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让“特别能战斗”精神永传扬

2021-11-17 10:00魏世义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焦煤焦作党史

文/魏世义

“特别能战斗”精神深深植根于焦作百里矿区,流淌在焦煤人的血液里,是焦煤人引以为傲的“传家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把国有企业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扬好,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系统总结回顾焦作煤矿工人源于先辈、淬于烈火、溶于热血、凝于深情、践于当代、传于未来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对于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传承百年优秀传统,开创改革重生新局,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特别能战斗”精神永放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追根溯源,“特别能战斗”精神在革命抗争中诞生

焦作煤炭开采始于唐、兴于宋。伴随着“维新变法、实业救国”的思潮,1898年6月21日,豫丰公司与英国福公司签订了《豫丰公司与福公司议定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章程》,标志着焦作煤矿正式成立,拉开了大机器开采的序幕。这一时期,焦作煤矿先后建成了河南第一对大机器开采煤矿——泽煤盛矿、河南第一座电厂——福公司电厂,开通了河南第一条铁路——道清铁路,兴办了中国第一个路矿高等学府——焦作路矿学堂,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世纪20年代,面对巨大民族危机和严重社会动荡,作为中国工人阶级摇篮之一的焦作煤矿,自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斗争。1925年7月9日,为声援“五卅”运动,焦作煤矿发动了闻名中外的反帝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时间长、影响大、参与阶层广,展现出了张弛有度、进退有序的高超斗争艺术,在中国工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这场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罢工斗争中,焦作煤矿建立了党组织——中共焦作支部干事会和工会组织——焦作煤矿工会,并选派6名优秀工人代表到黄埔军校和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焦作煤矿开始为中国革命输出力量。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盛赞焦作煤矿罢工等工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力量——特别能战斗!从此,“特别能战斗”精神便深深植根于焦作百里矿区,流淌在焦煤人的血液里,成为焦煤人引以为傲的“传家宝”。

薪火相传,“特别能战斗”精神在时代洪流中发展

回首百年历程,追寻历史脉络,“特别能战斗”精神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建国之前,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第一个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特别能战斗”精神集中体现在焦作煤矿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革命政治立场和不甘屈辱、不怕流血牺牲的民族气节。他们不畏牺牲、浴血奋战,转战千里、大义大忠,勤奋努力、异乡建功。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战争岁月,面对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焦作煤矿工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不怕牺牲,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1200多名焦作矿工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千余里,完成了4000多吨矿山机器设备转移的壮举,在湖南湘潭组建了谭家山煤矿,在四川合资改造创立了天府、嘉阳、石燕、威远4座煤矿,保证了战时大后方上千家企业的能源供给。焦作煤矿是当时全国唯一将技术人员和设备迁至重庆大后方的大型煤矿,用现代采煤技术和设备改变了四川地区煤炭生产的落后面貌。

1946年,为反击蒋介石集团发动的内战,在党的领导下,焦作煤矿完成了第二次大转移,向太行山根据地运送煤矿、电厂、机械厂的设备和物资,在山西建成了西白兔发电厂、军工十厂和五阳煤矿,并加入太行山根据地的军工生产序列,为中国革命和民族解放,为推动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

从1948年矿山解放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第二个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感党恩”为内核的“特别能战斗”精神主要表现为出大力、流大汗,多出煤、出好煤,革故鼎新、勇于创造,顽强拼搏、为国奉献。

毛泽东和吴光荣等人合影,吴光荣系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的领导人之一(左起:毛泽东、吴光荣、陈昌奉、戴天福)

矿山解放后,翻身做主人的焦作煤矿工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迅速恢复生产,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三十年间,生产煤炭近2亿吨,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安全、效益等多个全国第一,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中国煤炭工业的一面旗帜,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代劳模刘九学名字命名的刘九学采煤队和劳模王金生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这一时期,焦煤矿工还转战南北,支援鹤壁、西北工程局、贵州六枝煤矿以及湖南、广东的煤矿生产和建设,为各地的煤炭工业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生产、管理经验。

从1978年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第三个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特别能战斗”精神集中体现为百折不挠、永不言败,服从大局、勇于牺牲,不惧挑战、敢闯敢试。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折之初,同其他老工业基地一样,焦作煤矿由于矿井衰老、资源枯竭,部分矿井关闭,产量急剧下降到不足300万吨,生产经营遇到极大困难。焦作煤矿工人识大体、顾大局,积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热情参与改革,围绕转换内部机制、发展多种经营,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1992年7月,朱镕基副总理亲临焦作矿区视察,对多种经营工作给予积极评价。1996年7月,吴邦国副总理到焦作煤矿视察,称赞焦煤干部职工思想解放,在扭亏增盈方面给全国带了个好头。

20世纪末,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制后的焦煤先后对7个资源枯竭矿井实施破产重组,对12家地面单位进行改制;扩建演马电厂,投产冯营电厂,在百里矿区建立起500公里的自备电网。相继开工建设了年产240万吨的赵固一矿和180万吨的赵固二矿,建成了两条日产5000吨的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积极推广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打破了焦煤不能上综采的论断,煤炭产量从年产不足300万吨逐步攀升,百年焦煤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同志为焦作煤矿建矿110周年题词“百年老矿,生机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特别能战斗”精神的第四个历史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特别能战斗”精神主要体现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与时俱进、攻坚克难,勇于担当、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煤炭“黄金十年”不再的客观现实,按照河南能源“二次创业”的战略部署,焦煤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号召,确立了“五转四建”的工作思路,圆满完成僵尸企业处置、“三供一业”移交、煤炭过剩产能化解等国企改革任务,通过强力战危机、遏亏损、保生存、稳运行,在2016年一举扭转了连续亏损39个月的被动局面。

立足新时代,在河南能源的坚强领导下,焦煤公司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建设中,围绕打造“三主三辅”产业格局的目标,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深化改革,在河南能源率先实施了契约化管理,并在生产经营单位全面推行;坚定“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心,加快安全高效矿井建设,赵固二矿建成河南能源首个智能化矿井,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产业升级,投运河南省首个“5G+”无人矿山和“砂石同出”骨料生产线,积极开展增量配电业务,实施电厂机组升级改造,谋划光伏发电、天然气分布式发电、抽水储能等新能源项目,逐步走出了具有焦煤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

历经岁月洗礼,“特别能战斗”精神在历史中孕育,在抗争中诞生,在奋斗中凝结,在发展中升华,是一代代焦作煤矿工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抗争精神;忠党爱国、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主动作为、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已成为推动焦作煤矿永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百年传承,“特别能战斗”精神在接续奋斗中光大

“特别能战斗”精神在坚守中积淀,饱含了历代矿工的智慧与经验,体现在党的领导是“旗帜方向”,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斗争精神是“强大引擎”,必须一脉相承敢斗争、善斗争;与时俱进是“活的灵魂”,必须实事求是谋改革、勇创新;团结奉献是“动力源泉”,必须千方百计凝民心、聚合力。

新时代背景下,焦煤公司把传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与当前党史学习教育以及河南能源改革重生统筹起来,以党史学习教育引领方向、坚定信仰,让“特别能战斗”精神在企业改革重生和高质量发展全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1.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化“特别能战斗”精神

围绕贯彻落实河南能源党委党史学习教育“六个结合”要求,结合焦煤特色和实际,把传承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积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建设中共焦作煤矿党史陈列馆,参与修缮焦煤前身新华公司所在地“十二会”旧址,组织开展好专题学习培训、实地参观、理论研讨、党史知识竞赛、专题短片拍摄以及“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切实做到与强党建、铸根魂,防风险、稳大局,谋转型、蓄后劲,抓创新、增动能,强管理、提效益,惠民生、促和谐相结合,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2.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宣扬“特别能战斗”精神

持续丰富、完善和宣传新时代“特别能战斗”精神,重点做好《焦作煤矿与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出版发行、配合做好建党百年献礼作品《他们特别能战斗》纪录片的拍摄,全方位、多角度地回顾和再现“特别能战斗”精神历史,立体化地呈现出企业厚重的历史资源、深厚的红色传统和难忘的历史记忆。

3.在谋求转型发展中用好“特别能战斗”精神

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活红色资源和有形遗产,持续开发建设“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充分依托王封公司丰富厚重的工业历史遗存,通过高水平的创意、策划,在硬件中注入记忆、融入艺术,使艺术的元素实现情景再现,真正让有形的遗产活起来,让时代的价值充分展现,努力打造成集红色教育、文化休闲、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西大井1919”红色文旅景区。

4.在推动改革重生中践行“特别能战斗”精神

在河南能源改革重生的关键时期,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尤为必要。焦煤公司充分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安全生产稳定各项工作中去,贯彻“安全是第一责任、职工是第一牵挂、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理念,提高站位、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在河南能源改革重生的大局中,体现焦煤特别的责任担当,做出特别的价值贡献。

伟大实践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 推动伟大实践。“特别能战斗”精神是焦作煤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同历史时期英勇斗争、艰苦创业、改革创新、担当进取等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承载了焦作煤矿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辉奋斗历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焦煤公司将充分发挥好企业红色资源优势,用好工业文化遗产,把企业优良传统和作风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把赓续“特别能战斗”红色基因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各方面,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猜你喜欢
焦煤焦作党史
上半年焦煤市场大幅波动 下半年预计震荡走弱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山西焦煤科技》2022年总目录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在春风里擎起中国焦煤品牌——改革开放40年山西焦煤集团发展掠影
临轩听雨
焦作:政府买服务的签约之路