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关于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优化的方法分析

2021-11-14 13:06郑雅匀
戏剧之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舞蹈技能

郑雅匀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福建 福州 350000)

一、现代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一)理论和实践并重

新时期舞蹈教学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同步协调发展,旨在培养文化知识丰富、实践技能高超、有独立艺术审美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对舞蹈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理论基础,适应后续实践技能的学习,从而最大程度上挖掘舞蹈的艺术价值,提升学生的艺术底蕴。此外,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能够让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更好地发挥舞蹈的艺术功能。

(二)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设计除了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才的需求外,也要考虑学生自身的需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观念、专业技能和审美修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开展个性化教学。有针对性地以理论为指导基础,以高水平的表演为教学目标,以素质教育和综合型人才培养为总体原则,创新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舞蹈专业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根本,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如今应用型人才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以往要求的能力复制,而在于创新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有个性、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四)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如今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在于为社会和自我带来价值,培养出来的人才要能够顺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

二、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的系统性不强

目前的舞蹈教学方法呈现出系统性较差的现状,我国的舞蹈教育发展较晚,很多教学环节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使得整体的系统性不强,也使得很多学生仅仅是进行了一部分动作技能的练习,在舞蹈审美意识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都比较欠缺。同时,一些高校还存在照搬其他学校教学方法的问题,没有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个性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教学设计,使得舞蹈教育整体呈现出半僵化的局面。高校想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但是因为基础薄弱,教学方法不够系统化和专业化,导致舞蹈教学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没有发挥出舞蹈教育的根本功能,从而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学校的舞蹈教学水准。

(二)教学资源不足

对一些非专业舞蹈高校来说,还存在着教育资源稀缺的问题,存在着相关的教学设施和设备不够的现象,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降低了学生选择舞蹈的可能性。同时在一些高校,一些特殊的舞种还存在理论基础薄弱,甚至根本没有舞蹈老师任教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舞蹈专业教育模式的优化,不利于开展教育改革工作,也制约了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舞蹈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在如今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舞蹈方面的理论学习和技能提升都非常关键,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和指导者。但目前高校舞蹈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提高,团队建设还需要加强。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师自身的舞蹈修养还有所欠缺,从而难以适应如今新时期背景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教师自身的舞台经验也影响着学生的知识吸收,教师的舞台表现力对于学生学习舞蹈来说非常重要,而一位舞台经验稀缺的教师很难给予学生足够的舞台表现力支持,对学生的发展很不利。教师的艺术修养对于舞蹈课堂教学来说也非常关键,一位艺术修养高的教师会带给学生书本内难以学到的知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四)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

现在很多高校的舞蹈教学都存在着重视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输出的问题。现如今应用型、综合型舞蹈人才培养注重的是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同步发展,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一些高校的课程设计与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使得舞蹈技能课开设过多且针对性不强,理论性课程和审美艺术类的课程却没有进行合理设计,导致舞蹈教育呈现片面化畸形发展,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轨道。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课程指导和最先进的学习理念,这种不完善的课程体系设计不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培养的人才也不符合当前市场的需要。

三、新时期职业教育中舞蹈教学模式改革优化的方法和策略分析

(一)创新舞蹈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保持艺术的生命力的关键在于不断创新,在高校舞蹈教学改革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更新,首先要对传统教学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让学生能够适应教学方法的变化,从而避免学生不习惯陌生的教学方式而影响舞蹈教学的效率。其次要以学生为主体,对舞蹈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在实践技能课堂中,教师首先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程度,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进行技能训练,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舞蹈的乐趣所在,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热情,更加高效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舞蹈教学方法的优化改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推动了新时期背景下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进程,符合当前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加强舞蹈专业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

教师是高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艺术修养,对于舞蹈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非常关键。在进行师资团队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引进优秀的教师给团队增加活力,同时还要注重教师教学技能和方法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效率。还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工作,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要完善教师的相关福利制度,提高教师的待遇,让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强,从而更加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全方位地巩固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增加教师的舞台实践经验,以优化教师的职业规划,综合提升舞蹈教师的授课水平。

(三)完善舞蹈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对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优化时,首先必须明确舞蹈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舞蹈课程的艺术价值和定位,要明确一套完善的舞蹈课程体系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从而结合学生的自我需求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合理地设计理论课程和技能课程,同时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其次必须注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齐头并进,在理论课程中,要加深学生对舞蹈历史的了解,对各个舞种的艺术价值和特色进行深刻分析和理解,从内而外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舞蹈审美能力。在实践技能课程中,在掌握各个舞种的技艺的前提下,还要加强对理论课程的实践,在实际舞台上深层次地领悟舞蹈的魅力和内涵,从而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最后还要引进丰富的舞蹈学习素材,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这对于学生艺术境界的提升非常重要。

(四)构建实践性辅助体系,加强人才培养

在培养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下,构建实践性辅助体系对于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除了日常的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参加各类舞蹈比赛,增加舞台表演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所以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舞蹈比赛,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舞台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增加学生的实践平台,这不但有助于高校间的友好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汲取新的知识,在实践中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四、结束语

如今社会越来越信息化,在时代变化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校舞蹈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针对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以及课程体系不完善等现状,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构建完善的舞蹈课程体系、采用辅助性课程手段,以及拓展实践平台等方式对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推动舞蹈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和舞蹈行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舞蹈技能
冰上舞蹈搭档
秣马厉兵强技能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拼技能,享丰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和舞蹈
画唇技能轻松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