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产电影盘点:中国故事与中国叙事

2021-11-15 00:06魏亮亮陇东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电影文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题材

魏亮亮(陇东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在全球化语境下,以国别为单位进行的争夺较量不但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领域,国际传播新理论中的软实力、国家形象等领域也成为国家竞争与较量的重要部分。得益于政治、经济、科技等先发优势,西方国家的媒体实力长期以来都处在世界前列,为了进一步巩固并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对于其他国家一直以来持着蔑视与打压的态度。西方媒体对中国也是如此,长时间的歪曲与妖魔化报道,让我国一度在国际舆论上陷入“失语”的尴尬境地,国家形象塑造上缺乏主动权,面临着“他塑”和“丑化”的问题,因此争夺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理念、重建国家形象成为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任务。

借助媒体展开对外传播工作是摆正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国际舆论场上各国的重要关注点,除了打造强有力的外宣旗舰媒体进行对外新闻传播外,从艺术传播中获取文化力量,打造正面的国家形象也是可行的,能将国家发展各个阶段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精神面貌、人民形象、理想价值等内容以多样化视角呈现给世界,以中国具有吸引力的软实力内容走进国际受众。并且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性、鉴赏性等特质使其在传播的时候更具可行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闻传播等形式所具有的立场与意识形态预设所带来的对抗式解读可能、文化折扣的误读等各种负面消极影响。

一、2019—2020国产电影的票房表现力分析

长时间以来,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影等影视作品在我国都表现出极强的社会与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也将其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国家形象等抽象内容以流行商品的形式输入进来,一度成为社会民众信仰及追捧的“潮流”,在文化商品的售卖中不仅扩大了其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还抢占了我国本土、民族文化作品的生存空间。外来文化不断以更具新颖性、差异性、多样性的文化特征吸引我国观众注意力,帮助或强制他们重新建构文化审美、价值观念、判断标准等一系列抽象认知结构,从而降低我国国民对国家形象的认可度、自信心。从这一现实情况出发,夺回我国文化市场,以中国叙事为支撑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声音迫在眉睫。

在各方的努力与支持之下,中国电影市场内也出现了许多能与国际一流影视作品进行竞争的优秀作品,以其独特的中国故事内核与叙事表现创造出独特的魅力,并取得不俗的票房与社会反响。2019年我国电影票房获得大丰收,《流浪地球》46.55亿元,《哪吒之魔童降世》49.7亿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烈火英雄》《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等均获得数十亿票房的优秀成绩。不仅是本国票房,对外传播的北美票房也获得了巨大进步。而2019年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获北美票房369万美元,票房冠军《流浪地球》北美票房587万美元、票房季军《我和我的祖国》北美票房235万美元。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重击,整个文化领域受到不小的创伤,文化设施的停业停演、电影院关停院线、电影全部下架,并且关停时间无限期延长。直至中国国家电影局官网16日发布公告称中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影院们停摆178天后终于踏上复苏之路,尽管复工率、同比票房低、单场观影人数低,但是仍旧创下了优秀的票房成绩。根据公开资料统计,截至2020年11月7日上午,内地累计票房突破150亿元,总观影人次达4.03亿,累计场次达3809万,这个票房成绩也让中国正式超越北美,第一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

全球电影市场中北美占据着重大比例,因此也成为电影国际影响力参考的重要标准,以好莱坞、迪士尼为代表的电影得益于早早地进行了市场实践、用户积累、产业化运作,长时间占据了北美电影市场的绝大份额,外语片的生存空间极为狭窄,也正是如此,北美票房的表现成为其他语种的电影作品水准与价值的重要参考。北美电影市场也被看作是各国的文化产品竞争的主战场,在竞争的同时也同步地为各自的国家与文化发声。

2019年国产电影在北美票房中获得不小的进步,2020年在疫情的艰巨背景之下实现的弯道超车式发展,无疑是国产电影获得成功和发展的明证,也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工作的成功一步,其优秀作品均是以中国叙事手法讲述了中国故事,将具有中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德道礼法、社会氛围、文化环境等的抽象影响力呈现给世界。本文将以2020年国产电影为对象,分析国产电影的故事题材、叙事表现以及探讨如何用中国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加快“走出去”、讲述中国故事、夺回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主动权的步伐。

二、丰富题材承载立体国家形象

电影题材是电影进行叙事的基础性内容,奠定了电影场景、人物、故事、主题、氛围等各个方面的主基调与基本逻辑,也会影响着观众对电影背后的民族文化、国民精神样貌、国家形象等方面的感知。2020年度的优秀的中国电影从题材上来看更为丰富与多元,主要的题材大类有:重大历史性题材、日常性生活题材、民族题材与奇幻神话题材,并融入了爱情、戏剧、战争、灾难等色彩,让电影拥有更多可展示的精神内容与现实性内容,提供更为立体国家形象的可能。

(一)重大历史性题材与中国成长

重大历史性电影题材主要指的是某一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类似于战争、革命、改革等具有转折点意义的事件,或者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历史进程、观念价值等方面带来重要影响的事件。因为重大历史性电影题材蕴含着浓厚的国家政治、历史记忆、民族精神,承载着我国人民的精神认同与共同理想,讲述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在我国当代电影创作与生产中,重大历史性事件一直是电影各大题材中极为显赫的系列。

2020年重大历史性题材电影的表现不俗,诸多优秀的演员、编剧也加入其中共同创作出《八佰》《金刚川》《夺冠》等众多票房与社会高反响的优秀作品,电影制作人们将过去的历史进行还原,将新旧时代背景下不发生转移与改变的民族精神与气概充分呈现出来。电影《金刚川》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将镜头聚焦于抗美援朝战争下的一个战争节点,在中国崛起与成长的过程中挖掘闪光点,从其中寻找并利用电影艺术手法突出具有历史与家国意义的中国成长的故事。

电影《金刚川》背景设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前往金城发动的最后战役,志愿军们在缺乏物资和武装悬殊的艰难条件下,对抗美军一次又一次的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在金刚川之上修起一座“炸不毁”的桥梁。志愿军中的每一位,无论是领袖还是兵卒,全员都在为同一目标努力着,不管敌人有多凶猛残暴,他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只有向前绝无后退。这些承载着中华人民勇往直前、不畏牺牲、爱国爱党爱家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内容,能以带领观众回顾中国成长史上值得铭记的历史与事件的形式,唤起观众特殊的时代记忆。相较于直白的政治与新闻外宣活动,这拥有更为丰富的中国故事理解题材和更多的中国形象的解读主动权。

(二)日常性生活题材与中国样貌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稳步前进下,自主意识与个体意识成长,日常性的生活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电影中也出现了更多反映社会发展、环境建设、生活内容与日常文化的电影题材。日常性生活题材让普通人拥有了更多主人翁的认同感与荣誉感,镜头记录或再现了普通人生活的贴近性特征,让电影所表达的内容主题与精神主旨也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日常性生活题材也逐渐发展为电影中国故事的重要构成,中国故事从传统保守的历史性叙事与宏大故事的局限中解脱出来,通过中国在某个地区某个历史时期某个人群的生活状态的小碎片构建起立体而丰富的中国形象的一个侧面,为中国样貌的呈现提供了更多的视角与纬度。

在每一年的院线电影中,日常性生活题材占据重要的比重,得益于日常性生活题材的丰富的取材空间与电影制作人的悉心制作,也收获了较好的票房与社会反响。2020年也上映了如《我和我的家乡》《秀美人生》《怪胎》等诸多优秀的日常性生活题材电影,以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为基础,融入爱情、戏剧、冒险、犯罪等元素,让电影在拥有现实性可能的基础上更具有观影的趣味性与鉴赏的艺术性,在具有真实生活共鸣的基础上提供鉴赏电影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故事与国家样貌的途径与方法。

2020年《我和我的家乡》便属于日常性生活题材,电影围绕着“我和我的家乡”这一故事主题,讲述在中国大江南北的家乡故事,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与家乡之间眷恋、热爱、奉献的不普通故事。电影五个故事将中国人文和地理风光各异的城市都展现出来,繁华的首都北京、地势崎岖的贵州黔南、温婉水乡的江南望溪村、抗沙成功的陕西毛乌素沙漠和物产富饶、人民热情的东北山村。同时在部分故事中加入时间维度,将过去和现在的场景进行对比,将翻天覆地的巨变展现在观众眼前,全方位呈现中国的地理图景、人文相貌、精神形象,并在这种情绪基调中突破宏大叙事的限制,增添中国故事中现代性形象认知的建构与反思。

(三)少数民族题材与多样化中国故事

我国的少数民族电影题材指的是以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作为主要的表现人物,以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故事发生背景,以少数民族文化、审美、风俗为主要情景的电影作品。近几年来,我国电影市场中少数民族电影作品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在电影创作的质量上面也呈现出明显的进步。将少数民族所生活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精神样貌等内容以极其鲜活的方式呈现,并尝试着在少数民族电影中进行着关于时代、地域、文化、民族等差异内容的深度探讨,尤其是善于在整体社会的变动与发展中审视民族与地域的变与不变,以矛盾化的呈现来突出电影表达的主题与精神内容。

目前已有的国产少数民族电影中,藏族少数民族电影在数量和内容质量上来看居于前列,藏族电影《静静的嘛呢石》《河》《阿拉姜色》不仅描绘其生活场景,也在探讨藏族人民背后的文化、社会发展、心理需求以及精神意义追求。近几年来维吾尔族电影也处在发轫阶段,将新疆唯美壮阔的自然景色、能歌善舞热爱生活的人民呈现给观众,并且在浅层展现中融入现代性社会的现实性审视。

维吾尔族电影《第一次的离别》记录了从小便生活在新疆沙雅边远村庄里面的三个维吾尔族小孩艾萨、凯丽和凯丽弟弟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临一场又一场的离别的生活,远离发达城市的偏远地理位置也使得小村庄仿佛是被现代化发展所隔绝开的“信息孤岛”,村庄外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一点点影响到了生活在落后村庄的孩子们,瘦弱无知的他们无法抵抗,只有对故乡亲人的深深依恋。电影从儿童视角出发审视新疆,将落后与发达进行对比,带领观众审视现实与想象之间极大的落差、失落、空虚之感。当然,少数民族电影作品不局限于部分几个民族的展现,而是具有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中国拥有的丰富民族资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提供了多民族的璀璨文化和人文底蕴,少数民族电影这种电影题材同样也是能够呈现中国多样化故事的有效手段。

(四)奇幻神话题材与中国精神想象

科幻未来的电影题材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可理解科学逻辑支撑的关于未来的想象,而奇幻神话题材则是可以超越科学与常识理论,建设一套特殊的世界物质理论的超世界幻想。在奇幻神话题材的电影中,拥有更多想象的自由与空间,也拥有更为强大的母文化表现能力,不同国家在奇幻神话题材电影中拥有着风格各异的文化想象,承载着国家发展过程中人民源于现实生活的精神依托、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以及价值偏好、道德品质与人生哲学。

历史悠长的中国拥有沉淀五千年的文化内涵,也流传着无数的奇幻与神话故事,讲述着人民与大自然、社会搏斗的胜败,对美好理想的强烈追求,对未来向往甚至承担着一些宗教职责,凝聚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智慧、价值观念与哲理看法,因此也成了能够进行精神沟通与交流的电影作品的重要题材。2020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姜子牙》故事情节源自中国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佐明君周武王姬发反商伐纣的经典故事情节,电影在原神话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姜子牙率领众神战胜狐妖,讨伐商王朝,在受封为众神之长后却因为过失被贬为凡人。这一切事件背后仿佛隐藏着巨大的阴谋,姜子牙也踏上了寻找真相和自我之路。

电影《姜子牙》的改编不仅仅局限于对电影叙事的完整性和可观性的考量,而是从立足于现代社会,将中国精神想象以更为现代化的方式呈现,满足观众对电影人物的审美偏好,在立体化的人物塑造中展现更为深刻和全面的中国精神想象。影片中的姜子牙不再是传统运筹帷幄的世外高人形象,而是一个有缺陷和过失的不完美形象,这种不完美满足现代社会观众的英雄形象的审美,在姜子牙攻克困难、坚守自我、不忘初心的真相探索之路中,又赋予了人物不服输、不认命、不退缩的中国精神。

三、精彩叙事谱写新旧时代篇章

电影题材是电影的基础,也是电影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基石,直接影响着内容表现力与感染力,观众可以以此为基础产生对电影作品的兴趣与态度,因此这也一直是电影竞争的重要部分。2020年时中国电影界面临了电影事业进一步发展的诸多桎梏:档期产出票房放缓、电影票价增长、观影人次渐退、频繁的撤档……但是2020年中国电影逆风而行仍旧创造出惊喜,电影题材丰富多元、新生导演制作力量涌现、营销宣传手法层出不穷……当然,能够精彩讲述电影题材故事的叙事也极为关键。

(一)故事线索有序搭建,铸造新影像

电影叙事是一个具有系统性特征的构架,最初层面或者最基础层面是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电影故事线索的总体构架或结构,它搭建了整个电影的内容框架和影像躯干,奠定了电影的面貌和风格特征,也让电影主题与内涵得以拥有生存空间。顺叙、插叙与倒叙三种故事线索结构在“空间流程”和“时间流程”上相较于其他故事线索结构具有更高程度的合理性和可接受度,成了电影中最为常见的内容框架,在各个年度的电影中也占据着较高的比重。

在资本泡沫破灭、粗制滥造的快销电影模式从影视圈中慢慢退场、旧规则被打破后新的希望带着优质电影走向观众,优胜劣汰的电影市场呈现给观众更多佳作,在长时间的电影鉴赏中培育一批批具有更高电影鉴赏能力、电影素养和电影审美偏好的成熟观众,传统的叙事构架已经不能满足成熟观众对高品质与新鲜感的期待,他们呼唤有更多新兴的故事线索承载着不一样的内容。对此,电影制作者们在积极地进行着尝试,导演宁浩的代表作《疯狂的石头》与《疯狂的赛车》便是突破了传统叙事结构的多线叙事,以更为立体的叙事结构承载了更为丰富的剧情让观众眼前一亮。

2020年我国电影市场的成功中,电影叙事的创新与尝试成为最大惊喜。《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八佰》等电影从各自的题材内容出发,选择适配的叙事结构,呈现更具新意的影像效果。电影攀登者《金刚川》中,导演选择了三线叙事的手法,将同一时空所发生的故事从三条叙事线展开,打破重组多位角色人物原本独立完整的故事线,降低原本应该紧密的情节逻辑关系,将每条故事线索互相叠加穿插增加了场景的横断面与多人物视角,完成了多条人物故事线索的群像叙事。不同的人物性格在各自主线和其他人物副线中立体化呈现,差异化的个体价值观念不断碰撞,使解放军的形象摆脱了主旋律电影中完美无瑕的英雄形象程式,拥有了鲜活的人物性格,中国故事也在故事线索的有序搭建中得到了更真实的影像表达,英雄史诗与家国情怀也得以强化。

(二)多元叙事视角呈现:观照个体的百态人生

电影叙事视角指叙述者对故事叙述的切入点,由谁带领观众走进电影的叙事空间,目前活跃在电影市场的叙事视角表现出一个跨代的多样性特征,从整体构建视角出发进行的现代性思考、从微小视角对社会视角进行的审视、后现代主义的拼接多变的意识流视角……第五代、第六代和新一代导演们都在积极地用镜头呈现人、社会、自然、家国等内容,不同代别的导演在视角上的有效互补兼顾了社会各个维度的表达,边缘人物、小人物等个体的百态人生也得以在多元叙事的视角中呈现。这让曾经在各类影视作品中被忽略或回避的个人意识、精神面貌、生活状态、价值追求、渴望与诉求等内容从失语状态中走出,以更具民主特征的表达唤起观众的认同感与共鸣感。

观众能将自己的生活投射到影片中,让影片中叙事背后的情绪情感和精神力量寻找到现实性的落脚点,有效展现中国纵深和宽广的故事内涵。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为主旋律电影没有延续以往的主旋律电影作品高举旗帜的传统宏大叙事视角,而是以五个普通人与家乡的平凡故事片段构成,镜头聚焦小人物记录的历史笔记,欢笑、泪水、牺牲和骄傲。展现历史发展的大时代对社会个体的现实关照,满足观众丰富多样的娱乐观影需求与现实生活的精神认知与认可需求。《八佰》《金刚川》等主旋律电影也在尝试着从个体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中讲述个体的百态人生。

除了上述的主旋律电影外,2020年电影中日常性生活题材的电影作品更是将个体命运放置电影叙事的重要位置,将个体故事的发展路径作为电影的主要叙事构建,个体的情绪精神状态奠定电影情绪的主基调,个体面临的现实与心理矛盾挣扎也成为电影戏剧重点。电影《一点就到家》讲述了三个怀揣梦想和一腔热情的三个少年从大城市到云南千年古寨展开一段疯狂的创业故事。魅力的云南千年古寨,加入奇幻夸张的漫画式渲染手法,让三位创业者的并不顺利的创业故事变得幽默诙谐、热血励志。三人的追梦欢笑中掺杂着泪水,小人物的创业艰难带给我们不少情感共振,也消融着人生的困境,让在城市打拼得身心俱疲的现代人得以休憩,并相信梦想犹在。

(三)把握市场叙事偏好:文化产业化运作

电影从前期策划、中期制作到后期宣发的过程中,观众的审美也就是电影市场的偏好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影响着票房多寡与产业存续,因此电影制作人们要洞悉并有效把握市场对叙事的偏好,突破类型片叙事的规则与束缚,并且以此为基础,将中国故事所蕴含或者相关的优秀内容与内涵传递给观众。

以我国动画电影为例,进入21世纪后,国产动画电影一度呈现出了过度重视和关照低龄化观众的倾向,情节浅显易懂、画风简洁可爱,主要的观影受众为儿童或少年,虽然在“一拖二”的特殊盈利模式下,可以基本保证甚至呈现出较好的票房成绩,但是从世界动画电影水平来看仍旧缺乏竞争的能力,盈利空间有限。而同为动画电影的好莱坞作品如《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神偷奶爸》,则在票房上更有竞争力,这给了我国动画电影发展重要启示并推动其开始积极尝试叙事上的创新。

《熊出没·变形记》《魁拔》《小门神》等优秀动漫电影开始涌现,除儿童品牌外不再按照低龄化的叙事风格,而是采用成人化和产业化的叙事方式,电影虚拟世界观逻辑缜密、情节刺激动人、主题意蕴深厚,采用最新的技术保证画面精美与音效临场化,并且都善于把握住中国故事千年文化底蕴和观众文化认同的优势。

2020年的中国动漫电影更是牢牢把握市场叙事偏好,除电影类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外,电影的故事内涵、情节逻辑、极具冲突、人物关系等叙事都走向产业化运作,《妙先生》《姜子牙》等优秀动画电影也具有强劲的实力可与其他类型的电影展开竞争,甚至处于优势地位。当然也得益于近几年来观众日益丰富的观影需求、日益增长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在文艺作品中振兴中国文化的期待。我国的电影生存逐步走向流程清晰、职责明确、分工细致的产业化运作,准确把握市场的叙事偏好,响应观众对能讲好中国故事的优质电影作品的呼唤。

结 语

从全球视野出发,中国电影已经步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阶段,尤其是在加快“走出去”、讲述中国故事、夺回话语主动权的进程中,电影传播的形式能有效避免新闻传播等形式所具有的立场与意识形态预设所带来的对抗式解读可能、降低文化折扣对国家形象塑造的负面影响,但是文化差异、国家体制差别、意识形态冲突等方面的影响仍旧存在,我国的电影作品走向国际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意味着借助媒介对外传播实现客观塑造我国的国际形象、增加国际影响力的目标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研究我国电影本身的特征、在外国市场的现状、中国电影有效传达中国声音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全显光作品(钟馗题材)
用“四力”做深做透好题材——我采写器官捐献报道的一点体会
徐纯中红色题材绘画选(下)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新常态下党报如何提升环保题材报道水平
论藏族题材电影文化主体性之构建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