。

整车环节,在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赛道,国产企业的竞争力有望追赶甚至超越传统燃油车龙头。随着电动汽车销量规模的不断增长,整车企业将步入盈利兑现期,且智能化有望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企业价值边界的拓展。上游资源品在2021年下游需求爆发情况下,短期供不应求使得价格推向了历史相对比较高位的水平。

《红周刊》:构建投资组合往往需要重点关注供需关系最好的公司。

李瑞:是的,这也是我重点关注的因素。供需关系好的公司比较多,尤其是今年。我去年提出2021年和2020年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量价齐升,或者说价格弹性是2021年最大的不同,这里面包括锂、6F(六氟磷酸锂)、VC(碳酸亚乙烯酯)等。

以六氟磷酸锂为例,这里有一个历史背景,上一波六氟磷酸锂的需求爆发式增长,背后原因是政策驱动,产品价格暴涨,同时伴随着大量企业扩产,但是政策波动导致景气度结束后价格出现暴跌,很多企业损失惨重。一直到去年,行业景气逐渐恢复,这一波与上一波不同的地方是市场驱动,更为良性更可持续的需求上行周期,但很多企业仍然心有余悸,因此出现了巨大的供需缺口。

供需关系的变化背后是周期,本质来自人性,人的认知局限导致供需不匹配,这时候能够前瞻认知的企业,先于别人扩产,能获得巨大的超额收益的概率更高。

“低成本和成熟工艺”是国内锂电池的全球比较优势

《红周刊》:和国际电池同業相比,我国电池企业建立了哪些比较优势?

李瑞: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支持政策早于海外3-5年,这也给我国的中游产业链公司提供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同时国内庞大的新能源车消费体量,也帮助我国中游产业链实现了快速规模化。

对于国内的电池企业来说,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先发优势带来的技术和工艺成熟度领先;其次,国内庞大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带来的规模化优势;第三,国内成熟的电池材料产业链带来的低成本优势。电池领域的优势一旦形成,会有自我强化的过程,领先的技术和工艺帮助电池企业拿到更多的车企配套,更大的规模化又会带来持续的降本进而强化竞争力。未来,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消费市场,预计国内电池头部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有望继续保持。

《红周刊》:目前来看,头部锂电池企业均在大幅扩产,如何看待头部公司的投资价值以及未来行业格局的变化?

李瑞: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背景中,作为核心的电池环节首先享受到的是行业发展的β,电池企业会跟随行业收获成长。动力电池行业具备较强的技术、规模和客户壁垒,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在技术储备、客户配套、资源保障方面都明显领先竞争对手。目前国内市占率已经反映了这种领先优势,但在海外市场占比仍然较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海外部分车企最新的采购规划来看,供应比例正在逐步提升中。因此,除了受益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行业β之外,龙头动力电池企业仍然具备市占率提升的α。

电池行业是具备比较强的技术、规模和客户壁垒的行业,随着头部企业规模、配套量的提升,其与二三线企业的差距也会逐步拉大,主要体现在客户质量、盈利能力、技术储备、上游资源布局等方面,因此二三线企业或者一些新入局企业的追赶相对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电池行业市场空间巨大,能够容纳不止1-2家的电池企业,电池企业要在这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我们认为至少需要具备客户、技术、资源中的一项。

猜你喜欢
锂电磷酸锂电池
天能锂电2021品牌战略发布会隆重召开,开启品牌发展新纪元
锂电隔膜行业的供应商品质管理
磷酸氯喹
浅谈新型锂电防水模组结构设计
如何更好设计锂电池充电器恒压控制电路
如何更好设计锂电池充电器恒压控制电路
以杆菌肽为模板的金簇制备及其在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检测中的应用
锂电池里装微型灭火器:再也不担心手机电池起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