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镜子话学史

2021-11-15 14:13钱立功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8期
关键词:仪容衣冠唐玄宗

文/钱立功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人们通过照镜子来梳妆打扮,整理仪容。仪容是否端正,折射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照镜子正衣冠,既展现了个人的整洁、端庄的形象,彰显个人的自律意识,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古人就从镜子中感悟出了人生的哲理。《墨子·非攻》中云:“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其实,许多具有参照功能的事物,都可以用镜子来比喻。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著名的“三镜说”,揭示出照镜子与修身治国的关系。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代中期,唐玄宗一度开创了国富民强的大好局面,史称“开元盛世”。在“千秋节”庆祝典礼上,唐玄宗向官员赠送铜镜,意思是为官要清正廉明,要明镜高悬。

历史也是一面镜子,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前,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过去,更好地认识今天,勇敢地开辟未来。学习党史,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以史为镜,就是要不断检视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辨是非、知荣辱、明方向,同时要以史为鉴,加强自我革命,自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提高总结经验、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开拓创新、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生活需要常照镜子,常照镜子可以正衣冠;人的思想也需要常照“镜子”,以史为镜,掸去“灰尘”,方能知不足而奋进。

猜你喜欢
仪容衣冠唐玄宗
浅谈小学教师的形象魅力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唐玄宗戒酒
衣冠中国:循礼与寻美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赐诗探得『神』字》
The Roles of Culture in Translation
浅谈大学生求职面试礼仪
魏晋士族为什么爱拼“颜值”
浅谈大学生仪容仪表
唐玄宗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