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摇滚年代致敬
——从歌舞片《摇滚年代》谈起

2021-11-14 13:06
戏剧之家 2021年27期
关键词:责任感恐惧痛苦

梁 燕

(北京舞蹈学院 北京 100081)

一、坚持:勇于面对恐惧的信念感

摇滚年代中最可贵的就是一群可爱、爱亲、可敬的小人物,他们每个人都保留着生活中普通人的缩影,但在典型性的艺术化处理后,却又如此的不平凡。他们身着极具代表性的铆钉皮衣、机车牛仔裤,甚至还有摇滚狂热者直接赤裸着布满纹身的上身,用最直接的方式以示对摇滚(rock and roll)的热衷与狂热追捧,换种角度来说,这一群最可爱的“摇滚迷”把摇滚作为内心的信仰,为了守护这伟大的信仰,他们发自内心地愿意打破生活的平静,在重金属的摇滚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他们相信唯有抗拒一切传统与规矩,才能更接近本我,找寻最真实的自己。在笔者看来,他们面对恐惧的方式就是紧紧地聚集在一起,用最强烈的乐音去嘶喊、吼叫,在无尽的喧嚣中激起无数亢奋的灵魂用生命去演绎狂热的摇滚金曲。正如影片中一蹶不振的昔日摇滚巨星史黛西在酒吧中,再次听到那首“don’t stop believe in”,时过境迁,熟悉的旋律下夹杂着是对青春和梦想的追忆,是对摇滚精神的执着,更是对爱与希望的渴望。他静静地怔在原地,无数回忆涌上心头,多少懵懂青年在摇滚乐的浸润和激励下,度过孤单的岁月,克服恐惧鞭策自己不断向前,在永不止步的征途中,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胜利曙光。所以,每当看到影片中一群拿着吉他在舞池中央引吭高歌的热血青年之时,笔者的内心不但没有排斥,还愿意随着动感嘈杂的音乐随之舞动,这样一群渴望被爱、被关注的青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克服恐惧、找寻自我、歌颂青春、颂扬爱情,他们同样用生命去呐喊自己的主权、观念,这样的艺术值得被人们去尊重、爱护,只因他们在艺术中找到了没有被虚伪社会吞噬的第一自我。

当然在这部剧中令笔者备受鼓舞的还有勇敢的乡下女孩的追梦经历,每个人都有追求梦想和美好生活的权利,这个俄克拉何马女孩也不例外,在现实的裹挟下她毅然告别温暖的家乡,孤身一人来到车水马龙的好莱坞,即便被流氓小伙抢去她唯一的家当——收藏了很久的唱片,依旧保持微笑笑对艰难,在她的眼睛里常常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在“由物及我”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禁勾起了笔者的求学经历。笔者认为《摇滚年代》旨于向观众传达三种品质:首先,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勇敢,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没有一鼓作气的勇敢与气魄,又怎能体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广阔视野。其次,直面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信心是实现梦想的力量源泉,也是实现梦想的关键要义,就像德鲁在雪莉的鼓励下,首次在酒吧演唱依旧绽放耀眼的光芒,这份光芒中也充满着爱情的力量,是信心与爱战胜未知恐惧,是信心与爱制造奇迹希望。最后,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之心来自于史黛西对摇滚的热爱,虽然影片大半部分都在描述史黛西的一蹶不振,但当“don’t stop believe in”的旋律响彻酒吧之时,史黛西的眼睛由起初的黯淡变为澄澈坚定,那一刻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狂热,在电影蒙太奇技术的切换下,镜头翻转之间,他也站在舞台上与雪莉、德鲁一同演绎这首未完待续的摇滚之声,史黛西身体力行地印证不抛弃不放弃的摇滚精神、摇滚信念。

二、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责任感

在《摇滚年代》中,笔者竟看到了“摇滚人”对摇滚乐乃至摇滚精神的责任感。影片的很多细节中处处透露着人们对摇滚至上的现实理想表达。越南战争爆发后,人们再也无法忍受条条框框的拘束,再也无法接受被大机器生产异化的恐惧,于是解构、建构起新的艺术形式来宣泄内心中无法述说的哲理情思,人们就在摇滚之风的带领下,烫着爆炸头、穿着喇叭裤,嘴里哼着猫王、甲壳虫乐队的歌曲,摇摆中带着一丝狂放不羁。其中一个桥段康斯坦斯带领教会的信徒们,拒绝摇滚乐发生在好莱坞这片土地上,她绘声绘色地演唱“hit me with your best shot”试图想要阻止来势汹汹的“摇滚火焰”,但最终她也被摇滚狂热者拉入其中,最终也变成了涂着黑色眼线、带着夸张墨镜的“摇滚人”。不难看出这些“摇滚人”肩负着振兴摇滚阵势的责任感,笔者从三方面来谈:其一,守护摇滚境地的责任感,这份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当康斯坦斯带领当地电视台以及修女们,想阻止即将开展的摇滚盛事,却没有料到酒吧的摇滚狂热者朗尼一把夺过话筒并大喊“摇滚至上”的口号,那份责任感在呐喊中油然而生,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其二,复兴摇滚精神的责任感,剧中每一位“摇滚人”都具备复兴摇滚精神的责任感,这份责任感在眼神中、在歌声里,更在每个人的心底。即便是对舞台抱有恐惧心态的德鲁,在振奋人心的摇滚乐曲的激励下,最终也成长为一位合格的摇滚联唱歌手。这足以证明积极正向的艺术氛围,让摇滚精神也经历了渐入、渐进、渐成的过程,引发更多摇滚爱好者肩负使命,守护、复兴难以泯灭的摇滚精神。其三,带动全民摇滚的责任感,摇滚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其动感的节奏韵律,总会让初次接触摇滚乐的年轻人为之狂热,也许是2 拍子与4拍子的节奏,能够激发人们内心中快乐的多巴胺,使人们想要跟随音乐舞动跳跃。而摇滚乐的精髓在于分享快乐、延续精神,带动全民摇滚的责任感也就在互动的过程中产生了,当然这种带动是生动的、积极的、正向的。

三、坚守:摇滚精神永不泯灭的存在感

张益榕在《摇滚精神》一文中讲到,摇滚精神的核心是表现人内心最深沉的痛苦,只有痛苦才会唤起人最深沉的共鸣,摇滚乐所表达的痛苦,使人在聆听时并不会对音乐所传达的“痛苦”而感到畏惧,甚至能够在喧闹嘈杂的不协和音程中找到一丝慰藉。起初看到这段话时笔者并未引起共鸣,直到看完《摇滚年代》后才顿悟,此痛苦非彼痛苦,它是对苦闷生活的释然,它是最直击心灵的真实表达。在“摇滚人”的心中,这份“痛苦”源自于近在咫尺的生活、永不泯灭的理想,这份“痛苦”更是治愈身心的良药、是发自内心想要守护一生的自豪。它甚至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抚慰人类最深处的情感创伤,又像是一团烈火重新点燃人们对生活的希望。重构新型社会思想,改变人类原始生活状态,用更“激进”的方式使其活出最本真的模样,在摇滚浪潮之下笔者看到了摇滚精神带给人类最珍贵的宝藏:这第一个宝藏是独立人格的建立,独立人格的建立往往产生在思想禁锢、病毒肆虐、战争纷乱的年代,例如西方文艺复兴就滥觞于思想禁锢的封建宗教统治,人们想要摆脱思想的桎梏、文化的僵滞以及封建教会对人身心的毁坏,最终揭竿而起,发起这场弘扬人性自由平等的正义之战。反观《摇滚年代》中的“宗教派”与“摇滚派”的激烈对峙,透出的是不同思想观念下独立人格的养成,前者追求的是兼收内蓄的神明道义,通过约束和归训实现人类在精神寄托中对天堂世界的徜徉向往,而后者则打破规矩,试图在“反传统”“反人类”的特立独行的观念中释放苦痛的内心,借嘈杂之乐音,抚慰内心之孤寂,这两种思想并未有对错之分,而是不同立场之上各抒己见。泾渭分明的斗争下映射出人们开始站在人性层面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开始为守护内心“净土”而奋斗,这也间接推动着人类文明的思想进程,使人类开始向民主、自由、平等的新世界逐步迈进。第二个宝藏则是推动了解放思潮,摇滚乐的诞生,本身就是一种思潮的涌进,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带来旧事物的灭亡。摇滚乐虽然打破了古典音乐的静谧之美,却以“他山之石”稳固“自我之基”,伴随重金属的嗡嗡作响,以更开拓超越的思想意识,引领“摇滚披头士”们更大胆地利用音乐表现社会生活,而夸张化的生活表达却像一把“利剑”引发观者强烈地“内模仿”,不仅为摇滚艺术赋予了自由解放的人文价值意义,也促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为社会涤除玄鉴,为时代以化通变,最终以历史上不可忽视的摇滚热现象载入人类文明的光辉史册。第三个宝藏是对现世圭臬的再思考,现世圭臬释义为当下合乎法度的标准和模范,而摇滚精神语境下的标准和模范又该如何定夺呢?笔者认为摇滚精神语境下的现实圭臬是力图摆脱机械化大生产下人类的异化与灵韵的丧失,借助摇滚音乐为媒介摆脱墨守成规,延续摇滚精神,解放禁锢思想,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让人成为“人”。就像男主赤裸上身兴致勃勃地弹着电吉他边呐喊边歌唱“I WANNA ROCK”,此时的“ROCK”不仅是摇滚式的呐喊,更是对新生活的向往。没有什么比一句“摇滚”更让人感到心情畅快、精神愉悦,正如《毛诗序》中说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摇滚音乐就像激烈情绪的输出口,在“萌发-孵化-发展”的漫漫旅途中,实现摇滚精神献给普罗大众的珍贵献礼。

四、结语

每当耳畔响起“I LOVE ROCK AND ROLL”,笔者总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群热血青年,用摇滚的方式书写传奇人生,他们是单纯的,单纯到始终如一、钟爱摇滚,他们是可爱的,用音乐抗拒浮世喧嚣,同样他们更是充实的,始终心怀爱、希望与美好。那份执着的追寻、生活的态度、乐观的精神成为摇滚年代下人们特有的时代印记,正是特殊的时代背景赋予人们敢想、敢爱、敢表现的精神特质,向摇滚精神致意,向摇滚年代致敬!

猜你喜欢
责任感恐惧痛苦
降低“支付痛苦”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谁痛苦,谁改变
分担痛苦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痛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