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监督在现代舞台演出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

2021-11-14 13:06鄢阿水
戏剧之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舞台监督人员

鄢阿水

(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 福建 三明 353000)

一、关于舞台监督工作的概述

舞台监督是推进舞台演出局部与整体工作的统一,负责优化舞台艺术编演效果的执行部门。其工作本质是后勤保障,工作核心是保证演出的完整性。舞台监督需要在排练、合成、演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促进各个环节快速、有序地综合成一体,以提升整体舞台艺术质量。同时舞台监督还应保障场外监督与支配工作,确保各项舞台计划有序运行,有效实施组织与管理工作。而且舞台监督应格外重视每次演出的情况,通过做好记录和总结工作,为舞台艺术设计提供参考,进一步发挥部门的功能和效用。此外,舞台监督还要深入了解导演的具体计划,统筹各个舞台工作环节,从而保障组织、维护、管理、演绎等工作的全方位协同。

二、现代舞台演出管理中舞台监督的现状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精神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它不仅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也能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陶冶情操。但受限于各种因素,舞台监督仍存在诸多不足。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重理论,忽实践。由于理论与实践相脱轨,使得监督人员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应对临场出现的各种意外问题,导致舞台监督不尽如人意。第二,缺少综合素质能力强的监督人才。由于缺少专业人才的职业化指导,使得监督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常以有资历的监督人员的工作经验为执行标准,所以容易造成舞台表演效果缺乏创新,无法保证演出观赏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第三,监督工作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只有监督部门负责协同和交流工作,因而不仅增加了其工作量,也增加了其工作难度,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弱化监督成效,限制舞台效果的展现。

三、现代舞台演出管理中舞台监督的重要性

(一)发挥组织协调功能

在组织表演上,监督部门首先应协同和统一各部门的工作,督促各部门司其职、尽其责,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落实,最大程度上保证整体节目效果。尤其是在进行舞台表演前,要加强对服装设计、化妆准备、舞台搭建以及表演道具等工作的监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给舞台表演带来巨大影响。比如在表演原创歌剧《马可·波罗》前,舞台搭建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着力展现西方风格。服装设计人员应结合中世纪西方历史文化,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服装文化背景。灯光控制人员要有机运用现代灯光技术等。这些环节都需要监督人员的参与和指导,并严抓相应的工作进度,从而为舞台表演做足准备和提供助力。在协调沟通上,监督部门一定要起到“中间人”的作用,通过明确自身的权责与工作内容,积极落实协调沟通工作,保证各部门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此外,监督人员应明确演出意图和主题,严格依据演出方案进行监督指导,同时也要为提高演出效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实现对全局的把控

每一场优质的舞台演出,都离不开舞台监督对全局的把控。而监督人员时刻都要落实制定演出计划、创设台前幕后环境、指挥和调控各部门工作的职能。首先,监督部门负责舞台艺术呈现的方方面面,所以拟定演出计划是其必不可少的工作。而拟定计划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繁琐性,它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工作,需要监督人员与导演、节目负责人进行更为密切的沟通与交流,以及时、准确地了解舞台表演设计内容,从而更好地规划工作进程和协同各部门工作。其次,监督人员还要创设良好的台前幕后环境。这就要求监督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审美意识、艺术素养。舞台作为表演艺术的媒介,其环境的美观性和艺术性直接关系着舞台表演效果。如果监督人员只将工作重点放在局部而不是整体,那么势必会限制舞台艺术整体形象的提升。比如只注重灯光控制,未考虑设备设施摆放,就会对大众的视觉享受产生负面影响。最后,监督人员要对舞台现场进行合理科学的指挥。曾有人将演出生动地比喻成打仗,舞台是“战场”,演员是“士兵”,监督人员是“指挥官”。这充分说明了舞台、演员、监督人员的地位和作用。舞台监督应围绕导演的意图,合理有序地开展工作。比如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中的《千手观音》,是人们记忆犹新的舞蹈节目。它不仅突出了表演艺术形象,更给人们带来极强的视觉震撼。在该节目的指挥过程中,可充分肯定舞台监督的作用价值。由于这些演员是平常人,甚至是聋哑人,要进行统一的指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当时舞台监督选择在舞台的角落,以做动作和手语的方式给演员输送指令。通过突出自身中心指挥地位,协同灯光照射、音乐响起、大幕拉开、演员入场、表演开始等工作,从而为整体表演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强化现代舞台演出管理中舞台监督的作用的策略

(一)加深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和理解

舞台监督人员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岗位价值作用,必须要加深对艺术创作的认识和理解。一般来说,舞台表演效果受作品文化内涵影响较大,尤其是其本身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独特性等特点,只有平衡这些特点元素,展现出作品的情感内涵,才能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让人过目不忘。如果监督人员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不能区别精品艺术与一般艺术,则会采用“千篇一律”的监督和指导方法,从而造成较多的工作失误,甚至会限制表演者表演技能的发挥。精品舞台艺术创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艺术创作,其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它需耗费相关人员大量的心血,在长时间的知识、经验、文化、思想的沉淀下,由创作、艺术、学术等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协作完成。相比较而言,一般艺术的创作过程并没有精品艺术那么复杂,所以在实施创作设计时不会受到过多因素的限制,而且其舞台发挥空间更大,只要做好人力资源监管工作,不出现一些明显、特别的失误,都不会影响到舞台表演效果。舞台监督作为舞台的中心指挥者,其对舞台表演的把控能力,直接体现在对舞台艺术的认识程度上。因此,舞台监督人员一定要在平时注重学习艺术创作知识,积累实践监督经验。

(二)落实职责和强化合作

现代舞台具有较强的与时俱进性,其表演必将绽放更多时代艺术色彩。为发挥其功能和价值,需要让舞台监督人员落实自身职责和强化与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首先,精心选拔舞台监督人员。众所周知,舞台监督所涉及的工作范围较广,应让综合素质能力强的人任职,所以在开展选拔工作时,不仅要依据相关知识、经验、技能标准,还需要建立一套心理和思想素质评比制度,以选拔出更加优秀的舞台监督人才。同时要完善相关管理机制,防止监督人员出现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情况。其次,明确监督人员的工作职责,让其成为导演、相关负责人、部门领导之间交流的“中间者”。比如为实现对舞台表演的有效管理,要增强与导演的交流。要尽可能地了解导演的工作模式、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严格依据舞台表演规划办事,并将导演的要求精细化,从而保证舞台表演活动有序、高质地开展。要增强与设计师之间的沟通。在工作权限内整合艺术家提出的建议,并结合舞台演绎的需要协同设计师工作,以实现对表演准备、舞台演绎的深入把握。要重视与演员的思想交流。营造良好的后勤保障氛围,结合演员的心理变化和思想情绪,用更加直观、形象的语言传递工作,促使演员能够更好地完成表演任务。

(三)创新舞台监督管理理念

针对现代舞台演出管理中的舞台监督工作,应从多层面、深层次上认识其存在的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策略,不断为提升舞台管理水平蓄力,才能使舞台表演水平更上一层楼。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社会导向性功能日益凸显,所以创新舞台监督管理理念至关重要。因此,舞台监督应立足于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舞台演出的传播过程,通过更加全面、具体的市场调查工作,了解观众对舞台文化的需求方向,不断调整和改善原有的工作理念与原则,以实现对舞台人员的综合化管理。同时,舞台监督要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合理科学地制定工作目标和设置工作任务,充分落实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岗位价值作用。

(四)培育高素质的舞台监督人才

为提升现代舞台演出管理水平,发挥舞台监督的价值作用,需立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落实舞台监督人才的培养工作。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分析现代舞台事业的发展趋势,加大对艺术创作、舞台监督、执行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力度,通过做好市场调研,提升教研成果,逐步探寻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的方法。同时,也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精细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学好知识、快速成才,最大程度上改善现阶段舞台监督人才缺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强化相关公司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某种层面上看,公司是实践的前沿阵地,高校是理论的大本营,二者紧密合作,势必会实现双边收益。比如让有资历的舞台监督人员进入高校深造,让学生进入相关公司实习,这样不仅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能使公司和高校各有收获,对舞台监督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舞台监督是舞台“战场”上的中心指挥者,对整体舞台演出效果具有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技术指导、角色转化、艺术呈现等方面,其功能和效用更加明显。为保证舞台监督工作的质效性,提升舞台表演艺术效果,需要积极改善舞台监督工作中的不足。舞台监督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艺术创作内涵,强化自身素质和能力,以及落实职责和强化合作,才能有效提升舞台表演艺术效果,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

猜你喜欢
舞台监督人员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夯实监督之基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
第十一部分 会计组织机构和人员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