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精神永放光芒

2021-11-17 10:00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安源萍乡工人

文/本刊记者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是中国产业工人觉醒的圣地,是中国产业工人第一次走上政治舞台的发祥地

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产业工人党支部,曾被誉为中国革命早期“无产阶级大本营”,那响遏行云的口号“工人万岁!”第一次在这里喊响。

流火的七月,江西安源,满目锦绣。在这座百年矿山城市熔铸了“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在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走近安源,回望历史,感受这片热土上的磅礴力量和红色革命传统。

安源精神的孕育和锻造

安源路矿是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和由湖南株洲到萍乡安源的株萍铁路的合称。安源煤矿是德国、日本资本控制的汉冶萍公司重要组成部分,共有工人1.7万人。安源路矿工人大多数是来自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省的破产农民。矿局在安源驻扎军队,设立地主武装,豢养矿警镇压工人。“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赶你走,死了不如狗。”这是当时安源工人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反动当局对工人的残酷压迫,激起安源工农群众举行多次反抗斗争。由于没有党的领导,这些反抗斗争,在敌人的武力镇压下,最后都失败了。

党的一大决定在全国集中力量开展工人运动。毛泽东出席一大后回到湖南,担任中共湖南支部书记。安源地处江西、湖南两省交界,安源党组织当时由湖南党组织领导。湖南党组织非常关心安源路矿工人的疾苦。1921年秋冬,毛泽东两次到安源调查,向工人进行革命宣传。当年底,湖南党组织派李立三等到安源开展工作。1922年2月,建立了中共安源支部,这是中国产业工人中最早成立的党支部。到7月,党员发展到10余人。同年5月,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李立三被推选为俱乐部主任。9月初,毛泽东再次来到安源,对罢工作了部署。接着,党组织又派刘少奇到安源,加强对罢工的领导。经过充分的准备,安源路矿工人于9月14日举行大罢工。俱乐部发表《萍乡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宣言》,提出保障工人权利、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发清欠饷、废除封建把头制等17项要求,提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罢工口号。这次罢工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工会的声援和社会舆论的支持。

安源路矿当局在工人罢工后极为恐慌,玩弄各种阴谋诡计破坏罢工,甚至悬赏银洋,密遣暗探。工人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发誓“俱乐部主任若被害,当使路矿当局全体职员不得生离安源”;同时加强戒备予以保护,使路矿当局的阴谋无法得逞。路矿当局迫于工人罢工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派出全权代表,于9月18日同工人俱乐部的代表正式签订有13款内容的条约,条约反映了全体工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要求。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取得完全胜利。工人俱乐部随之发表了上工宣言,宣布复工。

条约签字的当天,工人俱乐部举行了罢工胜利庆祝大会和游行。俱乐部在发表的上工宣言中表示:“从前是‘工人牛马’,现在是‘工人万岁’!我们的第一步目的已经达到”“从今日起,结紧团体,万众一心,为我们自己权利去奋斗!”。罢工的胜利,提高了党组织在工人群众中的威信,扩大了党的影响。这次罢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一次壮举。这次罢工共计五日,秩序极好,组织极严,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完全的胜利,开启了中国工人运动的先河。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胜利,就是由于它一开始,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的直接发动与指挥下,通过工人斗争,逐渐积累、形成、凝结了一种安源工人阶级的先进群体意识,不仅为中国革命锻炼和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而且铸造和孕育了安源精神。

“二七”惨案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遵照毛泽东“弯弓待发”策略,立取守势,注意内部的训练和团结,从而使俱乐部巍然独存。1923年至1925年,大批干部陆续来到安源工作,一时间安源成为我党保护干部、培养人才的一所大学校。1924年,安源党组织创办了我党历史上最早的两所党校之——中共安源地委党校。

百年安源煤矿的历史性贡献

波澜壮阔百年史,开启新征续新篇。安源煤矿开辟工业革命道路,谱写工业革命华章,迄今已有123年的历史,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为国民经济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历史贡献。

1924年6月15日,安源路矿工会工人学校职教员合影

1922年9月18日,安源路矿工人庆祝罢工胜利

——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先驱,在中国近代工业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898年3月,为解决汉阳铁厂燃料难题,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与盛宣怀合奏清廷批准,开办“萍乡等处煤矿总局”,简称萍乡煤矿,因坐落于安源而俗称“安源煤矿”,委任张赞宸为萍乡煤矿总局总办。1907年9月安源煤矿建成并正式投产。作为中国最早引进外资、采用西方近代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的矿井,萍乡煤矿的创建,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十大厂矿之一,被誉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实业”,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为汉冶萍公司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安源煤矿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1898年到1939年,共生产原煤1750.84万吨,最高年产量达111.5万吨,并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16个中国第一”:中国第一个使用电机车运输的矿井,成立了我国煤矿第一家银行—萍乡煤矿官钱号,成立了中国最早煤校—萍乡矿务学堂、全国第一家使用蒸汽作动力和锅炉发电的煤矿等。

——作为中国革命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安源这片红色的热土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第一所党校,中国工人阶级第一个经济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少年儿童组织,并在工人教育、政治斗争、经济维权、统一战线、农民运动、军事斗争、党团工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示范。中共“四大”前后,当大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安源就有党员198人,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多,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革命“大本营”,号称中国的“小莫斯科”。在革命精神感召下,安源工人积极参加了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从1927年9月至1930年10月间,参加工农革命军和红军的安源工人达5000余人,上井冈,走长征,奔赴抗日前线,参加解放战争。从安源煤矿走出了杨得志、丁秋生、晏福生、唐延杰、韩伟、刘先胜、吴烈、罗华生、王耀南、罗桂华、幸元林、熊飞等12位开国将军和蔡树藩、孔原、吴运铎等十几位高级领导干部。

——安源工人爱党爱国,敢为人先,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安源工人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安源精神,以巨大的热情和高昂的主人翁姿态,投身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进行矿山恢复重建,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使被水淹长达15年之久,遭受重创、满目苍夷的安源煤矿恢复生产。到1975年,矿井由原来设计年产45万吨上升到90万吨。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安源煤矿工人积极创新开采方式和工艺,开展生产突击运动,用智慧和汗水,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1956年矿井复产到2020年,安源煤矿累计为国家建设奉献了5160万吨优质煤炭。同时,涌现出了刘本坤以及杨和平、王湘萍、张来清等全国劳动模范。

安源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缅怀百年奋斗史,开启百年新征程。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安源煤矿经历了煤炭黄金十年的辉煌,也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困境,经历了改革、重组,是我国南方唯——座开采了上百年仍在生产的煤矿。而这其中正是“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凝聚起的奋进力量,推动安源煤矿与时俱进,在时代的浪潮中奔涌向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安源人敢为人先,顺应潮流,激流勇进于市场大潮之中。1999年12月,发起设立安源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09年,原江西省煤炭集团将省内煤炭资源整合设立江西煤业集团,2012年,江西煤业资产整体进入安源煤业,安源煤业与江西省能源集团、江西煤业三块牌子,一套人马。2019年3月,江西省能源集团与江西省投资集团战略重组,安源煤业开始独立运行。安源煤业作为江西省投资集团二级企业、煤炭生产经营管理平台,直接管理企业15家,其中上市公司产权内生产矿井5家,托管产权外煤矿2家,托管原能源集团管理直属企业6家。

安源产业工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之地——火车房

建造于1898年的安源煤矿井口总平巷

面对江西省内煤矿普遍煤层赋存条件差、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困难,江西煤炭人从安源精神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将安源精神转化为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生存发展、改革创新的进取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传承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良好作风;严格落实安全责任,狠抓扭亏脱困,积极稳妥退出过剩产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提质增效,扎实推进结构改革,促进煤炭绿色环保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国家能源保障做出积极贡献!

如今,安源煤矿已经走过了123个年头。在未来,安源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安源人在这片土地上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

安源是中国产业工人觉醒的圣地,是中国产业工人第一次走上政治舞台的发祥地。回顾历史,在党的领导下,安源煤矿工人率先从灾难深重的压榨下起来反抗,走上了罢工斗争的革命道路,翻身解放当家做了主人。在抗战和大革命时期,英勇的安源煤炭人,不畏强暴,勇于抗击外来侵略,展开对敌斗争,无往而不胜。在社会主义大建设时期,安源煤炭人发扬安源精神,多出煤,出好煤,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进入改革开放和新时代,英勇的安源煤炭人,不忘初心使命,牢记社会责任与担当,涌现了大批模范共产党员,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喜迎建党100周年之际,敢为人先的安源煤炭人,以唱响红色安源为己任,继续走在百年辉煌史、壮丽新征程的最前列,勇争排头兵,大力弘扬安源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绿色环保和高质量发展书写最新最美的画卷。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猜你喜欢
安源萍乡工人
红色安源娃追光之旅
岁月静好,安源
安源红
爱在安源山
我在萍乡过春节
Spring Festival in Pingxiang 我在萍乡过春节 Fawn Li
用音乐唱响萍乡故事——《萍乡百年原创歌曲精选》新书首发
萍乡春锣的起源和流变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调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